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135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利用叶绿素荧光仪分别测定转基因和野生型三角褐指藻的最大光能转化率,利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它们的细胞大小和叶绿素含量,通过血球计数板计数绘制其生长曲线并计算比生长速率。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培养周期内,野生型和转基因三角褐指藻的最大细胞密度有显著差别,野生型藻株的比生长速率显著高于转基因藻株,说明转基因影响了三角褐指藻的生长;野生型与转基因藻株的F_v/F_m在第2天差别不显著,但到第8天时,转基因藻株的F_v/F_m却显著高于野生型的;特基因藻株的叶绿素含量和细胞大小均显著高于野生型藻株。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对藻细胞的生理特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该结果为微藻转基因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2.
微藻的分类鉴定是进一步应用的前提。微拟球藻属的6个种都是单细胞微藻,形态简单,难以用形态学方法进行准确鉴定。本研究分离了一株微拟球藻,结合光学显微镜和透射显微镜观察、脂肪酸和色素组成分析、18SrRNA基因和rbcL基因序列分析,将该藻株鉴定为Nannochloropsis oceanica LAMB0002。本研究进行了微藻分类系统的初步探索,为今后形成系统的微藻分类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研究不同浓度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对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 mg/L时,低于0.5 mg/L时IAA促进微拟球藻生长,但不影响叶绿素和不饱和脂肪酸合成;IAA促进生长作用最显著,最大比生长率为2.33 d-1。随浓度进一步增加,IAA促生长作用越来越小,并抑制叶绿素和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在5 mg/L时,IAA极显著抑制EPA合成。添加适当浓度IAA可促进藻细胞生长,缩短其生长周期。  相似文献   
64.
A gene(NANOC-D6D) encoding a desaturase that removes two hydrogen atoms from fatty acids at delta 6 position was isolated from a cDNA library of Nannochloropsis oculata(Droop) D.J.Hibberd(Eustigmatophyceae).The unicellular marine microalga N.oculata synthesizes rich long 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LCPUFAs),including eicosapentaenoic acid(20:5n-3,EPA).The deduced protein contains 474 amino acids that fold into 4 trans-membrane domains.The neighbor-joining phylogenetic tree indicates that NANOC-D6D is ...  相似文献   
65.
在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铜川地区野外露头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油页岩中发现了一些“钙质结核”,野外露头中呈层状发育于长7段油页岩中,形态为“透镜状”、“椭球状”、“飞碟状”,直径大小约为10~70 cm。为探明其岩石类型和主要岩石组分,运用显微镜薄片鉴定、电子探针实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结核体进行岩石学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成因进行初步探讨。岩石学特征显示,霸王庄和宜君套滩剖面的“钙质结核”主要成分为重结晶方解石和晶粒方解石,具“球粒状”结构,岩石类型为灰岩;瑶曲聂家河剖面结核体主要岩石类型为泥-粉晶白云岩。分析认为这些“钙质结核”其野外产状和岩石成分,符合热水沉积碳酸盐岩和受热液活动影响的特征,并且铜川地区在长7期具备热液活动的条件。初步认为这些“钙质结核”为湖底热液活动成因的湖相碳酸盐岩。  相似文献   
66.
潘克初 《现代测绘》2013,36(3):26-27
基础控制网改造各地都在进行,本文主要对苍南县基础控制网改造的思路和实施要求作一些介绍,结合改造过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67.
为研究海洋平肝潜阳中药石决明的降血压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体外测定石决明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抑制作用。以马尿酰-组氨酰-亮氨酸为反应底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为催化剂,反应所生成的马尿酸为测定指标,未加酶抑制剂的反应为空白对照。采用Waters C18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6mL·min-1,检测波长228nm,进样量10μL;马尿酸在0.005~1.000m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最低检测限为0.2μmol·L-1,对马尿酸的回收率范围为95.0%~102.8%。将方法应用于海洋中药石决明的ACE抑制活性测定,其IC50值为49.20mg·mL-1。本研究为石决明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机制和有效成分的深入探讨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68.
潘克标  李永徽 《地球》2009,(3):36-36
前不久,我们随旅行社前往安徽屯溪“花山谜窟”一游,这里虽然朴实无华,但只要你在石窟中看一看,便会留下无限的悬念。归来数日,对此中许多谜团仍不能忘却。特别是看了《花山谜窟揭秘》一书后,更是浮想联翩,由手对花山之谜的兴趣,我们经过多次讨论,还是写成此文,以阐述我们对花山石窟成因的看法。  相似文献   
69.
基于Tikhonov正则化的双频电磁波电导率成像反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Tikhonov正则化方法与active-set算法相结合,利用双频电磁波电导率成像原理,求解其反演成像方程.不仅对现有算法进行了改进,也促进了算法的实际应用.本文研究了在双频电磁波电导率成像方程建立后,如何根据其严重病态性质,选择合适的算法求解矩阵成像方程.针对电导率非负的特性,引入正则化参数,将问题转化为一个非负最小二乘问题,并用active-set算法求解.采用改进后的迭代算法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应用到实际电导率成像反演,与常规的LSQR、SP-LSQR、Tikhonov正则化等算法进行比较,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0.
轴对称地层中高分辨率阵列侧向测井信赖域反演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轴对称地层中高分辨率阵列侧向测井(HRLA)的多参数信赖域反演方法.首先对前期HRLA的有限元正演方法进行改进,提出基于叠加原理和并行直接稀疏求解器PARDISO的快速正演方案,更适合于反演计算.将HRLA反演问题转化为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利用信赖域算法求解.为提高反演速度,推导了目标函数对优化参数偏导数的具体计算公式.对典型地层模型,与已有文献中Jacobi预条件共轭梯度法(JCG)计算结果比较,发现PARDIDO比JCG快10倍以上,验证了本文正演程序的正确性与高效性.利用信赖域算法求解了电阻率四参数反演和传统的三参数反演.研究结果表明:并行直接稀疏求解器PARDISO能有效求解此类HRLA正演问题,对6次不同探测深度的测井模拟,所形成的有限元刚度矩阵完全相同,只须进行一次矩阵分解,大大加快了正反演的速度.信赖域算法收敛速度快,且具有全局收敛性.HRLA的信赖域反演结果几乎不依赖于初值的选取,从较差初值出发仍能得到满意的反演结果.另外信赖域算法抗噪能力比较强,即使对测井数据添加信噪比为10dB(甚至5dB)的高斯白噪声,仍能通过反演得到较为准确的地层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