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测绘学   117篇
大气科学   103篇
地球物理   195篇
地质学   475篇
海洋学   89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14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本文解读最近发布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第六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Sixth Assessment Report,AR6)关于空气污染-气候相互作用的主要新结论。在大气污染物的气候效应方面,AR6估算了大气污染物或其前体物排放变化导致的有效辐射强迫值(Effective Radiative Forcing,ERF),对评估大气污染治理可能产生的气候效应具有启示性意义。AR6也估算出1750—2019年间人为强迫导致的全球平均地表温度(Global mea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GSAT)变化为1.29(0.99~1.65)℃,其中,均匀混合温室气体、臭氧、气溶胶导致的温度变化分别为1.58(1.17~2.17)℃、0.23(0.11~0.39)℃、-0.50(-0.22~-0.96)℃。气溶胶历史变化的气候效应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由SO2排放变化通过气溶胶-云相互作用所产生的ERF (高信度),从而部分抵消了人为排放温室气体所引起的变暖(高信度)。在气候变化影响大气污染物方面,AR6首次评估获得了地表臭氧浓度对温度的敏感性,在偏远地区为-0.2 ~-2 nL·L-1·℃-1、在污染区为0.2 ~2 nL·L-1·℃-1。在大多数陆地区域,关于气候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PM2.5,目前模式结果结论的一致性较低。  相似文献   
942.
为深化会商制度改革,提升地震预测能力,在流体台网监测和预报效能评估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震例中华南震例统计分析结果,进行华南流体预测指标提取。预测的时间指标主要从地球化学测项进行提取,其中短期指标以水氡异常为主,中期指标主要以水质异常为主。提取原则为:根据地震的最佳对应效果确定判据,当达某阈值多次对应地震且符合孕震机理,这个阈值则作为异常判定标准;或当出现某特征后多次对应地震,这个特征则作为异常判定标准。空间指标主要从水位的点-线-面三个维度进行提取。提取原则为:点的指标从水位年动态畸变进行提取;线的指标从同一构造带多井水位多年趋势动态提取;面的指标从水位同震阶升井围成的空间区域进行提取。同时对预测指标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进一步提出指标改进方案和台网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43.
天鹅洲长江故道近代环境变化的有壳变形虫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天鹅洲长江故道近代沉积物中有壳变形虫的形态、生态特征和多样性组合变化的研究,重建了该地区30 a以来有壳变形虫的群落演替过程.沉积物中有壳变形虫和色素分析结果表明,天鹅洲长江故道的生态与环境在人类活动和河道变迁的影响下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即:①1975~1987年,水位较低,接受较多的外源有机物质,营养水平上升;②1987~1994年,水体稳定,水质变得清澈;③1994~2001年,自然保护区建立以后,外源有机物输入减少,营养化程度降低;④2001~2005年,随着故道环境由开敞式过渡到封闭式,水体的生产力提高,富营养化加剧.初步研究表明,有壳变形虫作为一种环境指示生物在湖泊沉积与生态演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4.
对福建地区不同观测手段仪器的数据进行跟踪分析,总结不同学科仪器观测曲线的变化趋势和观测效能,结果表明:(1)福建地区73.68%的形变观测曲线具有清晰年变动态;(2)重力仪映震效能好,同震响应与地震强度、震中距呈正相关关系;(3)地磁观测年变比较有规律且有一定周期性;(4)福建地区水温观测质量较高,水位受降雨影响不同台...  相似文献   
945.
GPS卫星钟噪声类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原子钟的噪声模型及表征原子钟稳定度的Allan方差,给出了两种(斜率法和两种Allan方差比较法)确定原子钟噪声类型的方法,并利用这两种方法分析了几颗GPS卫星钟的噪声类型,得出不同种类卫星钟的噪声类型不同,同一种类卫星钟的噪声类型也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946.
太湖梅梁湾冬末春初浮游动物时空变化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根据1998年2-3月完全原庆湖梅梁湾地区水环境综合调查,对有关浮游动物时空情况进行了分析,这次调查共设7个点,湾口上的J2,J4与湾内的J6,J7均是分5层采样,共分无风,小风和大风3次天气过程,每次过程采集2到3次样品与记录。结果显示,太湖梅梁湾地区浮游生物中枝角类和桡足类的生物量与水温变化关系密切,水温越高,生物量越高,温度相同时,其生物量与透明度呈正比。  相似文献   
947.
边缘海沉积物中的早期成岩作用是影响碳循环和埋藏的重要过程,目前对早期成岩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于2018年8月在长江口-东海内陆架采集了短柱状沉积物,对间隙水中溶解无机碳(DIC)、溶解无机氮(DIN)、二价铁(Fe 2+)、二价锰(Mn2+)和硫酸根(SO42-)离子等参数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表层沉积物中粒度、比表面积、有机碳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和底层水环境参数,研究了不同沉积环境下沉积物中的早期成岩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口-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沉积物间隙水中DIC和NH4+的浓度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大,且在其中心站位有较高的DIC、NH4+产生通量(分别为4.03 mmol/(m2·d)和0.57 mmol/(m2·d))和SO 42-消耗通量(-4.56 mmol/(m2·d)),沉积...  相似文献   
948.
文章根据对大厂锡多金属矿田已有找金线索的系统整理、找金条件的分析、金与其他成矿元素关系的研究及地表原生晕金含量平面分布图的编制,结合地质条件分析,指出了5个找金远景地段。据此预测结果,最近在其中的3个地段中取样13件,金含量在0.2~2.2g/t之间的样品有7件。因此通过进一步的地质工作,大厂矿田内找金有望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949.
太湖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 Claparède)的时空格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年1-12月对太湖霍甫水丝蚓进行了逐月调查.太湖霍甫水丝蚓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273.75 ind./m2和4.697 g/m2,均在2月份达到最大值.根据体长频数分布的周年变化,推测太湖霍甫水丝蚓一年有三代.太湖霍甫水丝蚓密度和生物量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且随季节变化较小,其高值区域均出现在太湖北部梅梁湾和竺山湾及西部河口湖区,而在其它区域的现存量均较低.分析表明太湖霍甫水丝蚓空间差异可能与营养水平、底质类型、可摄食的食物及生境的稳定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50.
在库水位升降及降雨作用下,三峡库区不少土质滑坡出现周期性阶跃变形,此类滑坡变形机理复杂,预警预报难。以典型涉水土质滑坡卧沙溪滑坡为例,通过10多年野外宏观巡查资料、13年的人工监测和4年的全自动监测数据,揭示卧沙溪滑坡次级滑体的变形机理,建立降雨及库水位相关阈值。结果表明:(1)次级滑体变形的主控因素由库水位下降和库水浸泡转变为持续性降雨。(2)持续性降雨导致坡体变形,监测点位移速率“峰值滞后”效应为1~2 d,位移速率衰减时间为5~9 d。(3)降雨及库水位阈值:30 d累积降雨量阈值150 mm,且变形前1 d降雨量40 mm;变形启动3 d内,累积降雨量超过50 mm会加速坡体变形,且变形时间延长。库水位下降至146 m前30 d累积降雨量115 mm,库水位下降速率阈值为0.8 m/d。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滑坡的监测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