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80篇
地质学   140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多层土深基坑混合支护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多层土构成的深基坑 ,采用多层支点的混合支护 ,在地面荷载及地下水的影响下 ,支护设计计算十分复杂。作者采用寻找任意层支点和任意层地层的通用算法并编制通用程序的方法 ,解决了混合支护设计的计算问题。作者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设计具有 Window风格的界面 ,提高了程序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2.
帕米尔东北侧邻区新构造活动具有幅度巨大,阶段性继承性明显,现今活动性强烈等特点。以帕米尔高原隆升为背景,研究了帕米尔东北侧邻区的新构造运动及地震活动的规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第四纪新构造活动的应力场,并进一步探讨了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活动的力源机制。  相似文献   
83.
84.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围栏封育是常见的草地生态系统管理手段,明确变暖和围封对土壤有机碳的积累过程,对于认识草地生态系统碳源汇效应十分重要。本文以氨基糖为有机碳组分的标识物表征死亡的微生物量,选择连续15年增温和围栏封育处理下的样地,分析增温和围栏封育对高寒草原区微生物残体碳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对照,增温+围封和围封处理细菌、真菌来源碳无显著差异,但细菌残体碳比真菌残体碳对土壤有机碳相对贡献大;增温+围封和围封处理与对照相比,氨基糖总量影响不显著,但是显著降低了土壤中微生物碳长期周转,短期周转不显著;总氨基糖、真菌来源碳、细菌来源碳与电导率、含水率、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细菌残体碳比真菌残体碳对土壤有机碳相对贡献大,增温和围栏封育对微生物残体碳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5.
86.
煤镜质组反射率光性组构变形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煤级煤的高温高压实验表明,在温、压和差异应力作用下,煤镜质组反射率值和各向异性都有一定程度增加,变形越强烈,增加越明显,尤其在中煤级中、晚期阶段更是如此。在变形过程中,反射率主轴将发生有规律的偏转,变形越强烈,最小反射率主轴越接近于最大挤压应力方向。随着变形的增强,镜质组反射率椭球由单向伸长同压缩型转化。  相似文献   
87.
种瑞元 《岩石学报》1990,6(3):12-23
辽西南部中生代花岗岩类呈北东向带状分布,由多期侵入的岩基、岩株和岩脉组成,具有从中性—中酸性—酸性的分异演化系列。固结指数SI=41.02~1.45,分异指数DI=42.84~95.45。随着岩浆分异程度的增高,酸度和碱度明显增高,碱度率AR=1.69~3.95,并由Na_2O>K_2O变为K_2O>Na_2O。同时,岩体中Sc、V、Cr、Co、Ni、Ba、Sr、Th、U、REE及Au、Cu、Pb、Zn等微量元素和成矿元素丰度逐渐降低,而Mo则主要富集在岩浆演化的晚期阶段。随着岩浆由中性—中酸性向酸性演化,相应地形成了Au、Cu→Pb、Zn→Mo矿床(矿化)类型组合,构成一有成因联系的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88.
马文运 《湖南地质》1990,9(4):70-72
微粒金刚石是指粒度<0.5mm的金刚石,用作找矿指示矿物可帮助发现不含或少含其他找矿指示矿物的金刚石原生矿。找矿中遇到可疑的风化岩体,筛取<4mm的泥砂,细砾样品40kg,运回室内加工处理,淘洗时水中应加入肥皂水,使泥水表面起一层皂泡,以防微粒金刚石悬浮进入废弃的尾泥中。磁选后对<0.5mm无磁性精矿采用磁液電力分离仪选取微粒金刚石。  相似文献   
89.
自2002年7月温州珊溪水库首次发生地震后,其地震活动持续至今,但目前人们对水库地震成因了解较少.基于对库区所处的区域地震地质背景、库区地形地貌、岩性及新构造运动特征的分析,采用野外地质调查的方法,获得了库区主要断层的地质特征,并评价了其渗透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活动特征及震源机制解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水库地震时间序列及发震机理.结果表明珊溪水库地震活动与库区岩性、断层(尤其是库区内的双溪-焦溪垟断层)及库水特征关系密切.水库地震主要发生在侏罗系凝灰岩夹砂岩、泥岩等隔水性好的层状岩层中,而渗透性较好的双溪-焦溪垟断层结构面则更利于库水下渗,这种岩体结构面组合方式一方面使库水容易沿断层结构面向深部渗透,另一方面断层结构面上的孔隙压力容易升高,因此降低了断层结构面上的正应力,应力平衡被打破,进而诱发地震.在水的渗透和地震活动的相互作用下,水库地震沿双溪-焦溪垟断层(尤其是第三分支断层)从SE向NW持续发生.   相似文献   
90.
针对现有的遥感影像厚云阴影监测方法存在过程复杂、精度不高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TM影像厚云阴影检测方法:通过阈值分割提取影像中的所有阴影;对比一幅近时相的无云影像,分离出厚云的阴影,即云阴影为"有云"影像比"无云"影像多出的阴影;最后将提取结果与人机交互、云阴影增强模型法提取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精度较高,可以快速、准确地提取TM影像中的厚云阴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