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49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确定地球外部重力场的虚拟压缩恢复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申文斌提出引力位虚拟压缩恢复法[1,2 ] 并证明了级数解的一致收敛性[3 ] 之后 ,宁津生和申文斌等又提出了引力场虚拟压缩恢复法[4] 本文在指出了Stokes理论、Molodenskii理论以及Bjerhammar理论所存在的缺陷或不足之后 ,概述了引力位虚拟压缩恢复法 ,用新的观点考察了引力场虚拟压缩恢复法并证明了由此得到的级数解是一致收敛的 ,提出了引力梯度场虚拟压缩恢复法 ,最后给出了确定高程的模型  相似文献   
42.
虚拟压缩恢复基本原理及应用实例解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概述了虚拟压缩恢复基本原理及其在地球科学特别是边值问题中的应用。作为新的应用实例,论证了Runge定理、Runge-Krarup定理和Keldysh-Lavrentiev定理均是虚拟压缩恢复原理的推论。  相似文献   
43.
虚拟压缩恢复法在向下延拓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阐述了基于虚拟压缩恢复法的重力场向下延拓,构造了点质量处于内部球内部、内部球外部和在内部球内外各有一个点质量三种点质量异常模型,试验结果支持基于虚拟压缩恢复法的向下延拓。  相似文献   
44.
假定给定了海量的卫星重力观测数据,基于球谐展开法并应用最小二乘原理可以确定地球重力场模型EGM,由此确定的重力场模型在地球表面附近的空间区域未必有效。设想有一个包含了地球的大球Ks,假定EGM在大球的外部成立,则可根据虚拟压缩恢复法求出一种新的重力场模型NEGM,它是对原有重力场模型的进一步精化,适合于整个地球外部空间,从理论上可以解决重力场的“向下延拓”问题。初步的模拟实验检验支持虚拟压缩恢复法以及由此而引中出的“向下延拓”法。  相似文献   
45.
探讨了在卫星作为运载工具的情形下引力与惯性力的分离问题 ,指出了利用人造卫星采用内部观测与外部观测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地球外部重力场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46.
概述了相对论基本原理,综合阐述了大地测量领域的多种相对论效应,其中包括参考系、空间大地测量、重力测量以及惯性测量等方面的相对论效应,最后指出了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7.
在对δM和U0不作限制的条件下,给出了整个地球外部空间的广义扰动位公式,而StokesPizzetti公式以及SPHM公式均为其特例。  相似文献   
48.
用潮汐重力仪探测引力吸收效应的工作始于本世纪150年代,但至今仍然没有得到证实。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引力吸收效应比理论预言值小得多。究竟情况如何,还有待更精密的实验。本文首先推导出了引力吸收效应方程及引力定律,结果与Harrison(1963)给出的一致;然后就如下几种情况对用潮汐重力仪探测引力吸收效应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1) 利用地球作屏蔽;2) 利用月球作屏蔽;3).利用太阳作屏蔽;4) 利用人造地球卫星的摄动。  相似文献   
49.
利用空间大地测量数据探测地球膨胀效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地球自转服务局(IERS)采用多种高精度的空间探测技术综合解算得到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是国际上公认的精度高、稳定性好的参考框架。为了研究地球的膨胀或收缩效应,本文采用ITRF2000的站坐标和速度,利用Delaunay算法生成的三角网逼近地球形体,计算出了地球的体积变化。  相似文献   
50.
基于重力频移方程,可通过两个接收机接收GPS卫星信号确定频移观测量,由此可确定任意两点之间的重力位差,进而确定它们之间的高程差。在频移测量中,经典多普勒效应是最主要的干扰源。本文阐述了影响频移测量的各种误差源,特别研究了用于消除多普勒效应影响的一种方法,称为多普勒消除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使频移测量的精度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