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42篇 |
免费 | 2040篇 |
国内免费 | 226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78篇 |
大气科学 | 1835篇 |
地球物理 | 1835篇 |
地质学 | 5661篇 |
海洋学 | 1250篇 |
天文学 | 120篇 |
综合类 | 629篇 |
自然地理 | 9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9篇 |
2023年 | 312篇 |
2022年 | 349篇 |
2021年 | 363篇 |
2020年 | 310篇 |
2019年 | 401篇 |
2018年 | 417篇 |
2017年 | 263篇 |
2016年 | 326篇 |
2015年 | 352篇 |
2014年 | 564篇 |
2013年 | 449篇 |
2012年 | 462篇 |
2011年 | 420篇 |
2010年 | 440篇 |
2009年 | 426篇 |
2008年 | 429篇 |
2007年 | 412篇 |
2006年 | 438篇 |
2005年 | 398篇 |
2004年 | 369篇 |
2003年 | 325篇 |
2002年 | 333篇 |
2001年 | 303篇 |
2000年 | 312篇 |
1999年 | 280篇 |
1998年 | 312篇 |
1997年 | 378篇 |
1996年 | 360篇 |
1995年 | 300篇 |
1994年 | 298篇 |
1993年 | 249篇 |
1992年 | 264篇 |
1991年 | 246篇 |
1990年 | 231篇 |
1989年 | 202篇 |
1988年 | 114篇 |
1987年 | 113篇 |
1986年 | 102篇 |
1985年 | 102篇 |
1984年 | 103篇 |
1983年 | 74篇 |
1982年 | 77篇 |
1981年 | 55篇 |
1980年 | 36篇 |
1979年 | 25篇 |
1978年 | 12篇 |
1959年 | 13篇 |
1958年 | 30篇 |
1957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962.
963.
近地层大气湍流微结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黑河资料分析了戈壁下垫面上的近地层湍流微结构,并与其他下垫面上的端流微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黑河戈壁滩上的湍流微结构满足局地相似理论,且有不同于其他下垫面的湍流结构特征;横向湍强较强,大小与纵向湍强相当。对湍流进行多尺度分析发现,黑河地区湍流结构呈现明显的多尺度分布,湍涡尺度量级从10^-2到10^2不等; 相比于v方向,u方向上占主要地位的湍涡尺度较大,但是所占比例罗小;随着不稳定度增加, 相似文献
964.
965.
与传统的钢制钻杆相比,铝合金钻杆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无磁等优点,因此在钻井作业中具有较大优势。钻杆在井下工作环境恶劣,如与井壁发生碰撞,将导致钻杆变形,降低其强度。笔者通过Ansys LS-DYNA以及Workbench进行仿真,研究Φ147 mm铝合金钻杆与孔壁碰撞后的变形状态,以及产生裂纹后对其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Φ147 mm铝合金钻杆在使用过程中,钻杆主体段相对薄弱,在2 m/s的速度下与钻孔壁发生碰撞会产生塑性变形,从而降低铝合金钻杆的性能。钻杆主体段的裂纹长度1 mm时,在载荷作用下,将发生裂纹扩展,导致钻杆断裂。钻杆主体段有裂纹时,在疲劳载荷作用下,有裂纹的钻杆所能承受的载荷是无裂纹钻杆所能承受载荷的五分之一。 相似文献
966.
本文根据野外露头、测井及钻井岩心等资料,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石盒子组的层序充填样式和演化规律.于陆内坳陷盆地发展阶段的高潮期以充填辫状河三角洲为特征,相对稳定期以充填曲流河三角洲为特征;陆内坳陷盆地的成熟阶段以充填网结河三角洲为特征.各时期的三角洲具有大平原、小前缘的特点,这为河道的形成演化和砂体富集提供了空间.提出研究区内最有利储集相带为辫状河三角洲的分流河道(A1型)、水下分流河道(A2型);曲流河三角洲的分流河道(A2型)、水下分流河道(A2型)和网结河三角洲分流河道的结点(C1型)亦是较有利储集体.总之,基准面的旋回控制的古地理面貌和层序充填规律对鄂尔多斯盆地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7.
968.
热水解离子色谱法测定地质物料中的卤族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一种快速,高效和无干扰测定地质物料中卤族元素的热水解离子色谱方法及热水解装置,该方法F^-,Cl^-,Br^-的检出限分别为1.4,1.7,15.5μg/l,方法的精密度(RSD%),F^-,Cl^-,Br^-,I^-分别为1.4,0.88,2.34,3.82。 相似文献
969.
970.
太行山南段安林地区中生代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表明侵入岩形成于129. 1±1. 0~129. 7±1. 1 Ma,属于早白垩世,与太行山其他地区乃至整个华北地区侵入杂岩体具有相近的形成年代,表明在晚中生代太行山地区与华北地区经历了相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构造环境,即南太行山地区处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范围之内。安林地区中生代侵入岩轻稀土总量(LREE平均为113. 71×10-6)明显高于重稀土总量(HREE平均为11. 97×10-6),具有相对明显的富集轻稀土元素的右倾型配分形式、Eu的弱正异常及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的特征,且具有Sr、Ba含量高、Sr/Y、(La/Yb)N比值高的特征,表明壳幔岩浆混合是太行山南段安林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的主要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