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本文通过对一栋住宅所作的3W组合日照分析,论述了日照分析应当表达的内容,并对分析过程中接触的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2.
基于潮流数值模拟的设计潮位推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一些拟建工程位于潮位不易观测地区的情况,提出了一种设计潮位的推算方法。首先,通过潮流数值计算,获得拟建工程地点一个月以上的短期潮位过程;其次,与临近的、具有长期实测资料的港口或验潮站的潮位进行同步相关分析,建立回归方程;最后,采用《海港水文规范》中的方法推算港口或验潮站的设计潮位,并将其由回归方程换算至拟建工程地点。通过算例的计算分析,表明本文方法是合理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63.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岩体材料选取中,黏土岩因具有低渗透性、损伤自修复特性、对放射性核素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合理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屏障。以黏土岩为研究对象,从黏土岩短期、长期力学特性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如下:(1)进行黏土岩短期自然固结试验,确定了黏土岩的基本物理力学参数,主要包括前期固结压力、压缩指数等;(2)进行流-固耦合固结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盐水作用对黏土岩力学特性具有重要影响,且流-固耦合过程中的膨胀现象与黏土岩的黏土矿物含量和类型密切相关;(3)通过对黏土岩进行固结流变试验,研究黏土岩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的长期力学特性,试验表明黏土岩具有明显的流变特性,且流变现象与载荷密切相关;(4)根据固结流变试验建立黏土岩一维流变本构模型,同时将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黏土岩一维固结流变特性。该研究对我国未来黏土岩高放废物处置库的规划、设计、选址和运营等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4.
为准确反演勘察孔地层岩性信息、提高岩屑反演勘察孔地层岩性的准确性, 依托某隧道水平定向钻地质勘察项目, 开展了水平定向钻隧道地质勘察孔岩屑运移与地层相关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依据岩屑运移速度、费祥俊临界流速理论和Larsen最小返速理论对现场岩屑运移形式的分析, 推知不同围岩岩屑颗粒在水平定向钻孔环空内的运移形式以推移为主, 少部分悬移, 且存在少量岩屑床; 在水平定向钻勘察工程现场, 钻头处产生的地层岩屑最先以悬浮运移状态随泥浆返出; 基于物料输送相关理论分析岩屑颗粒自由悬浮和运动方程, 建立了水平定向钻勘察孔岩屑悬移运移模型; 依托现场碳质板岩和石英片岩相关参数进行了岩屑运移与地层相关性分析, 分别得出完整地层和断层破碎带的岩屑运移孔壁阻力系数, 且断裂带处岩屑运移孔壁阻力系数约为非断裂带处的2.72倍; 得出不同直径钻杆工作范围内的钻孔环空岩屑最终悬浮运移速度, 建立了岩屑运移与地层的关联分析计算模型。研究结果为准确反演勘察孔地层岩性信息, 以及后续隧道的顺利施工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5.
解四阶拟线性波动方程的一类二阶差分格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建立了解一类四阶拟线性耗散、色散波动方程初边值问题的Crank-Nicolson差分方法,并结合外推的技巧,给出了1个线性化方法;证明了差分解的存在唯一性;用能量估计的方法证明了此格式的二阶收敛性和无条件稳定性;给出了一些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66.
王震  乔璐璐  王云飞 《沉积学报》2016,34(2):292-307
用卫星遥感手段反演海洋表层悬浮体浓度(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SC)来研究其分布和输运的方法已经被广泛使用。东中国海属于水文和光学性质较为复杂的二类水体,表层悬浮体浓度的分布规律和水体的固有光学特性时空变化大,增加了遥感研究的难度。在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比较和总结后发现,根据实测SSC数据对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季节、潮汐周期)建立分段模型可以提高整体反演精度。在选择参与反演的波段时,河口和近岸等高SSC海域以及远岸低SSC海域有各自不同的最优波段组合。高SSC海域常使用水体反射率第二反射峰、第一反射峰前波段作正比波段组合参与反演,低SSC海域常使用水体反射率第一峰波段作正比、峰前波段作反比参与反演。同时,在反演模型中考虑泥沙粒径的影响可以显著提升反演精度,并且也有可能在浅海区突破现有遥感研究手段的水深限制。目前模型精度评价标准使用较为混乱,平均相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等可以作为综合精度评价指标,模型的稳定性则可以用误差敏感性分析方法验证。高时空分辨率的海色卫星传感器的出现使得海洋短时间尺度事件的研究成为海色遥感研究的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67.
北部湾盆地北部坳陷新生代断裂发育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北部湾盆地北部坳陷是北部湾地区重要的油气产区,其新生代沉积盆地演化以及坳陷发育过程受边界断层发育的控制。为了阐明新生代断裂系统发育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结合构造应力场研究分析了盆地断裂系统的动力学成因,利用正断层位移-长度法研究了几条边界断层的发育过程,编制不同时期沉积厚度图印证了凹陷沉降中心的迁移过程及其与断裂发育的匹配关系。认为四条主干断层分别具有不同的活动时期和各自的活动中心,同时控制了不同的沉积凹陷的发育。  相似文献   
68.
三维有云大气辐射变温率数值模拟研究——邻云辐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数值模式普遍采用一维辐射传输模型,无法表征有云大气中的三维辐射传输过程,从而影响数值模拟乃至数值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为评估这种不确定性,研究了水平云体间的三维辐射相互作用及其改变云体热力结构的规律,力求为改进数值模式辐射计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选取I3RC PhaseⅡ的典型积云场和层积云场作为试验对象,将云场中心区域云体视为目标云体,周围云体为邻近云体,采用宽带三维辐射传输模式SHDOM模拟长波和短波辐射变温率的空间分布,定量阐明邻近云体对目标云体热力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邻云在长波区域对目标云体主要起辐射保温的作用,目标云体增温区域集中于邻云一侧的云体表面层,增温强度与云覆盖率和云间距离倒数成正比,最高可达3.08K/h,云体增温的厚度与目标云体液态水含量成反比;在短波区域,邻云同时起散射增温和遮蔽降温的作用,太阳垂直入射时,散射增温效应较弱,变温率空间差异小;当太阳天顶角增大后,遮蔽降温效应逐步起主导作用,造成目标云体被邻云遮挡一侧的表面层明显降温,峰值可达-1.72K/h,数值上甚至超过邻云长波增温效应。总之,邻近云体可以明显改变目标云体的变温率空间分布,引入三维邻云辐射效应对改进大气数值模式辐射计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9.
桂南板城地区位于钦—杭结合带的西南段,是研究华南地区古生代以来地质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该区发育有一套上泥盆统至上二叠统连续沉积的硅质岩系,近年来经过笔者系统地野外地质调查发现,钦州市板城镇石梯水库一带出露的晚古生代硅质岩系中常夹有(粉)砂岩层。本文对晚古生代硅质岩系下部和上部两个粉砂岩夹层样品进行LA-MC-ICP-MS碎屑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碎屑锆石年龄频谱显示出407~573 Ma(早古生代)、644~954Ma(新元古代)、1124~1636 Ma(中元古代)和2368~2548 Ma(古元古代早期—新太古代晚期)4个主要的年龄组(区间),记录了物源区可能存在4期主要的区域构造热事件,与华夏板块云开地区发育的相应时期岩浆岩时代基本吻合,说明云开地区是晚古生代硅质岩系中砂岩的主要沉积物源区。晚古生代硅质岩系下部岩石和上部岩石的物源区存在明显区别,由下往上其沉积物源越来越复杂、年龄相对更老的特征表明,钦—杭结合带西南段的云开地块在加里东期造山作用结束后经历了快速剥蚀、隆升过程。晚古生代硅质岩系砂岩夹层的碎屑锆石年龄频谱记录了钦防海盆在晚古生代时期处于拉伸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70.
空间节理长度不能直接进行测量,只能通过岩石暴露面上节理迹线长度来量测,但是节理迹线是节理面与岩石交切的结果,迹长在多大程度上能代表节理真实长度得值得研究的。本文利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分析了迹长与节理真实长度的的统计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