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119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于1992年4月一1993年4月,用液氮研磨-苯酚/氯仿抽提-异丙醇沉淀的方法提取青岛沿海产紫菜、真江蓠、龙须菜、海膜4种红藻的总DNA;利用Hoechst-CsCl密度梯度起离心法将叶绿体DNA与核DNA分开。对抽取的叶绿体DNA梯度组分电泳结果表明,真江蓠样品出现质粒的电泳条带。以透射电镜观察到闭会环状DNA图像(周长平均值为4.3×10-7m,约为1.3kb);分子杂交结果显示,真江蓠质位与其叶绿体DNA之间没有同源性,而与核DNA之间有一定同源性。  相似文献   
132.
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配子体经2.5 L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快速营养增殖,通过基因枪法将携带草丁膦抗性基因(bar)的载体转入扩增后的配子体,经草丁膦筛选,获得抗性克隆。提取抗性克隆配子体基因组总DNA,经PCR和PCR Southern检测,结果显示60%的抗性克隆可检出bar基因,表明bar基因是裙带菜配子体基因工程有效的筛选标记。  相似文献   
133.
脂肪酸去饱和酶(fatty acid desaturase)是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催化脂肪酸链的特定位置脱氢形成双键,其通过引入双键调节脂肪酸不饱和度,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质体酰基-酰基载体蛋白去饱和酶(plastid acyl-ACP desaturase,FAB2)在Δ9位脱氢,催化脂肪酸中第1个双键的形成。本文首先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了FAB2,另外将其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高等植物、微藻、真菌等进行了多序列比对以及系统进化分析,推测其与高等植物亲缘关系更近。利用定量RT-PCR技术研究了衣藻FAB2基因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4℃+0%NaCl,25℃+1%NaCl胁迫条件下FAB2基因表达量都有一定程度升高。  相似文献   
134.
Platymonas (Tetraselmis) subcordiformis is a unicellular marine green alga. It was found to be very sensitive to the herbicide Basta through a sensitivity test indicating it could be employed as a selective agent. The bar gene is a practicable and selectable marker gene. The vector containing the expression cassette of the bar gene was transferred to P. subcordiformis by both particle bombardment and glass-bead agitation and transformants were then selected using Basta. Finally, Southern blotting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bar gene had been successfully integrated into the nuclear genome of P. subcordiformis using both of the transgenic techniques,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of the glass-bead method being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article bombardment.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stable transformation of P. subcordiformis, and will improve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enlarge application of this alga.  相似文献   
135.
刘富军  秦松  孙传敏 《地质论评》2019,65(5):1131-1152
本文对扎雪地区林子宗群帕那组火山岩进行主微量地球化学和锆石U—Pb—Hf同位素研究,以探讨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锆石U Pb年龄表明,扎雪地区帕那组火山岩形成于~52 Ma,与冈底斯东段帕那组火山岩形成时代相似,暗示了帕那组在时空上具有相对一致的活动时限。研究区火山岩高硅、富钠、富碱,A/CNK值为130~173,属于过铝质钾玄岩系列。同时,这些火山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有岛弧岩浆的亲属性,且其低Mg#(1977~3896)及低含量的Cr(300~343 μg/g)、Ni(290~156 μg/g)、Co(220~958 μg/g),La/Sm值随La含量升高而无明显变化,表明这些火山岩在成岩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分离结晶作用。此外,扎雪地区帕那组火山岩锆石εHf(t)平均值 -44~-36,表明该火山岩起源于新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有古老壳源物质加入源区中,形成了相对富集的Hf同位素特征。结合前人在林周盆地及邻区的研究结果,表明冈底斯东段林子宗群火山岩母岩浆随时间由岛弧环境的亏损地幔源区向碰撞环境壳源物质加入相对富集型源区的转变,指示其形成环境经历了由岛弧向陆陆碰撞的转变;帕那组火山岩形成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初期阶段,是记录这种体制转换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136.
藻蓝蛋白对氧化应激相关疾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琪  李文军  唐志红  秦松  杜振宁 《海洋科学》2017,41(10):132-138
过去的40年,氧化应激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及恶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机体受到有害刺激后产生的氧化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肝炎、肺炎、阿尔兹海默病、白内障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减轻氧化应激来防治以上疾病成为一种新思路。藻蓝蛋白作为从藻类中提取的天然产物,常被用作保健品及食品添加物,研究发现藻蓝蛋白可通过消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防治多种疾病。本文将藻蓝蛋白对氧化应激相关疾病的治疗或预防作用进行了综述,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该活性蛋白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7.
晚奥陶世早期,位于华北板块西南缘的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发生了一次台地淹没事件,致使鄂尔多斯南缘台地由镶边碳酸盐台地转变为远端变深的缓坡台地.作为这个台地边缘的代表性剖面一陕西铜川桃曲坡中上奥陶统剖面保存了此次碳酸盐台地淹没过程的完整记录.野外观测和室内微相分析表明,这一淹没过程可划分为淹没前阶段、淹没阶段及后淹没阶段三个不同的沉积阶段.淹没界面位于泾河组与金粟山组之间,沉积相由台地边缘礁相突变为陆棚边缘相.(1)淹没前阶段:其建造为泾河组上部沉积,微相主要包括生屑亮晶灰岩、球粒亮晶灰岩、被包壳的生屑亮晶灰岩、内碎屑亮晶砂屑灰岩,台地边缘礁相沉积,指示一种正常浅海台地环境;(2)淹没阶段:其建造为泾河组-金粟山组交界处及金粟山组下部沉积,微相主要为泥晶灰岩、含生屑泥晶灰岩,代表了深水陆棚沉积环境;(3)后淹没阶段:代表性建造为金粟山组中上部及桃曲坡组沉积,主要微相有含生屑泥晶灰岩、稀少的生屑泥晶灰岩和骨针泥灰岩,呈现深水陆棚-斜坡沉积环境.区域资料表明,该台地淹没的主要原因是鄂尔多斯南缘镶边碳酸盐台地受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消减作用的影响发生阶梯状断裂,造成了台地的最终淹没.桃曲坡剖面自泾河组上部到金粟山组下部的微相组合是对这一宏观过程的微观响应.  相似文献   
138.
色日绒地区崔绝果和寒空达岩体位于冈底斯带中北部的隆格尔-工布江达弧背断隆带东段,主要岩性分别为黑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对寒空达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其年龄值为(136.0±1.4)Ma,与同时期崔绝果岩体共同代表了该地区早白垩世大规模的中酸性岩浆活动。据岩石学、主元素特征分析,两个岩体均属钾玄岩-高钾钙碱性强过铝S型花岗岩系列。微量元素Sr、P、Ti、Nb元素亏损,具后碰撞花岗岩特征;Th元素具高丰度值(绝大多数大于20μg/g),指示岩体源岩来自地壳物质;两个岩体均显示轻、重稀土元素之间分异明显,具右倾型分布模式,反映了源区地壳成熟度较高的特征。结合地球化学特征、构造图解判别以及区域构造演化分析,得出该地区早白垩世花岗岩是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主造山作用结束后,色日绒地区由挤压转变为伸展、拉张为主应力的后碰撞环境下,部分熔融念青唐古拉群变质砂屑岩形成的。该地区两个岩体的发现及其形成时代的确定,将冈底斯中北部后碰撞构造环境的时限约束在136.0~139.2 Ma之前。  相似文献   
139.
秦松  刘正一  陈军 《海洋科学》2014,38(6):112-113
<正>中国水产学会资深会员、中国水域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著名藻类学家孙建璋先生,于2013年6月11日不幸逝世,享年73岁。值此先生去世一周年之际,谨以此文悼念我们的良师益友。孙先生一生扎根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南麂岛,数十年如一日满怀激情地工作在科研一线,为我国贝、藻类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如今斯人已去一年之久,但他那踏实勤奋的作风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将永存南麂岛这片美丽的海洋生物王国。  相似文献   
140.
漂浮海藻与海藻区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系是海藻生物地理研究的基本单位,是以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的全部海藻为对象划分的生物地理单元,具有相对稳定的温度性质、物种组成和边界范围,且区系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然而,长期以来海藻的区系研究仅以定生的底栖海藻为研究对象,对于漂浮海藻则没有明确的定位。近年来世界各地漂浮海藻造成的藻华频发,在一些海域漂浮海藻已成为周期性存在,同时分子技术的发展为海藻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追溯、比较漂浮海藻及其与定生海藻的关系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漂浮海藻对于认识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海藻分布、适应与进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结合漂浮海藻的特点和海藻生物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探讨漂浮海藻与海藻区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