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压力式波浪/潮位测量仪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新研制的压力式波浪/潮位测量仪和垂线测波记录仪、S4浪潮流仪在水深8.5m处所作对比试验的结果。结果表明,潮 比测效果明显优于波浪的比测效果。应用压力式波潮仪测浪的比测结果尚可接受,但应该指出,当测量大浪时,误差会减小,其效果将合明显提高。为提高观测的质量,还应在水深较深处(50m)进行比测试验。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三亚湾和台山广海湾实测水位数据,分析了2010年智利和2011年日本海啸在中国近岸传播的海啸波形。通过与2个深海海啸观测浮标(DART)观测到的海啸波形对照,采用功率谱分析和小波分析技术,研究远场海啸在中国华南沿岸的海啸波特征和传播规律。在2次事件中,海啸波通过巴士海峡进入中国南海后,大约3~4h到达华南沿岸。地形效应是决定海啸波能量的重要因素,特定周期的海啸波得到选择性增强。海啸波在近岸海湾持续时间长达2~3d,海啸波周期越长,持续时间越久。2次海啸事件均未对我国沿海造成灾害性影响,但是通过海啸波形的对比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南海北部地形对海啸波的响应特征,为防范海啸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现场的实测资料和44年间台风波浪后报结果为基础,考虑到各种重现期波浪出现时伴随着台风增水对计算点各种累积率波高的影响,通过对复合极值分布法,皮尔逊Ⅲ型曲线法和短期资料外推法的比较,给出进行波和破碎波条件下的各种重现期台风波浪要素。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西沙站的实测潮位推算三亚站潮位,研究用一地点的潮位资料去推算另一地点(异地)潮位的方法。文章比较了不同隐含层节点数和输入因子对潮位推算结果的影响,采用预测时间(t)之前N个小时(t–N+1,…,t–1,t)西沙站的实测潮位数据作为输入因子,输入因子数目在2~10之间,隐含层分别采用节点数3、4、5、10和15建模,分多种情况进行推算。结果显示,对文中使用的特定情形,隐含层为4个节点的效果最好,隐含层为15个节点的效果最差;输入层为2个节点的效果最好,输入因子增多会使得推算效果变差。隐含层为4个节点、输入因子为t–1、t时刻潮位的仿真验证的结果最好,推算值和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01,均方根误差为0.06m,误差在–0.16~0.15m之间。结果表明,如果两个地点的潮位具有物理上的关联,通过BP神经网络模型,用一地点的实测潮位推算另一地点潮位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Generally, tsunami waves become hazardous only when approaching the coast. Studying the runup and inundation of tsunami waves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tsunami evolution and for tsunami hazard assessment. Here, we simulated the 1993 Hokkaido-Nansei-Oki (HNO) tsunami using a finite-difference model based on nonlinear shallow-water equations. We focused on the runup and inundation of tsunami wave propagation onto coastal area of Okushiri Island near Hokkaido, Japan, and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different runup heights with the morphology and bathymetry of the seashore. In the simulation, a nested 4-layer grid system and moving boundary technique are adopted to study runup and inundation. The calculated tsunami heights and inundations in the region agreed well with field measurements. The local bathymetric and top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had a first-order effect on the runup. Numerical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focusing of certain local bathymetric features would amplify both wave height and current velocity remarkab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utation on dense grids is necessary to reproduce the observed runup heights, and inundation veloc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preventing tsunami devastation. In addition, we discussed the potential capability of sediment transport to illustrate the impact of tsunami waves on coastal geomorphology.  相似文献   
16.
SZS3—1型压力式波潮仪是“九五”国家863计划的海洋监测技术主题资助的研究成果。介绍了该波潮仪的测量原理、特点、测试、试验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南海潜在海啸灾害的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南海海域的地形条件、地质构造、地震学特征以及历史地震记录,在回顾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南海可能引发地震海啸的震源区域,并讨论了在我国南海沿岸发生海啸灾害的潜在可能性。采用目前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COMCOT海啸模式,对马尼拉海沟的潜在地震引发的海啸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计算中包含了由地震参数到海面初始变形的转换、海啸的深水传播过程以及海啸的浅水传播过程。采用三重嵌套网格,外层网格对应于大范围的深水区域,使用球坐标系下的线性控制方程;第二层网格对应中等范围的较浅水区域,使用球坐标系下的非线性控制方程;第三层网格对应小范围的浅水区域,使用直角坐标系下的非线性控制方程。由模拟计算得到的海啸传时分布、近岸海面升降强度、四个特定点上海面高度随时间变化等的结果表明,我国南海沿岸遭受海啸袭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应进一步对南海海啸进行监测、预警和研究。COMCOT模式性能良好,可用于对南海潜在地震海啸的进一步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18.
汕头近岸区的台风波浪(一)实测记录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选择了汕头近岸区某测点的台风(包括热带风暴和强热带风暴,下同)波浪从下列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一)实测记录的分析;(二)后报台风波浪及其基本特征;(三)各种重现期台风波浪要素的确定。力图为该近岸区海岸工程设计中必须考虑的水动力参数提供依据。本文,着重分析了实测台风波浪能量的分布,给出台风过程波浪能量随频率和方向的变化;波浪能量的集中程度以及台风过程测点出现波高最大值时波浪能量随频率和方向的分布等。从实测资料的分析揭示台风波浪能量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该波浪数据采集系统应用重力测波仪作传感器,由IBM—PC/XT微型计算机控制,将模拟信号经过A/D转换器进行波浪数据采集。采集到的数据按设计格式存入软盘,以便用处理程序进行统计和谱分析。本系统的数据采集程序在1987年9—11月西太平洋热带海域考察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压力式波潮仪》海洋行业标准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负责起草,标准编制组的主要成员王盛安、龙小敏、蔡树群、陈俊昌、姚小桂是近年来从事压力式波潮仪研制、试生产的科研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