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9篇 |
免费 | 54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0篇 |
大气科学 | 28篇 |
地球物理 | 27篇 |
地质学 | 81篇 |
海洋学 | 27篇 |
综合类 | 10篇 |
自然地理 | 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59年 | 3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考虑到内地核较小(其半径为外核的1/3),许多地球发电机模型将内核完全忽略(Hollerbach et al.,1992),要不然就将其处理为不导电的绝缘体(Zhangand Busse,1990;Glatzmaier and Roberts,待出版)。在我们以前的稳态模型(Hollerbach and Jones,1993)中,曾考虑了有限导电内地核的某些效应,尤其是引起内外核之间的电磁耦合效应。本文中,我们包括了一种规定的浮力,从地球物理学的观点讲,这样更加现实,而且所得到的解与时间有关,而不再是与时间无关。在有限导电的内核中的磁场不再是瞬间地调整到外核中的场值,而是有一个它自己固有的几千年的扩散时间尺度。从而外核中较大一些、快一些的地磁涨落有效地被内核平均掉了,产生了相对稳定的外部偶极磁场。我们推测地磁场倒转的发生只能是一次特大的磁场涨落的结果,其幅度足够大,持续时间足够长,使得磁场在整个内核中也发生倒转。 相似文献
62.
本研究从30个母系全同胞家系中各选取30尾牙鲆,28℃高温养殖40d,运用最小二乘法构建各牙鲆家系在高温下生长40d后的体质量(Y)与初始的体质量(X)的回归方程,结果为:Y=2.433X+5.539,(R=0.899),其中斜率的95%置信区间为1.973~2.892,截距的95%置信区间为0.909~10.169,并最终得到高温情况下各个家系增重情况的遗传力的估算值在0.15~0.38之间,属于中等遗传力。以牙鲆家系为材料进行了急性温度致死和慢性温度致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温度的选取在耐高温选育过程中至关重要,急性温度致死实验中(32℃)各家系均在58h左右死亡;而在慢性温度致死实验(31℃)中,各家系表现出了良好的耐热选择效应,死亡时间呈现了一定的连续性,各家系间耐热性差异极显著(P0.01)。在31℃下,根据其热致死时间对其耐热性选择,最终选择2、11、19和36号家系作为耐热家系,为下一步耐热家系选育提供了基础群体。 相似文献
64.
65.
以烟台市的芝罘岛风砂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分析色度特征,并结合光释光测年探讨末次间冰期该地区的气候。结果表明:1)色度参数L*均值为52.13,在整个剖面表现为黄土层L*高于古土壤层,指示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a*、b*、C*、h*均值依次为11.18、25.03、27.43和0.421,其值均表现为古土壤层高于黄土层,指示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2)各色度参数在剖面垂直方向上呈现峰谷交替的3个旋回,反映该地区末次间冰期的气候变化经历由夏季风占主导,气候暖湿,降水较多(MIS5e:118.5—124.9 ka)→夏季风势力减弱,冬季风增强,气温下降(MIS5d:105.2—118.5 ka)→夏季风影响明显,气候湿热(MIS5c:94.7—105.2 ka)→冬季风增强,气温下降(MIS5b:83.4—94.7 ka)→开始转向暖湿(MIS5a:70.18—83.4 ka)→再转向干冷(MIS4:62.85—70.18 ka)的冷暖震荡。 相似文献
66.
尊敬的胡启立副主席,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第七次年会于今天(2003年12月3日)在深圳隆重召开,这是一次对协会发展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的会议。 相似文献
67.
68.
刚果(金)加丹加省堪苏祁铜-钴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堪苏祁铜钴矿区位于刚果(金)加丹加省南部的沙巴型铜钴矿亚带北西延部分的转折端。该矿床地质工作及研究程度极低,铜钴矿体受罗安群地层、韧脆性剪切及断裂构造控制,特别是钴明显受韧脆性剪切强变形带控制。罗安群上岩性段以富钴为主,同时也富铜,钴、铜兼有,下岩性段则富铜贫钴,矿体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初步认为该矿床经历了早期沉积成岩成矿阶段-后期多期热液构造叠加富集-晚期次生氧化改造多个阶段,为复合成因的层控改造矿床,矿区内铜矿早期是受沉积型砂页岩地层的控制,然而,钴矿的形成主要是受后期构造的控制。 相似文献
69.
长江三角洲典型区农田土壤碳氮比值的演变趋势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土壤碳氮比值(C/N)是衡量土壤C、N营养平衡状况的指标,它的演变趋势对土壤碳、氮循环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分析,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分析了张家港市自1980-2004年土壤C/N值的时空演变及其对土壤碳、氮循环的意义.结果表明,张家港土壤有机质呈全氮总体上明显提高,土壤C/N值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主要表现在南部的人为土区土壤C/N降低,其中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降低显著(p<0.001),平均降低0.85个单位.北部雏形土区C/N亦呈降低趋势,但无显著性(p<0.05).在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提高的同时,C/N的降低提高了微生物活性,加快有机质和有机氮的分解矿化,土壤碳素投入和降低氮素投入,如大力推行秸选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减少无机氮肥,以保持土壤碳氮平衡及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