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从三个方面对风格的可泽性进行了探讨,译文读者需要原作风格的再现。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要求原作与译文对读者感受的等效,反对风格可译性的论点证明是站不住脚的。进而得出结论:译者需要进一步提高其业务水平,以实现译文与原作的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82.
西北内陆流域平原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近50 a来各流域下游区天然绿洲面积不断萎缩。以石羊河流域、艾丁湖流域为研究区,针对下游区天然绿洲退变主因与机制问题,基于农田面积、出山地表径流量及灌溉引用水量、地下水开采量和流入下游区地表径流量调查统计、潜水埋深及包气带水理指标原位监测和地下水水位统测,以及植被类型、分布范围、覆盖度和NDVI指数等遥感解译获得的资料,应用流域水循环和水量均衡理论、时间序列分析和地学多元相关分析方法开展研究,得出如下认识:(1)近50 a来,西北内陆流域下游区天然绿洲严重退化的根源是天然水资源匮乏,主因是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和上、中游区拦用出山地表径流水量大。(2)灌溉耕地不断扩大是下游区天然绿洲面积萎缩的主要驱动因素,每增加1.0 km2灌溉耕地导致石羊河流域下游、艾丁湖流域平原区的天然绿洲面积分别减少1.35~2.07 km2和1.57~3.83 km2;气候越干旱、上游出山年径流水量越少,灌溉引用出山径流水量占当年总径流量的比率越大,流入下游区地表径流水量越少,由此造成下游区天然绿洲面积减少越大。(3)西北内陆流域天然绿洲退化可控,但是由于水资源不足,制约了天然绿洲退化的可控性。在水资源匮乏背景下,现状人口数量驱动的农田用水规模难以继续调减,需要有序促进经济社会用水规模与天然绿洲修复供水规模之间的和谐程度。因此,本研究成果为西北内陆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天然绿洲退化修复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3.
南极磷虾的区域特色、资源保有量优势和广泛的应用价值,使它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南极磷虾商业化开发战略是海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源特色为战略制定与实施提供了支撑,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基于中国海洋开发的战略环境,结合南极磷虾资源特色,评估其战略能力,确立发展目标为形成并完善南极磷虾资源开发的产业体系,确立发展战略重点为跟踪南极磷虾资源养护管理措施变化和开发利用政策、中国南极磷虾产业发展模式及风险评估、中国发展南极磷虾产业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化机制、中国发展南极磷虾产业的政策措施与保障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84.
台风浪的研究对于船舶航行、避风以及港口、海洋和近岸建筑物的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用台风“莫拉克”(MORAKOT)发生时的ERS-2卫星的合成孔径雷达(SAR)海面影像为例进行了相关研究,采用遥感软件和Matlab编程相结合,得到了台风浪的主波波长、波向和周期.与同实测资料吻合较好的Mike21软件的数值模拟结果相比较,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5.
Paterson气体介质高温高压流变仪轴向变形数据的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轴向压缩(拉伸)变形实验是测量岩石力学机制参数和模拟岩石变形过程中显微织构演化的主要手段。Paterson气体介质高温高压流变仪可以完成应力测量精度高(±0.1MPa)的轴向压缩(拉伸)变形实验,是模拟研究中、下地壳岩石流变行为的最佳仪器。由于样品组装中采用的活塞发生变形、封套铁筒承担部分加载力和样品截面积随压缩变形增大等因素,我们从仪器记录的数据文件计算出来的应力、应变数据被称为名义应力和名义应变,均与真实值之间存在误差。因此必须针对每一个造成误差的因素进行逐步校正,方能获得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数据。因此撰写本文,逐步介绍针对上述要素的三种校正:样品变形量校正、强度校正和截面积校正。以便于促进大家对Paterson气体介质高温高压流变仪的实验方法了解,更好地利用Paterson气体介质高温高压流变仪进行构造变形研究。另外以部分大理岩数据为例演示校正过程并讨论每步校正前后相应因素造成误差的大小。  相似文献   
86.
采用VB 6.0编程实现了多媒体系统演示程序 ,通过控制鼠标平滑移动及按钮动作 ,模拟控件事件的响应 ;引入MP3语音介绍 ,增强了程序的人性化效果  相似文献   
87.
采用VB6.0编程实现了多媒体系统演示程序,通过控制鼠标平滑移动及按钮动作,模拟控件事件的响应;引入MP3语音介绍,增强了程序的人性化效果。  相似文献   
88.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态风险研究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对外辐射的作用,促进国家间经济流动、贸易畅通,实现共同繁荣。以孟加拉国博多河流域为例,选取1980—2017年期间的5期遥感影像,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建立生态风险模型,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地统计学分析法、重心转移法等方法,研究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特征以及生态风险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1980—2017年流域内景观类型主要是林地和耕地,且景观格局变化显著,耕地和湿地面积减少,林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增加;(2)1980年以来,流域生态风险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各类风险转化显著,除低风险区面积减少之外,其余风险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加,各期流域生态风险重心均位于锡拉杰甘杰县,主要在流域中部沿南北方向发生偏移;(3)流域内各期的生态风险在空间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高-高”集聚基本稳定,主要分布在博多河及其沿岸;“低-低”集聚变化显著,由博多河下游先向上游及流域西南部变化,后逐渐向流域西部和南部聚拢。研究结果为构建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及进行生态风险预警工作等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9.
新疆东天山彩中花岗岩体锆石SHRIMP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对新疆东天山康古尔塔格地区彩霞山一带的彩中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定年、主量和微量元素、Nd-Sr同位素研究。锆石206Pb/238U比值平均加权年龄为316±4(2σ)Ma,表明彩中岩体形成于石炭纪中期,因而修正了前人关于“早二叠世晚期侵入体”的时代划分方案。岩体的主、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彩中岩体为铝弱过饱和型钙碱性系列花岗岩,形成于岛弧环境。彩中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高的εNd(t)值(+8.5~+7.4)和低的87Sr/86Sr同位素比值(ISr=0.7034~0.7036),表明其物质来源为亏损的地幔源区。低的Nd模式年龄(TDM=0.38~0.47Ga),暗示其源区物质基本上未受到古老大陆地壳物质的混染。上述特征表明彩中花岗岩与东西准噶尔造山带的花岗岩类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90.
肖应华  王茜 《南极研究》1995,7(3):89-94
本文阐述了用120型非量测相机对南极中山站地区所摄制的1:40000小象幅航片制作1:5000地形图,正射像片图及1:10000地形图的原理、方法和精度。在外定向中适当的权的情况下,其外定向最大对点误差平面为2.2m,高程为1.2m。所制作的正射像片图和相应的地形图套合中误差为0.144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