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92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243篇
海洋学   7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55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以中线工程河北段主干线为例,讲述了虚拟技术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应用设计,并利用虚拟三维模型在三维景观显示、最佳路线选择、缓冲分析、土方计算、分析表面形态、计算坡度、坡向、长度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指出今后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2.
设计了一种LRC电路控制的瞬变垂直磁偶极子场源,该场源可通过线路中的电阻R调节其振荡频率和衰减速率,以获取高能量、穿透能力强的时域电磁波信号。理论分析表明接收波形随距离衰减的程度远在于随电阻率减小而衰减的程度;当观测蹁大到一定程度或电阻率小到一定值时,记录的时域菜近似为源信号的包络红,这样就相对简单且易于测量其峰值旅行时,从而达到高分辨率成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3.
据Brett等1979年报道 ,食物的消化率是指被消化道吸收而进入体内的营养物或能量占摄入食物中的含量的百分比。另据Beamish1972年、Brocksen等1974年、Elliott1976年、Allen1980年、Cui等1988年、谢小军1993年的研究报道,对于同一种鱼类或摄食相同饵料的不同种鱼类而言 ,消化率是影响其生长的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而消化率本身受许多生态因子的影响 ,但研究最多的是摄食水平、水温、体重等[3]。台湾红罗非鱼是我国重要的养殖品种之一 ,为杂食性鱼类 ,它适合在淡水、咸淡水…  相似文献   
164.
三、划分与对比根据上述锡矿山地区地表、坑道及钻孔的六个剖面介绍,现将地层由新至老详细划分对比如下: (一)下石炭统 5.梓门桥组:中连剖面该组产珊瑚Yuanophyllum kansuense,eoclisiophyllum yengtzeense, N. vesiculosus, N. si  相似文献   
165.
襄樊地震台YRY-4钻孔应变仪自2007年安装以来一直保持平稳运行,至今并未进行仪器的自检。通过计算2014~2017年数据进行自检,检查仪器的可靠性,计算其数据的完整率,并分析影响完整率的主要因素,统计数据异常的影响因素及映震能力。结果显示,襄樊台YRY-4钻孔应变仪器可靠性高,供电是影响仪器完整率的主要因素,仪器能够记录到全球不同区域的地震,可为地震监测预报提供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166.
FHD地磁仪器的观测数据质量主要取决于观测数据的精度以及连续率,数据噪声影响观测数据的精度。对钟祥台地磁观测的主要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地磁观测数据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7.
塔里木盆地深部流体对碳酸盐岩储层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塔里木盆地地质历史上发生了强烈的岩浆—火山作用,喷出岩和侵入岩在多条野外剖面上可以见到,并被大量的钻井所揭示。伴随岩浆—火山作用会有大量的深部流体活动。盆地内部众多的深大断裂,包括隐伏基底断裂和盖层基底断裂,以及与之相连的小的断裂和裂缝构成了深部流体活动的必要通道。在深部流体作用下,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产生了显著的溶蚀作用,溶蚀形成密集的针状孔隙或几毫米大小的小型溶孔,这些溶蚀孔隙对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改善有着积极的意义。除溶蚀作用外,深部流体还在碳酸盐岩的裂缝或孔隙中沉淀形成多种典型的矿物,如方解石、石英、白云石、萤石、闪锌矿、黄铁矿等;这些矿物通常以几种类型矿物组成的矿物组合出现,如在塔北的沙15井可以见到石英、白云石和萤石组合产出,在塔中的塔中45井可以见到方解石、萤石、石英组合产出,在塔中12井可以见到闪锌矿、黄铁矿和绿泥石的组合产出。深部流体作用还使断裂附近的白云岩发生重结晶作用成为浅灰色/白色的中粗晶白云岩,以塔北的沙15井和巴楚三岔口剖面的重结晶白云岩最为典型。重结晶后的白云岩产生大量的晶间孔隙;并且重结晶过程中深部流体还对白云岩产生溶蚀形成大量的溶蚀孔隙,对白云岩储层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8.
169.
本文提出了基于Hadoop集群计算的土地时空大数据集成平台框架,并初步实现了原型系统,对关键技术进行了验证.实例验证结果显示,利用本研究提出的技术路线和框架,可以极大地提升海量土地时空数据的管理水平、处理能力和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70.
根据“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 2014年7、8月青藏高原西南部狮泉河站、东南部林芝站的3 m涡动相关系统原始数据和10 Hz湍流资料以及中国气象局台站观测资料、JRA-55(Japanese 55-year Reanalysis)逐日再分析资料、GPCP(Global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Project)全球降水逐日观测资料,分别讨论了这两个站在10~20天低频振荡的天气背景下其干、湿位相近地层气象要素的日变化特征以及湍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两站高低空环流场、水汽通量场、热源的10~20天低频分量在其干、湿位相期间的配置相反。低频地表感热和潜热的不同变化对降水的影响分别在高原西部和东部有不同表现。狮泉河站的低频振荡在纬向上自西向东传播,而林芝站的低频振荡在纬向上自东向西传播,结果表明这两个站分别存在两种不同起源的低频振荡。两站干、湿位相的近地面气象要素以及湍流通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通常温度极大值出现在午后14时(北京时,下同),但狮泉河站干、湿位相的温度极大值均出现在夜间20时;由波文比可知,狮泉河站湿位相全天以潜热为主导,干位相期间,06时之前以潜热为主,06时之后以感热为主;林芝站干、湿位相均为08时之前以感热为主,08时之后以潜热为主。两站湍流平均动能与平均风速正相关,垂直动量表现为向下传输,热量和水汽表现为向上传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