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章以地质环境与隧道建设活动为基础,总结出重庆市沙坪坝区龙泉村—庆丰山村岩溶塌陷分布规律及发育特征:(1)岩溶塌陷集中分布于槽谷与横向冲沟交汇地带、槽谷中地势低洼地带以及地表溪沟附近;(2)岩溶塌陷形成演化呈现从地势低洼处往高处扩展、从隧道疏干区核心部位往边缘外围逐渐扩展的特征。研究区岩溶塌陷受隧道施工疏干排水及降雨影响控制,为隧道施工疏干后期降雨型岩溶塌陷。研究区岩溶塌陷的形成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为塌陷高峰期。不同阶段诱发岩溶塌陷的主控因素不同:第一、第三阶段主控因素为渗流潜蚀、增荷软化效应;第二阶段主控因素为渗流潜蚀及岩溶管道水气压力突变效应。  相似文献   
12.
西南岩溶地下河流量重复统计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西南岩溶区的地下河数量及总流量是有关职能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关心的两个重要数据。20世纪80年代对西南6省进行统计,结果为2 836条,流量1 482 m3/s;20世纪90年代对西南8省进行统计,并经过近年的数据库校核为2 523条,总流量1 321.7 m3/s;其中流量大于2 000 L/s有120条,合计流量699.7 m3/s,占总流量的52.94%;流量在50~500 L/s地下河最多,有1 311条,占总数的51.55%,其次为流量小于50 L/s的有723条,占总数的28.43%。文章针对上述统计方法存在岩溶地下河流量重复统计、与岩溶大泉流量交叉重复统计两种问题,以大小井和寨底地下河系统为例,给出了具体重复统计量。基于1∶20万水文地质普查资料,大小井和寨底地下河重复统计量分别占总出口流量的57.1%、7.1%;而基于最新调查资料,重复统计量则分别可增加到134.3%, 86.1%。因此,随着1∶5万水文地质调查面积越多,所发现的地下河出口越多,按传统的统计方法其重复统计量则越大。引起上述重复统计问题主要原因是把地下河系统和子系统混合在一起。文章最后讨论了地下河系统的空间属性,提出避免重复统计措施,对西南岩溶区地下河流量正确统计以及具有相同特征的岩溶大泉流量统计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洛塔大瓜拉洞地下河系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通过对大瓜拉洞地下河的发育、分布、含水结构特征与汇水区岩溶洼地的   相似文献   
14.
自从轰动世界的日本“骨痛病”公害发生后,镉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由于镉金属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但它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很大。在使用和生产过程中镉会严重污染环境,尤其对江河、海洋的污染直接危害水生生物,进而危害人类健康。镉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  相似文献   
15.
广西灌江流域岩溶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江流域作为一个典型的岩溶环境单元,具有地表崎岖破碎、植被生长困难、生态系统脆弱、环境承载量低、环境变化敏感的特点。本文根据地表水系将流域划分为22个子流域,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生态环境敏感度进行分析评价,目的是为有关政府部门提供宏观依据,以便合理而有效地进行流域开发与环境整治。从整体上看,流域的生态环境为一般敏感,但在流域的不同区段,生态环境的敏感度仍存在着较大差异。白宝以南,两河以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最为敏感,枧塘、文市、水车和新圩等地区次之,西山、洞井以北等地生态环境的敏感程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6.
屋檐洞溶洼水库坝体工程条件与渗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溶洼成库,是岩溶区地下水开发的主要途径之一。屋檐洞溶洼水库是封堵地下河形成的地下、地表联合水库,堵体位于距地表182m的地下河道中。除主体工程外,坝体上部有厚110m的松散堆积作为天然坝体。通过实地勘测、钻探及物探等成果资料和地下河试堵工程观察分析,上部松散体主要由滑坡堆积而成。本文对滑坡体的成因条件和坝体工程地质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滑坡是由水流冲刷、地貌、岩体结构及外应力等的共同作用产生的,对坝体的稳定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滑坡体渗漏是成库的关键。按不同渗漏条件,可分为上部松散体及岩溶裂隙和层间错动带的渗漏,渗漏点分布于550m高程以上。通过研究,该坝体在采取相应工程措施处理的基础上,蓄水高程可达650m左右,可形成以地下河道为主要蓄水空间的溶洼水库。  相似文献   
17.
洛塔地区表层岩溶带基本特征及其类型划分   总被引:20,自引:10,他引:10  
通过洛塔岩溶区的野外调查研究并借鉴前人成果,提出了对表层岩溶带的新认识,论述了洛塔表层岩溶带的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表层岩溶带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可溶岩类型与气候条件、可溶岩的岩性、水动力条件与表层岩溶带的结构,采用三级分类法将区内表层岩溶带划分为一个大类,二个亚类及六个次亚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