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154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175篇
海洋学   78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冯树常  纪英惠 《广西气象》1997,18(3):15-16,14
在概述了1994-1996年湖南连续三年洪涝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形成这种洪涝的500hPa环流形势,并且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湖南汛期产生持续性暴雨的必要条件是要有稳定的环流形势和冷暖空气的交绥,而阻塞高压的存在是环流形势稳定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西部高原的西部有切断低压存在则是冷暖空气在湖南上空交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2.
侯淑梅  朱晓清  史茜  唐巧玲  孟宪贵  刘畅  高荣珍  刁秀广 《气象》2023,49(11):1328-1342
2020年5月17日,山东省出现大范围强对流天气(简称“5·17”强对流),冰雹范围之广为近10年之首。对流风暴高度组织化,区域性的超级单体群以及一条长度超过500 km的强飑线造成此次极端强对流天气。利用ERA5再分析、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剖析了此次极端强对流天气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冷涡位于最有利于山东出现强对流的关键区,大尺度天气系统强迫强,对流层中层异常强的冷空气南下影响前期异常增暖的山东地区,造成“5·17”极端强对流。天气系统的异常程度更能代表动热力强迫的强度,异常程度达到2σ以上有可能造成极端强对流天气。当冷涡南下过程中强度减弱,但异常程度增加时,其东南象限仍能产生极端强对流天气。强的深层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对流风暴组织化发展,飑线的长轴走向与0~6 km垂直风切变矢量方向相同,新单体发生、发展、合并的区域位于风矢量差大值中心前沿。低层暖湿平流源源不断地向山东输送暖湿空气,是CAPE重建的机制,是超级单体群和长飑线得以长时间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  相似文献   
23.
高层建筑用复合型摩擦消能支撑的设计试验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了复合型摩擦消能支撑的设计、试验及工作机理分析,并给出了消能支撑减震体系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4.
从1981年4月至1982年6月我有机会到位于英国雷丁(Reading)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工作。这是一个目前国际上较新的、跨国的学术和业务机构。从1979年正式开展中期预报业务以来其预报水平一直处于先进的地位。因此引起各国气象学家的关注,受到广泛的赞誉。这里就我所接触和了解的有关该机构的情况作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25.
杨燕  纪立人 《大气科学》1997,21(5):533-534
用数字滤波方法对观测资料序列进行处理,得到初始场用于T42L9全球谱模式的月预报,以去除误差增长较快的高频扰动对低频过程的影响,并且利用多时刻的观测资料提取低频过程的信息。对冬季和夏季两个不同个例进行了实例,并比较了取不同长度的观测序列,截取不同周期的过程作为初值对预报效果的影响。结果说明,经过滤波后对低频分量和平均场的预报都有显著的改进。而且对于较长时效的预报,应保留更低频的过程(比如10d以上  相似文献   
26.
基于GIS的洪涝灾害遥感评估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OAA/AVHRR气象卫星实时监洲到的洪涝灾害数据与GIS技术相结合,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eView3.1为依托建立洪涝灾害遥感评估系统。系统可提供洪涝区域内居民区的受淹数据,并进行受淹区域的比例系数计算,提供水田、旱田、林地、灌丛、果树和草地等淹没面积的信息。  相似文献   
27.
深12公里的井孔地球上人类钻掘的最深的井孔有多深呢?最深的现在已经超过11.5公里,接近12公里。地点是在苏联西北部的科拉半岛摩尔曼斯克市以西。井孔深度的最终目标为15公里,但它也不过是地球半径的二百五十分之一。在能够飞向月球的时代,还不能“直接”对地球内部进行调查,这是出人意料的。上述的井孔是为探索未来资源的线索、试验新的钻探方法、调查地球科学方面令人感兴趣的问题,经过了很好的组织才开始钻掘的。  相似文献   
28.
在苏、中、美、日地震预报研究的先进国家中,正在一面重新认识不期而遇的难点,一面摸索新的出路。1982年夏季,欧洲地震学会在英国利兹开会。在以“地震预报的战略”为题的讨论会上邀请了苏、美、中、日等被称作“地震预报的发达国家”的代表参加,笔者是唯一的一个日本人。实际上,这些“发达国家”都既经历了地震预报的可喜尝试,也有过许多教训。十多年前,可以预报地震的观测手段不断被发现,几乎令人相信,只要加强监测,就能轻而易举  相似文献   
29.
不同变形失稳模式下隧道围岩稳定性判据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模拟隧道围岩失稳研究的困难在于失稳模型不清楚、失稳判据不明确。本文综合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应用的隧道稳定性判别方法,总结了不同变形失稳机制下的计算模型及其量化的破坏判据,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存在局限,为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提供快速、合理、可操作的判据。  相似文献   
30.
用数字滤波方法进行数值模式的初始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燕  纪立人 《气象学报》1997,55(3):346-355
将数字滤波原理用于T42L9全球谱模式的初始化。选取两个初值进行了实验。通过对模式短时间积分得到的时间序列进行滤波处理,有效地滤去了初始场中的高频重力波振荡,保留了其中有天气意义的扰动,同时对分析场的改变很小。5d预报的结果说明,经过初始化后的预报较为平稳,场较为光滑。对比实验表明,绝热和非绝热初始化的效果很接近。这种方法简便有效,是一种实用的初值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