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53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全国241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长序列日最高气温资料,依据目前国家气候中心业务上采用的区域性高温过程客观判别标准和综合评估模型,对1961—2020年我国区域性高温过程的最早开始和最晚结束日期、发生频次以及过程的持续时间、覆盖范围、高温强度和综合强度等的气候特征和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我国区域性高温过程平均每年发生4次,在5月上旬至10月上旬均可出现,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至8月下旬,其中7、8月发生最为频繁.区域性高温过程在年内的首次出现日期平均为6月18日,末次结束日期平均为8月31日.平均每次过程覆盖760站、高温强度36.4℃、持续日数13天.(2)近60年来,我国区域性高温过程在年内的首次出现日期明显提前、末次结束日期显著推后,整个高温期大幅变长;区域性高温过程的发生频次呈先减少后增加变化特征,1990s以后维持高位;区域性高温过程的平均高温强度先减弱后增强,1980—2020年增强趋势显著;区域性高温过程的覆盖范围显著增大、持续时间显著变长、综合强度显著增强.(3)近60年,我国历年区域性高温过程的首次开始时间和末次结束时间,高温期长度及高温过程发生频次等均没有发生气候突变;区域性高温过程的平均高温强度在1987年由弱转强,并在2002年进一步突变增强.同时,区域性高温过程的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和综合强度分别在1998、2016和2012年前后突变增加和增强.总体而言,近60年来我国区域性高温过程已发生了显著变化,高温灾害趋于严重.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部部分连续刚构桥临近地震断层建设,在抗震分析时通常会忽略断层走向与桥梁纵桥向夹角对其地震反应的影响。利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4座墩高不同的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模型,选取10组近断层强震记录进行时程分析,研究断层走向对刚构桥地震反应(位移和弯矩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水平双向近断层地震动输入下,桥梁主墩及主梁纵桥向地震反应在断层走向与纵桥向夹角为75°~135°范围内最大,而横桥向最大地震反应则发生在夹角为0°~30°或120°~180°范围;在三向近断层地震动输入下,与仅考虑水平双向地震动输入下的桥梁地震反应相比,竖向地震动对主梁竖向弯矩响应的影响较大,特别是主墩和主梁的交界处,增大比例可达2倍及以上。就文章选取的4座桥梁算例,不考虑断层走向和桥梁纵桥向的夹角则存在低估桥梁地震反应的可能,低估误差在15%~40%左右。  相似文献   
3.
复杂岩溶介质地下水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由于岩溶发育的不连续性、非均匀性和各向异性,其导水性在空间上存在巨大差异,给岩溶地下水流模拟带来了挑战。综述了岩溶地下水数值模拟、黑箱模拟和随机模拟3种模拟方法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各类建模方法的思想、概念模型、适用条件,分析论述了各类方法的优势及不足。结合建模和应用,指出今后应加强岩溶发育规律、赋存于不同介质形态中水流的相互作用机理、基于多模型的岩溶水系统的整体模拟和多方法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4.
左涛  王荣  高尚武  王克 《海洋与湖沼》2006,37(4):330-336
2000—2002年6月在黄海西南侧、山东半岛南部鳀鱼产卵场专项调查中,由底至表垂直拖网获得浮游生物中网(网孔径160μm)浮游动物样品,作者就该产卵场内四种主要小型桡足类(体长<1mm)双刺纺锤水蚤、小拟哲水蚤、拟长腹剑水蚤和近缘大眼剑水蚤的数量分布进行分析。在连续三年的6月,测区内均以小拟哲水蚤和拟长腹剑水蚤数量最多。四种小型桡足类的数量空间分布虽有一定的种间、年间差异,但总体上来说,四种小型桡足类的密集中心大多分布于山东半岛沿岸或近苏北浅滩沿岸水域。相关性分析表明,双刺纺锤水蚤和近缘大眼剑水蚤与底层水温呈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拟长腹剑水蚤与底层水温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小拟哲水蚤与温度的相关性较大。双刺纺锤水蚤和小拟哲水蚤与鳀鱼仔、稚鱼的数量分布有着较为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仲学锋  王荣 《极地研究》1995,6(2):30-42
FiltrationrateandingestionrateofAntarctickrillmeasuredinvitroandinsituZhongXuefeng(仲学锋)andWangRong(王荣)(InstituteofOceanology,...  相似文献   
6.
南极磷虾的生长与复眼晶椎数目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孙松  王荣 《南极研究》1995,7(4):1-6
本文从自然种群现场取样和实验室内活体培养两个方面对南极磷虾复眼中的晶椎数目与磷虾体之间的关系,在负生长状态下磷虾复眼中的晶椎数目的变化等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情况下,磷虾复眼中晶椎数目与体长之间存在指数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7.
南极磷虾渔业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荣  孙松 《海洋科学》1995,19(4):28-32
磷虾在分类地位上属甲壳动物纲(Crustacea)、磷虾目(Euphausiacea)。全世界共有85种,全部生活在海洋里,营浮游生活。个体较小,一般仅为十到几十毫米,是海洋浮游动物中一个重要类群。生活在南大洋的磷虾有7~8种。人们称作南极磷虾(Anatarctickrill)的通常是指其中的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Dana)。成体大磷虾的体长约为50~60mm,体重约18,尽管个体较小,但生物量庞大。鱼类、鸟类、海豹和须鲸都以它为生。近一二十年来南极磷虾成为南极研究的重点和热…  相似文献   
8.
中华假燐虾的幼体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荣 《海洋与湖沼》1965,7(1):35-58
中华假磷虾(Pseudeuphausia sinica Wang & Chen)是不久前建立的新种。它在我国东南沿海的浮游生物组成中是一个优势种,也是许多经济鱼类的重要捕食对象。本文的目的是要查明其幼体阶段各发育期的形态,作为这种磷虾生物学研究的第一步。 本文是在导师郑执中副教授指导下完成的,并承刘瑞玉副教授仔细审阅原稿和提出宝贵意见,均此致谢。  相似文献   
9.
普里兹湾邻近海域大磷虾的种群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全息地形立体图是将传统的光学机械立体投影术与全息术相结合,用航摄像对合成为一张具有一定焦深的近像面全息图。它既具有像面全息图衍射效率高,可以用扩展的白光光源再现的优点,也具有体全息图一定的波长和角度选择性。本文介绍了拍摄这种立体图的装置和方法,并从理论上对实验结果进行了一些分析,最后指出了它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