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0篇
  免费   2044篇
  国内免费   2189篇
测绘学   1054篇
大气科学   1816篇
地球物理   1764篇
地质学   5418篇
海洋学   1216篇
天文学   119篇
综合类   620篇
自然地理   926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80篇
  2022年   309篇
  2021年   321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395篇
  2018年   399篇
  2017年   243篇
  2016年   288篇
  2015年   338篇
  2014年   546篇
  2013年   440篇
  2012年   455篇
  2011年   410篇
  2010年   419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427篇
  2007年   408篇
  2006年   435篇
  2005年   398篇
  2004年   371篇
  2003年   324篇
  2002年   322篇
  2001年   302篇
  2000年   310篇
  1999年   274篇
  1998年   309篇
  1997年   376篇
  1996年   357篇
  1995年   299篇
  1994年   298篇
  1993年   245篇
  1992年   261篇
  1991年   245篇
  1990年   229篇
  1989年   199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113篇
  1986年   98篇
  1985年   98篇
  1984年   97篇
  1983年   73篇
  1982年   74篇
  1981年   54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12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29篇
  1957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81.
882.
胡隐樵  王介民 《高原气象》1989,8(2):133-138
我所建立不久,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1962年以苏从先为首开始组建了“近地面层物理”学科组,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大气边界层物理的研究实体。几经演变成为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环境”研究室。我所先后按国家建设需要提出了一系列边界层研究课题。为了解决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提  相似文献   
883.
温室气体增长对气候和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联合国环境署(UNEP),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以环境图书馆名义于1987年发表了第1、2号报告:《温室气体》及《臭氧层》.报告对CO_2与微量气体增长,及其对农业、经济与社会的影响做了比较全面的评述.对近来人们很关心的大气臭氧洞问题也做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其中不少材料及论点对我们了解当前国际上对大气环境的变化及其影响的研究很有价值.因此,这里把上述内容做一个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884.
885.
笔者通过对大量地电资料的分析,发现深埋电极进行地电观测,能够排除表层干扰,突出地震异常。本文利用深埋电极的地电观测资料,总结了1983年菏泽5.9级地震前地电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886.
随着板块构造学说的兴起和发展,对大洋地区构造活动、地热及地壳-上地幔结构之间的关系已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在大陆地区,由于其构造发展历史的复杂性,对这种关系的认识还远没有大洋区那样系统和清晰。但近二十年来,大陆地区各种地球物理资料的大量积累已为进行这种研究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87.
中等强度地震前后尾波衰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处理了1981年11月邢台5.8级、1980年8月林县4.7级,1983年11月荷泽5.9级、1984年5月黄海6.3级四个中等强度地震前后的序列资料,讨论了红山、林县、嘉祥、南通地震台所记录到的各次地震前后,小震尾波两水平分量持续时间对数lgτ与两水平分量S波最大振幅SH的关系及尾波振动持续时间比τ_H/τ_z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邢台、林县、荷泽地震前后它们的变化形态基本一致,即震前低值、震后高值,然后逐渐恢复正常;黄海与前三个地震的变化形态不同,即震前出现高值现象。本文对它们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88.
川东南第四纪冰川之疑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川东南第四纪冰川遗迹,自李四光教授考察肯定以来,先后有侯德封等、景才瑞作过研究。他们都肯定第四纪冰川在该区曾有发育,且规模之大,遍及鄂西、湘西及桂北,大大超过庐山冰川规模。嗣后,很多地质报告都沿袭此说,有的还划了几个冰期。八十年代以来,笔者多年在川东南地区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客观的地质现象迫使我对该区第四纪地质中的正统观念——冰川活动说产生了怀疑。笔者在此不揣冒昧,提出质疑。错误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89.
本文采用一个有限区域七层原始方程诊断模式,利用己知的多年1月平均高度场,对方程进行迭代求解,得到水平和垂直运动场。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发现用此方法得到的诊断风场比地转风场更接近实际,特别是急流区。另外发现高原地区冬季的平均流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从高原对气流的影响,可以把对流层分为三种不同情况,850mb以下为摩擦影响层;700—300mb为绕流影响层,400mb以上高原对气流除了绕流分支作用外,爬坡作用明显增加;可到了125mb这种机械障碍物作用己明显减少。2、高原地区的垂直运动与降水量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尤其是高原南坡的上升运动有一大降水带与之对应,最大值可达5×10~(-3)mb/秒。3、从经向垂直环流图的分析发现,紧贴高原南坡出现一个局地哈德莱环流,它与高原南部的哈德莱环流是分开的两支。它进一步证实了高原地区确实存在一个独立的季风系统。  相似文献   
890.
一、基本思路 根据天气学原理和预报员的经验进行天气分型,每型下由数值预报输出产品、天气实况资料选取预报因子,并利用点聚图、多因子组合做“线性化”处理,进而建立“MOS”预报方程。这是把天气学方法,数值预报(其中包括完全预报和“MOS”预报)、人的经验结合起来,取各方之长,融为一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