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94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101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278篇
海洋学   10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太平洋海山地形与钴结壳资源分布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海山地形与钴结壳资源量的分形研究表明,海山地形与钴结壳资源量间呈多重分形分布。海山坡度与资源量分形呈三段式,引起海山坡度与资源量分段分形的原因是不同类型结壳分布叠加的结果。水深—资源量分形呈三到四段式,引起水深—资源量复杂分形的原因可能与海山基底洋壳有关,海山基底洋壳年龄老于165 M a的海山呈四段式分布,而小于165 M a的海山呈三段式分布。同一区域或不同区域内海山地形与资源分布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92.
1971-2010年三江源地区干湿状况变化的空间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1971-2010年地面观测气象数据,计算了三江源地区湿润指数。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和偏相关系数,对近40 a三江源地区干湿状况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干湿状况的变化在其北部与南部、东部与西部间存在明显反相位变化特征。北部和东部的部分区域分别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后表现出气候湿润化趋势,其余大部地区的持续干旱化趋势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其中南部与西部变干趋势显著,其湿润指数线性趋势率达到-8%/10 a。虽然三江源地区干湿状况主要决定于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的变化,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气温的显著上升,使得气温也成为关键的影响因子之一,即使在降水明显增加的背景下,也引起三江源主体区域湿润指数的明显下降。气候变暖情景下,北部和东部地区在近十几年暖湿化趋势明显,其余大部地区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暖干化趋势。  相似文献   
93.
现代实战数据表明,精确制导武器在战争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提高武器的制导精度,也是提高武器打击效果最有效的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定位系统(GPS)由于其全球性、全天候以及连续实时三维定位等特点,在武器制导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结合GPS/INS复合制导,对GPS导航在制导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4.
强化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监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海洋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数据显示,2001-2009年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6.12%,远高出同期GDP增速。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发展海洋经济的百字方针,特别强调要提高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可以预见,海洋开发热潮的到来,将使海洋工程建设的规模和数量迅猛扩大和上升,无疑会给海洋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为加快转变海洋管理方式提供了广阔的践行空间。2006年,为加强对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国务院颁布实施了《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在海洋工程开发建设中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任务和要求。如何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切实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保持海洋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海洋行政主管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5.
96.
地磁房湿度变化较快或过大都易引起地磁数据的异常变化,且室内湿度不易控制,地磁房、磁通门磁力仪探头湿度智能在线分析监控系统可以实时显示监控地磁房、磁通门磁力仪探头湿度的变化,超过湿度阈值则发出报警信号,进而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控制探头观测环境的湿度,提高观测数据的稳定性、可靠性。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97.
选择合适的人造地震动时程是高层建筑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地震作用的基础。介绍了徕远广场结构设计地震波的确定方法及过程。鉴于各条地震波输入进行时程分析的结果的离散性,提出可以采用场地土层反应分析得到的地表加速度时程及按照《高层技术规程》设计规准谱拟合人造波作为结构设计地震波。  相似文献   
98.
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苦地胆内酯,饲喂斑马鱼成鱼14 d后,采用创伤感染法构建斑马鱼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模型,研究苦地胆内酯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斑马鱼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饲喂含苦地胆内酯0.4%、0.8%、1.6%饲料的斑马鱼,其存活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值<0.05);0.8%和1.6%的苦地胆内酯对斑马鱼的保护率分别为(73.91±6.52)%和(73.91±11.30)%,与0.1%恩诺沙星保护率(76.08±7.53)%相比无显著差异(p值>0.05).一定剂量的苦地胆内酯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斑马鱼具有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99.
笔者应用因子克里格分析方法,研究了珠江口西部海域388个表层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元素Cd, Ni,Cu,Zn,Pb,Cr和As的空间结构特征,识别并分离了重金属元素不同尺度的空间主成分及其分布特征,探讨了不同空间尺度重金属的物源及控制因素。结果显示,研究区7种重金属元素在空间上存在块金尺度、局部尺度(变程为60 km的球状结构)和区域尺度(变程为160 km的球状结构)3种尺度的空间变化。以迭代算法模拟了研究区重金属元素线性协同区域化模型。根据不同尺度上区域化因子的主成分得分分布特征可知:局部尺度上,F1因子(Zn,Cr,Ni,Cu)和F2因子(As)的高值区表现为"牛眼"状局部特征,并分布在陆地沿海的河口或者港湾区,指示了可能受人为污染成分影响的重金属区域。其中,雷州半岛东部沿海是最可能的重金属污染区,其空间分布主要受控于局部的地形、海流等因素。F2因子不同于F1的空间分布,主要在于As不同于Zn,Cr,Ni,Cu等的地球化学行为。区域尺度上,F1(Zn,Cr,Ni)和F2(As)因子主要反映了不同陆源母岩物质的影响。Zn,Cr,Ni等主要源于华南大陆陆源母岩物质,而As主要受到海南岛陆源母岩物质的控制。F1F2因子得分高值区整体上表现为NNE向自陆地向较深海域延伸的"片状"分布特征,推测其主要受到海平面变化及NNE向区域性海洋环流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0.
土地利用方式对西藏东部河谷山地土壤肥力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现场调查取样和室内理化分析,研究了西藏东部主要河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肥力性质及其随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的差异,耕地和裸地土壤砂粒含量高于其他利用方式,本区域土壤砂质特征明显;受有机质积累影响,乔木林地、灌丛地土壤具有相对较高N素养分;受施肥等因素影响,农耕地土壤具有相对较高P、K养分;在所有利用方式中,裸地土壤尽管具有相对较高的粉粒含量,但所有养分指标均最低,显著低于林地土壤。总之,对于西藏脆弱生境而言,耕作使得有机质更易于消耗。由于有机质与植被之间存在明显互相促进的作用,因此维持土壤有机质平衡对于恢复植被、保护青藏高原东缘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