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荒漠灌木内生固氮菌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华  潘存德  周俊  罗明  王卫霞  罗达 《中国沙漠》2011,30(4):942-947
 以塔里木河下游荒漠灌木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组织中分离获得的5个内生固氮菌株为材料,研究了pH值、温度、含盐量、化合态氮含量、干旱对其生长和固氮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定菌株对酸碱、温度适应范围广,在pH值5.0~10.0和15~40 ℃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并表达固氮酶活性; 菌株能耐受0.1%~5.0%NaCl、0.5~4 mmol·L-1NH+4、-0.3~-0.15 mPa渗透势,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能,但各菌株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2.
土地利用结构综合数值表征——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 ,以中国西部地区各县市级行政单元为例 ,阐述了土地利用结构类型之间的关系 ,主要因子在表征土地利用集约性上的物理意义 ,以及土地利用结构的综合数值表征方法。利用 GIS的空间分析技术 ,展示了因子分析综合得分值极为丰富的结构性信息 ,并分析了这些信息在宏观分类、分区中的作用。最后 ,结合土地利用率与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 ,探讨了综合数值方法在分析土地利用问题以及防治土地退化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3.
刘宪  罗明  唐世杰 《探矿工程》2009,36(7):17-20
通过内蒙古通辽地区气化采煤压裂试验钻孔施工实例,全面介绍了岩心钻探设备及技术在大口径钻探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并对保证钻孔垂直度、全孔下套管、造穴等特殊工艺和要求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了重点总结。  相似文献   
34.
中国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及对策   总被引:62,自引:9,他引:62  
罗明  王军 《地理科学进展》2001,20(2):97-103
土地整理在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和增加土地效益、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土地整理的内涵和目标 ,结合我国的国家目标 ,根据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地域差异 ,阐明了目前我国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对于经济发达、土地利用率高和人地矛盾尖锐的东部地区 ,结合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时机 ,大力推进农地整理 ,提高耕地质量和耕地经营规模水平 ,努力提高耕地的经济效益 ;同时 ,逐步推进非农用地整理 ,减轻非农建设用地对农地的压力。 2对于土地利用率较高、社会经济发展中等的中部地区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耕地和环境 ,在保持耕地总量平衡的基础上变注重农地整理的数量向注重农地质量转变。3对于土地利用程度低、社会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 ,土地整理与退耕还林还草、治水、治沙相结合 ,改善生态环境 ;加大对现有耕地科技含量的投入 ,提高耕地的产出率。此外 ,土地整理应加紧制订、修订和完善相关土地政策 ,探索成立土地银行和公司参与等 ,实现土地整理资金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35.
"土地整理理论"初探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土地整理已成为土地科学的一个新的学科“生长点”,该文借鉴土地科学的相关理论基础,结合目前我国土地整理工作的任务与实践,探讨土地整理的理论:阶段理论、市场理论、广域理论、区域差异理论、效益统一理论、人居环境理论。  相似文献   
36.
南方白垩系多以红色、紫红色碎屑岩为主,夹蒸发岩,由于缺乏烃源岩,在勘探上一直没有受到应有重视.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近年来陆续发现大量白垩系油气藏或油气显示,显示出白垩系良好的勘探潜力.研究发现白垩系发育优质储层和高效盖层,同时白垩系与下伏古生代-早中生代海相地层和上覆新生代陆相地层构成叠合盆地,这两套层系均发育多套优质烃源岩.在南方特别是中下扬子地区喜马拉雅期以来强烈的拉张断陷作用伴生了大量的断裂,这些断裂沟通了白垩系与上下覆地层的烃源岩,形成了断裂型和不整合型的不连续的生储盖成藏组合,来自古近系烃源岩和具有二次生烃能力的中生代、古生代烃源岩的充足油气在白垩系形成新生古储型、古生新储型和少量自生自储型油气藏,其油气富集成藏关键因素是临近生烃中心、油气源充足,其二是断裂系统相对发育,为白垩系油气成藏提供了必要输导体系.  相似文献   
37.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长蛇灸及以长蛇灸为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及PubMed数据库,时间为自建库至2018年6月15日,检索长蛇灸及以长蛇灸为主治疗RA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共128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长蛇灸治疗RA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0001),长蛇灸+针刺治疗该病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0001),长蛇灸组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01)。结论:长蛇灸及长蛇灸联合针刺治疗RA是有效的,且其疗效优于其他对照疗法,长蛇灸可降低RA患者RF、ESR、CRP水平,且优于其他对照疗法。但由于纳入的文献数量较少,且方法学质量不高,故上述结论尚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8.
39.
罗明  王军 《河南地质》2012,(6):42-43
2012年3月,正值《土地复垦条例》颁布一年之际,如何推进土地复垦快速有序发展,值得深入思考与研究。截至2009年,我国共有损毁土地约1.35亿亩,严重威胁着粮食安全和社会发展。我国的土地复垦率仅为25%,与澳大利亚、德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80%的复垦率相比,差距较大,具有很大的复垦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40.
大理—瑞丽铁路龙陵段地处云南高原滇西峡谷区,处于怒江与伊洛瓦底江两大水系分水岭地带。地貌复杂、峡谷深切,新构造运动十分强烈, 地震活动频繁。该区的降雨主要集中在5~10 月份, 降雨强度大且集中。复杂的地质环境及降雨、人类活动等外部因素使该地区成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常冲毁稻田、山林,发生毁坏桥梁公路、毁坏房屋及人员伤亡的事故。阐述了大理—瑞丽铁路龙陵段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形成条件及发育规律, 为大理—瑞丽铁路工程规划建设和测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