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96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295篇
海洋学   8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中国病险水库数量庞大,目前国内正有计划分步开展水库除险加固工作,除险加固的理论方法研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研究分为理论分析方法和加固技术措施两方面,进而从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结构分析方法以及除险加固效果量化研究三方面阐述了当前研究进展与不足。同时指出,考虑中国病险坝特点和机理的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结构正反分析方法及除险加固效果的量化评价研究是未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理论分析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42.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增加,地温、含水层水温升高,相应地含水层渗透系数增大,渗透系数的变化会对矿井涌水量产生一定影响。矿井勘探时期对该问题重视不够。以赵楼煤矿为例,考虑地下水温对渗透系数影响,采用解析法预计了矿井正常涌水量,预计结果为398.53m3/h,与不考虑地下水温变化情况相比较,增加59.63m3/h,增加幅度为17.60%,表明地下水温是影响深部煤矿矿井涌水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43.
644.
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长4+5曲流河三角洲露头进行深入的研究,划分出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其内部砂体骨架是由席状化水下分流河道、曲流型分流河道、辫状型分流河道沉积构成。阐述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上三叠统延长组层序格架和砂体结构特征,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层序地层格架内砂体分布模式,构建了层序地层格架内砂体结构与相对湖平面响应模式图。研究表明随湖平面变化层序格架内砂体结构发生规律性变化,低位体系域早期侵蚀,晚期充填呈复合状砂体;湖侵体系域砂体呈孤立状;高位体系域早期砂体发育不全,晚期呈席状砂体。  相似文献   
645.
陕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洲骨架砂体粒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湖盆三角洲砂体是中国陆相盆地最重要的油气储集层,进行湖盆三角洲骨架砂体的分析,对于三角洲砂体分布预测有重要意义。综合运用露头剖面以及粒度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长4+5三角洲沉积体系进行系统的研究, 探讨了沉积物粒度与河型之间的关系,识别出曲流型分流河道、辫状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以及近缘水下分流河道、远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和席状化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并且认识到长7—长4+5三角洲沉积体系内河道形态、砂体结构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研究表明,粒度因河型不同而迥异,偏度—峰态在不同河型中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646.
塔里木盆地西克尔萤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克尔地区萤石矿及赋矿围岩进行地球化学分析,探讨该区萤石矿成因。研究表明,萤石矿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表现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正铕异常特点;微量元素分析显示Eu、Sr、Ba具有相关性;Sr同位素比值与围岩相近。最终认为萤石矿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加热的盆地卤水,微量(包括稀土)元素来自下伏地层及围岩,Ba、Eu、F等元素可能来自下寒武统硅质岩及磷块岩。  相似文献   
647.
蒲晓明  于秀晶 《吉林气象》2007,(3):《吉林气象》-8-8,23
1春季气候概况1.1气温春季气温略高。春季全省平均气温为6.4℃,其中白城市大部、松原市大部、长春市中部、四平市、辽源市西部和延边州大部为3.8~4.8℃,其他地方为5.1~6.7℃。与常年同期相比,全省平均气温高0.1℃,其中白城市、松原市、四平市、长春市大部及辽源本地、辉南、舒兰、烟筒山、珲春、二道和长白高0.1~0.9℃,农安与常年持平,其他地方较常年低0.1~0.7℃。  相似文献   
648.
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变化特征的气候意义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的年际变化及其相联系的环流场特征,发现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年际变化呈现为大陆尺度的南北跷跷板式的空间分布特征, 即当中高纬度地表气温为正距平时,副热带地区则为负距平,反之亦然。这种空间分布型代表了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表气温年际变化的主要特征。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种变化与前期冬季北大西洋涛动(NAO)有着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同期的NAO无关。同时,欧亚大陆地表气温异常存在着明显的从冬到夏的持续性。与东亚初夏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表明,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的变化通过影响鄂霍次克高压的变化进一步影响初夏梅雨的变化。当春季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表气温为正距平时,鄂霍次克高压偏强,初夏梅雨较活跃,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649.
地震波在含裂隙岩石内传播时,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裂隙系统与其内的流体所影响.本文在Chapman提出的频变各向异性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气水两相流体受频率影响的程度.不同于许多局限于单一流体假设的频变各向异性理论研究,本文着重于两相流体部分饱和的情况.因此计算频变各向异性弹性常数尤为重要,本文考虑了气水两相的相对渗透率对横波速度及其衰减的影响,并引入了基于分形理论的相对渗透率模型.首先研究在不同分形维数的情况下,气水两相相对渗透率随含水饱和度的变化趋势,并且随着该变化对有效流体迁移率的影响.气体的相对渗透率与分形维数成正比例关系,而水的相对渗透率与分形维数成反比例关系.随后根据数值算例计算双相不混溶流体饱和裂隙岩石频变各向异性弹性模量的方程,得到横波速度及横波衰减,对比分析相对渗透率及分形维数的变化对横波速度和横波衰减的影响.根据算例结果可知,在不同频率下,相对渗透率对横波速度和横波衰减的影响程度不同,在中频时最大.引入不同的相对渗透率模型,能在中频时观察到其对横波速度和衰减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