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8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107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同位素已成为俯冲带岩浆作用研究中灵敏的地球化学示踪剂,是约束岩浆运移过程和时间尺度的有力工具。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利用Sr-Nd-Pb-Hf同位素、Li和B同位素以及Be和短周期铀系同位素等方法,在俯冲带岩浆作用过程、时间尺度、岩浆源区物质特征、岩浆形成演化及控制机制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果。最后指出将不同同位素研究应用于弧后盆地岩浆作用的研究中,必将为全球俯冲带岩浆作用研究带来突破性的进展和成果。  相似文献   
52.
东海内陆架沉积气候信息的端元分析模型反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沉积物粒度端元分析模型对在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取得的30号柱样的高分辨率粒度数据序列进行了反演,分离出3个端元,根据端元的频率分布特征和已有研究结果,认为3个端元可能为现代陆源细颗粒物质(EM1)、现代陆源粗颗粒物质(EM2)和风暴带来的残留沉积区再悬浮物质(EM3),并对本区域的水动力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分离出的端元EM1和EM2的比值EM2/(EM1 EM2)序列可以反映东海沿岸流强度的历史变化,进而反映东亚冬季风强度和中国温度波动的历史。该序列与观测到的近百年来东亚冬季风强度记录、竺可桢的中国温度波动曲线以及葛全胜的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变化序列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得出的气候指标序列在竺可桢给出的公元600—1100年高温期间的780—920年出现了一个极小值区,为许多作者推测的公元780—920年出现一个短暂的冷期提供了佐证;另外该序列近百年来变化幅度明显,反映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调查研究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涉及到高温高压环境,异常的热液环境使得传统的深海调查研究方法已远不能满足热液活动研究的需要。直视采样技术、深潜器技术、定点监测技术、保真采样技术及模拟实验技术等成为近年来国内外致力发展的热液活动调查研究技术。在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海底热液活动调查研究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已有技术开发中存在的不足,并且提出了我国在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技术发展的迫切性和应优先发展的技术。   相似文献   
54.
冲绳海槽浮岩中斑晶矿物结晶的P-T条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翟世奎 《海洋科学》1987,11(1):26-30
本文利用多种地质温度计估算了冲绳海槽浮岩中斑晶矿物的结晶条件。结果表明:灰白色浮岩中的橄榄石、辉石、基性斜长石、磁铁矿等是在大约890℃和大约三十几km深的条件下结晶的。这些矿物之所以存在于SiO2含量高达70%的酸性浮岩中是由于在岩浆喷出地表之前发生了岩浆的混合作用。根据斑晶矿物的结晶深度,推测灰白色浮岩的初始岩浆来自地幔的熔融。  相似文献   
55.
长江口外近海表层沉积物粒度的级配特性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依据采自长江口外近海的2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析资料,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以及粒级对比等方法对沉积物的级配特性及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粒度数据中>6Φ,4~6Φ,<4Φ粒级分别具有不同的特征,因子得分区分别对应长江口泥质区、浙闽沿岸泥质区和粉砂-砂质区。从长江口向南至闽浙泥质带,表层沉积物中值粒径从6.9Ф变为7.2Ф,逐渐变细,符合沉积物“机械分异”规律,并呈连续分布,中间并无明显的间断。通过对粒度分布曲线的对比研究认为:>5Φ(<32μm)粒级沉积物主要是现代陆源沉积物,其中>6Φ(<16μm)粒级相对含量与离物源区距离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可能是示踪长江入海沉积物的良好粒级区间;<4Φ(>63μm)粒级沉积物在河口区以外的近海主要来源于陆架残留沉积的改造和再搬运。  相似文献   
56.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以其特有的循环、成矿机制、潜在的丰富矿产和基因资源成为近30 a来地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1~5].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涉及到高温高压的异常环境条件,是一个伴随着剧烈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过程的复杂地质过程.  相似文献   
57.
冲绳海槽浮岩中岩浆包裹体岩石化学成分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系统地分析了冲绳海槽酸性浮岸中玻璃质岩浆包裹体的岩石化学成分,探讨了包裹体的岩石化学成分特征及其在岩浆起源及结晶演化过程中的指示意义,并结合前期及前人工作讨论了冲绳海槽不同岩石类型之间的成因联系及演化关系。结果表明,斑晶结晶时岩浆熔体为钙碱性英安质或流纹质岩浆,是来自地幔的拉斑玄武质岩浆充分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尽管各斑晶矿物中玻璃质岩浆包裹体的化学成分有所差异,但根据包裹体的岩石化学成分特征可以断定包裹体所代表的岩浆具有同源性,其差异只是反映了岩浆结晶演化的不同阶段或不同矿物结晶期,为进一步详细研究浮岩岩浆的结晶演化过程提供了最直接的资料。对比冲绳海槽酸性浮岩与玄武岩等不同岩石类型的岩石化学特征,可以证明这些岩石类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成因联系,包括同源性与继承性,它们分别是岩浆作用不同阶段的产物。另外,包裹体的成分主要取决于包裹体所在斑晶矿物的种类与成分,分析中未发现岩石化学性质明显不同的岩浆包裹体共存的现象,也没有在中酸性矿物中发现基性玻璃质岩浆包裹体,因此可以推断基本不存在不同性质的岩浆之间的直接混合作用。  相似文献   
58.
对采自冲绳海槽中部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区的H9岩心沉积物进行了常量、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元素含量在岩心75~80 cm处有一个明显的突变,上段中明显富集多种微量元素,这些元素正好对应于海槽中非热液活动区沉积物中相对亏损的元素,是热液活动区沉积物中的富集特征元素.75~80 cm处岩心沉积物中元素含量突变标志着冲绳海槽中部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开始或显著加强.除锰外,在其他热液活动区(如洋中脊等)显著富集的铁、铜、钴、镍在该区富集程度不高,但铅、鉮、锑、汞在上段岩心沉积物中的平均含量较下段高3~6倍,较非热液活动区沉积物中含量高3~12倍.这些富集元素与冲绳海槽热液活动成因硫化物中富集元素非常一致,表明该区热液活动对沉积物中锰、铅、鉮、锑、汞具有重要贡献,锰、铅、鉮、锑、汞是海槽中部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特征性示踪元素组合.岩心沉积物中很好地记录了热液活动的发展演化,该区海底热液活动从距今5740a开始发生或显著增强,并且一直持续到现在,只是其间活动程度经历了强弱变化,岩心上段锰的平均堆积速率约为40.461μg/(cm2·ka),与其他热液活动区的相当.  相似文献   
59.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热和物质通量估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所导致的热和物质的通量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不仅涉及到海洋环境研究的基础,而且涉及到海水性质的历史演化.当前对热通量估算的主要依据是来自对热液烟囱、低温扩散流及洋中脊的观测数据, 然而在对烟囱体热通量的估算中很少考虑同时存在的传导项,半空间冷却模型的热通量密度函数与实际数据误差较大.因此,应用了三种方法重新估算了热液活动的热通量:(1)通过烟囱体及扩散流估算的热液热通量为97.359 GW;(2)通过热液羽状体估算的热通量为84.895 GW;(3)利用所提出的指数衰减法,通过洋壳传导通量估算的热通量为4.11 TW.对物质通量估算的研究较少,其原因是现场观测数据太少.以大西洋中脊TAG区热液流体为代表首次估算了不同元素的物质通量.用不同方法所得估算值的差异反映了人类对热液活动的认知程度,系统地现场观测将有助于准确估算热液活动对海洋的贡献.  相似文献   
60.
过渡金属元素Cu、Co、Ni在铁锰结核(壳)中富集的控制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不同生成环境下生成的铁锰结核(壳)吸收不同的过渡金属元素。在成岩作用形成的铁锰结核中,Cu、Ni主要以锰相形式存在,而Co则以铁相的形式存在;在水成作用形成的铁锰结核(壳)中Cu、Co、Ni均以锰相的形式存在。这些过渡金属元素在成岩作用形成的结核中的存在与铁锰结核(壳)中锰矿物和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晶体化学特征密切相关,而在水成作用形成的铁锰结核(壳)中的富集与锰矿物和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晶体化。学特征关系不大。同时铁锰结核(壳)中锰矿物和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又严格地受结核(壳)的生成环境的制约,因此,过渡金属元素Cu、Co、Ni在铁锰结核(壳)中的富集在一定程度上受结核(壳)生成环境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