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4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261篇
测绘学   145篇
大气科学   265篇
地球物理   273篇
地质学   689篇
海洋学   275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54篇
自然地理   12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5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5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油气资源是油气工业的基础,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油气勘探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亟需评价落实国内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明确剩余油气资源的重点勘探领域与有利勘探方向,夯实油气资源家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近十几年来油气勘探成果、地质认识成果与资料积累成果为基础,攻关形成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技术体系,系统开展了第四次油气资源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1 080.31×108 t,技术可采资源量272.50×108 t;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78×1012 m3,技术可采资源量48.45×1012 m3.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非常丰富,非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672.08×108 t,技术可采资源量151.81×108 t;非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284.95×1012 m3,技术可采资源量89.3×1012 m3.其中,致密油地质资源量125.80×108 t,油砂油地质资源量12.55×108 t,油页岩油地质资源量533.73×108 t;致密砂岩气地质资源量21.86×1012 m3,页岩气地质资源量80.21×1012 m3,煤层气地质资源量29.82×1012 m3,天然气水合物153.06×1012 m3.我国陆上常规剩余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岩性-地层(碎屑岩)、复杂构造(碎屑岩)、海相碳酸盐岩、前陆冲断带四大重点领域.其中,陆上剩余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岩性-地层(碎屑岩)、复杂构造(碎屑岩)两大领域,陆上剩余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海相碳酸盐岩、前陆冲断带两大领域.海域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构造、生物礁、深水岩性3个领域.   相似文献   
962.
目前国内外已查明的地裂缝大都是在地表能直接看到的地裂缝,然而埋藏在地表之下不易被人类所察觉的隐伏地裂缝发育数量更为众多,并且隐伏地裂缝因活动速率的不同可能招致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进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人类的工程建设活动。为了研究活动速率不一样的隐伏地裂缝之间有什么发育特征上的不同,进行一组物理模型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当隐伏地裂缝以不同速率活动时,其所形成的反倾裂缝和直立裂缝的形态特征、地表土体位错量以及土体对深部沉降的吸收作用均有明显的不同。并且当隐伏地裂缝慢速活动的一个活动周期内,其地表土体位错量随深部底板的的活动过程会出现典型的三次"稳定"阶段。  相似文献   
963.
为探讨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带南段斑岩的成因及其动力学机制,对该铜矿带南段日曲岩体开展了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两件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38.2±0.2)Ma、(38.8±0.2)Ma,为喜马拉雅早期;花岗闪长斑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属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斑岩具有C型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为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未经明显的地壳混染;源区残留相主要由角闪石、石榴子石、金红石组成,并经历了较弱的壳幔混合作用。研究表明,日曲岩体的形成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诱发妥坝-芒康左行走滑断裂活动有关,下地壳部分熔融及少量幔源物质的混入使斑岩具有壳幔混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964.
湖南瑶岗仙矽卡岩型白钨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南瑶岗仙超大型钨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中段,主要由石英脉型黑钨矿矿脉和矽卡岩型白钨矿矿体组成.前人对瑶岗仙石英脉型黑钨矿矿体开展了较为详细研究,但对矽卡岩型白钨矿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有关其矿体特征、成矿过程及其与石英脉型矿化的成因联系尚不清楚.本文在矿床地质研究基础上,将瑶岗仙矽卡岩型钨矿床分为早期石榴子石-透辉石-白钨矿...  相似文献   
965.
平差基准点的稳定性分析与判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国家控制点的基础上加密低等级的控制点时,常常会遇到起基准是否稳定的问题,因为国家控制点大部分建立于50-60年代,由于受到地壳形变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某些点位可能已经产生了位移,因此在布设建立加密网时,必须对起始基准进行分析与判别,以提供选择稳定起始基准的根据。本文介绍一些最基本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是应用平差成果和数理和方法进行分析,最后举了一个应用实例,可供从事实际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66.
在冬小麦抽穗—灌浆期进行了水分胁迫实验,利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cor-188B辐射量子照度仪及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水分胁迫引起的冬小麦光合生理生态变化进行了系统观测,系统地给出了冬小麦多种农业气象指标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状况。在大量实测数据基础上,给出了包含辐射强度、温度及土壤水分因子的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模式。该模式具有严格的理论推导过程和大量实验数据的支持,改进了传统水分胁迫对叶片光合速率影响的简单阶乘方法,从而为进一步准确推算水分胁迫对大田冬小麦光合作用的可能影响,以及水分胁迫对区域农业干旱的可能影响奠定了前提条件。该研究是冬小麦干旱预测模型的叶片子模型,为冬小麦农业干旱预测模型提供了丰富的基本参数,同时也为建立冬小麦干旱预测模型奠定了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67.
东昆仑-南祁连富砷金矿与矿区岩浆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昆仑五龙沟、柴北缘滩间山和南祁连黑刺沟等富砷金矿床一般均与矿区岩产乐岩有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空间上,矿化或发育于岩株的接触带上,或发于闪长玢岩脉密集分布区,少数金矿化甚至发育于闪长玢岩隐爆角砾岩筒、岩脉中;时间上,金成矿与矿区岩浆岩的成岩时代接近,但前者稍晚;成分上,矿石中含量高的Au、As、Sb等成矿元素在矿区岩浆岩中含量同样较高。此外,金矿石和矿区岩浆岩的硫同位素、铅同位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氢氧同位素等均表明二者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968.
本文基于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自然金、黝铜矿及石英的标型特征的研究,认为下营坊金多金属矿床具有次火山热液(斑岩型)矿床的产出特征,属中低温热液型。  相似文献   
969.
有耗媒质中脉冲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论述了一维有耗媒质中脉冲响应的正演理论及其模拟技术。深入研究了导电率、介电常数对脉冲响应的影响。以平面脉冲电磁波在一维介质中的传播理论为基础,编制脉冲响应的仿真模拟软件。最后,用实际模型验证了该模拟技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70.
云南第三纪浅色褐煤成煤物质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冰  于红丽 《煤田地质与勘探》1996,24(4):12-14,T001
运用煤岩分析及植物残体分析方法,结合电子显微技术(TEM和SEM)。对云南第三纪浅色褐煤的微结构特征,成煤植物组成,孢粉组合等进行了研究,并将浅色褐煤与深色褐煤分层及不同植物成因的泥炭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浅色褐煤的成煤物质及煤的成因提出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