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115篇
海洋学   35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光照、温度及盐分对钠猪毛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不同光照、温度条件下钠猪毛菜种子萌发实验及在光暗交替、15~25℃的最佳萌发条件下盐胁迫对无果翅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对钠猪毛菜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对有果翅的种子萌发影响极其显著;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生态因子,种子萌发适宜温度较高,最适变温为15~25℃,萌发率在90%以上,亚适宜变温为5~25℃;果翅对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无果翅种子最终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与NaCl溶液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NaCl盐溶液浓度达1000 mmol/L时,最终发芽率为29.17%,发芽指数为3.07,与其他盐生植物相比,钠猪毛菜表现出极强的耐盐性,其种子萌发特性体现出对于盐生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32.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西南覆盖区经横向及垂向调查,发现了一套以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和页岩为主,并夹有煤层的地层,通过岩性组合对比,将其岩石地层单位厘定为大磨拐河组;并在该组二段发现了大量的孢粉化石,其组合面貌特征与我国北方早白垩世早期的分子面貌特征十分接近,其时代应为早白垩世 BerriasianGValGanginian期;在该组二段还发现了叶肢介和狼鳍鱼化石,表现出了明显的早白垩世中期的特色,其时代应为早白垩世 Barremian期.通过孢粉、叶肢介、鱼化石生物地层确定大磨拐河组的时间跨度为早白垩世 BerriasianGBarremiGan期.   相似文献   
233.
通过将基本公共服务作为一种民生资源,从失配视角研究其配置问题,运用熵值法和健康距离模型,分析乌昌地区2007—2016年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度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为推进乌昌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供决策依据。研究发现:乌昌地区8个市县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度的平均值逐渐减小,2007年为0.759,属于高度失配,2016年为0.573,属于低度失配;2007年高度失配市县占比高达87.5%,2016年,基本公共服务配置较高、高度失配的市县占比仅为25%,整体上各市县基本公共服务状态有所提高,但2016年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市县占比仍高达75%,说明乌昌地区仍有较多市县基本公共服务不协调。时间上,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度演化主要经历3个阶段:高度失配主导阶段(2007—2011年)、失配度下降过渡阶段(2012—2014年)和中度失配主导阶段(2015—2016年)。空间上,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度由均衡高度失配逐渐演进成不均衡中低度失配,并呈现出"核心、两翼"格局,"两翼"基本公共服务大多处于高度失配和较高度失配状态,而"核心"则一直处于良好或优秀状态,在变化趋势上,失配度由"核心"向"两翼"逐渐变化,离"核心"越近的市县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度越早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34.
崇陵流域土石山区坡面优先流发育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孔隙优先流对山坡产汇流过程有重要影响。为摸清太行山土石山坡不同坡位点(坡顶、坡中上、坡中、坡中下、坡脚)的大孔隙优先流发育路径规律,以崇陵流域的典型山坡为研究对象,采用亮蓝染色剂开展了野外双环入渗染色剂示踪试验,并从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对比分析大孔隙优先流发育路径。结果表明:(1)从坡顶到坡脚,垂直方向优先流发育减弱,水平方向优先流增强。(2)坡中以下,大孔隙优先流水平发育明显;而坡中以上,垂直方向优先流发育明显,水平方向大孔隙优先流鲜有发育。(3)崇陵流域土山区坡面表层深度20 cm以上很少出现水平方向的优先流侧向补给,为垂直向下的活塞式下渗方式。20 cm以下开始出现水平方向的大孔隙优先流,30~70 cm为优先流发育显著区。以上结论可以为基于优先流的山坡产汇流模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5.
分析了2018年秋季澳门海域的温盐平面与垂向分布特征,并利用线性优化法确定上混合层深度。结果表明:澳门氹环岛近岸存在温度高于外海区域且梯度较大的暖水带,主干道内海水混合强烈,洪湾水道下泄径流量远大于上溯潮水,盐度整体偏低。温盐具有Ⅰ—Ⅳ4种典型的垂直分布类型:其中Ⅰ类具有明显的3层结构,即上混合层、跃层与下混合层,集中分布于紧邻开阔水域的东、南部海域;Ⅱ类结构的跃层梯度较小,无底部混合层,潮致混合效应较Ⅰ类强,主要存在于澳门南部海域,两者上混合层深度与水深比值约为0.6;Ⅲ类与Ⅳ类为强混合结构。澳门海域水体以混合作用为主,垂向交换条件良好,对海气热量与物质通量等的屏障作用微弱,利于大气复氧与水体自净。  相似文献   
236.
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珠江口八大口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1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相关性、空间分布规律和来源,探讨了元素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并与珠江和南海北部浅海及其他区域沉积物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对比。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Sr、Zn、Zr和Ba的含量平均值都超过了100 μg/g;Cd和Hg的含量平均值都在1 μg/g以下;其他元素含量平均值则在21.5至82.3 μg/g之间。元素Co、Ga和Zr,Ba、Pb和Ga,Cu和Ni以及Cr和Ni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关性。因子分析表明陆域岩石的风化剥蚀、人为排放和海洋生物是珠江口微量元素的主要物质来源。除Sr之外的所有被研究的微量元素的含量在空间上总体都呈现出近岸高、离岸低和某些口门区低值的特征,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是影响微量元素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研究区除Zr和Sr之外的微量元素,平均含量都高于上游的珠江沉积物和下游的南海北部浅海沉积物,Pb、As、Cd和Zn含量超过了全球页岩平均值。  相似文献   
237.
提出了一种结合多层次误差扩散加网(multi-scale error diffusion)的印刷打印图像数字水印算法,将信息隐藏在图像密度较小的区域,提高了水印的检测成功率,为印刷打印数字水印技术的推广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8.
西南喀斯特区土层浅薄、成土速率低等特点决定了其允许土壤流失量小,土壤一旦流失,极难恢复,土壤侵蚀及其造成的石漠化现象已成为制约该区可持续发展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文章首先明晰西南喀斯特区土壤侵蚀特征,从坡面、小流域和区域三个尺度上系统概括西南喀斯特区土壤侵蚀的相关研究进展。针对当前喀斯特区土壤侵蚀研究野外径流小区、小流域及区域空间尺度数据缺少和相关研究模型限制性强等不足,建议从不同尺度深入研究喀斯特区土壤侵蚀发生发展规律及时空演化格局,并结合高新遥感、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及模型,同步监测坡面—小流域—区域土壤流失,对土壤侵蚀进行定量评估,结合不同空间尺度土壤侵蚀特征构建系统性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治理模式和监测系统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39.
在边坡稳定性上极限分析中,由于考虑了材料的理想弹塑性本构关系与相关流动法则,相比极限平衡法更符合岩土材料的特征。在以往的二维边坡极限分析上限法中,要求坡面形态为规则的直线,而无论是天然边坡还是人工边坡,边坡的坡面形态往往并非规则的直线。此外,以往的边坡极限上限分析中得到的稳定数Ns=c/γH主要针对土坡的临界高度计算,且未考虑孔压等外力对边坡施加的外功率。不同于传统极限平衡法采用静力学的平衡条件,本研究针对非直线型坡面边坡稳定性问题,假定滑动面为对数螺旋线,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和虚功原理,提出了一种边坡发生旋转破坏时旋转中心的确定方法,推导出了非直线型坡面边坡的重力虚功功率和能量平衡方程的解析解,并提出了基于内、外功率之比的稳定系数K用以评价边坡的稳定性。通过算例比较了不同形态天然边坡的稳定性和人工削坡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了边坡的坡度(β)、土体的内摩擦角(φ)、黏聚力(c)以及孔压系数(ru)对稳定系数K的影响规律。对于坡度较大的边坡,通过削坡改变坡面形态提高了边坡的稳定系数K。稳定系数K随黏聚力的增加而非线性增大,随孔压系数的增加而...  相似文献   
240.
太湖梅梁湾南部水体有机污染物降解表观动力学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有机污染是太湖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在20℃和30℃恒温振荡条件下,应用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定量模拟和研究了太湖梅梁湾南部附近水体中,有机污染指标COD(Mn)降解的一级反应过程.应用Arrenius系列公式,分别得到20℃和30℃下的降解速率常数(k20=0.01856d(-1),k30=0.0364d(-1))、表观活化能(Eu=4.9×104J)及指前因子A.提出太湖梅梁湾南部水体COD衰减表达式为:Ct=C0·exp[-1.49×10e7(-4.9×104/RT)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