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7篇
海洋学   20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给出了计算局部地形改正和间接效应的改进公式及其谱计算式;确定了地形改正和间接效应级数展开计算式的可选次项和最佳积分半径;论证了计算地形改正需要进一步提高地形高数据分辨率和计算间接效应可以降低对地形高数据分辨率和精度要求的依据;讨论了精细积分面积元对计算地形改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多波束和机载激光测深位置归算及载体姿态影响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我国继研制成功多波束测深系统后,正在着手研制机载激光测深系统。本文根据以上两种测深新技术的特点,全面推导了条带式深度测量位置归算的严密计算公式及其相应的精度估算公式,在推演过程中,充分顾及了海洋测量的动态效应即载体姿态的影响。本文最后还结合我国自行研制的实际系统参数数据,对位置归算改正的量值大小进行了数值计算和精度评定。  相似文献   
23.
管铮 《海洋测绘》2007,27(1):82-82
1981年7月,《海洋测绘》创刊。1982年2月,我毕业分配到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工作。从此,我和《海洋测绘》结下了不解之缘。20多年来,我目睹了《海洋测绘》从一份小版本、不固定页码、不定期发行的内部刊物逐步发展成在国内有影响的、78页大版本、公开发行的双月刊的历程;《海洋测绘》也见证了我从一名刚跨出校门的初学者逐步成长为一名海洋测绘科研战线上的研究员的过程。《海洋测绘》至今已走过25年,它的诞生、进步与发展,始终影响着中国的海洋测绘事业,牵动着广大海洋测绘工作者的心。它既是海洋测绘工作者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又是海洋测绘工…  相似文献   
24.
介绍了我国第一套海洋重力测量实时处理系统的软、硬件结构、技术性能、与其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试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5.
本文首先从重力异常相关性分析、地面重力异常场逼近效果以及数值计算稳定性出发,讨论分析了外部引力场扰动点质量赋值模式的数据结构,提出以窗口移动方式控制点质量对场元观测的作用范围,达到简化模型结构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超松驰迭代法解算经结构简化以后具有稀疏矩阵特征的边值条件方程,并使用此法实际解算了中国地区1°×1°点质量,最后对解算结果作了全面分析和检验,证明以窗口移动方式简化解算点质量的数据结构,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6.
给出了计算局部地形改正和间接效应的改进公式及其谱计算式;确定了地形改正和间接效应级数展开计算式的可选次项和最佳积分半径;论证了计算地形改正需要进一步提高地形高数据分辨率和计算间接效应可以降低对地形高数据分辨率和精度要求的依据;讨论了精细积分面积元对计算地形改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本文利用 Rapp 180×180阶解和 WGS-72系统的绝对大地水准面差距分别同我国80大地坐标系的相对大地水准面差距相配合推算了平移转换参数。将本文所得结果同国内已有的用天文、大地、重力和卫星多普勒观测资料推算出来的结果相比较,认为当精度约在±10米的范围内两者是符合的。  相似文献   
28.
高程异常、垂线偏差及空中扰动引力矢量是大地测量和空间技术最常用的一组重力场参数,本文在分析了以上三种参数的计算误差源以后,详细论证了计算这些参数对积分面积元的不同要求。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将高斯积分应用于地球重力场数值计算中,试验结果表明,这样做不仅提高了计算速度和精度,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重力场元数值积分的奇异性。  相似文献   
29.
3 位模型研究历史回顾 随着空间技术和计算技术的发展,位模型理论和方法研究先后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早期单一的地面重力异常球谐分析,单一的卫星跟踪数据球谐分析,到后来的地面和卫星数据相结合,位模型研究的发展速度、规模及水平已经发生了过去难予想象的巨  相似文献   
30.
5 最新全球重力场模型EGM96介绍与分析 如前所述,最近几年地面和海面观测数据无论是覆盖范围还是观测密度和精度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联合应用最新的卫星观测数据、测高资料、地面重力和高程数据确定一个新的位模型自然提到议事日程,为了这个目的,美国宇航局(NASA)哥达德航空飞行中心(GSFC)和国防制图局(DMA,现改名为国家影像制图局NIMA),于1994年4月签署一个有关共同研究重力场模型的理解备忘录,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改善地球重力场模型(EGM)和精化全球大地水准面结构,以满足地球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