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42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仇山膨润土酸化后的结构和性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仇山膨润土酸化后的结构和性质变化郭九皋1)林鸿福2)杨年华3)王德强1)杨保联3)李丽云3)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2(浙江省工业矿产对外贸易公司,杭州310000)3(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武汉430071)关键词膨...  相似文献   
22.
在冀北张北县发育一套特殊的砂层,因其内部赋存有数量众多的细石器而备受地质工作者的关注,但对其成因却有不同认识。从地层学、年代学、古生物学、砂粒表面及组合特征、砂体分布及产状等方面,对砂层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砂层分布于二级阶地或向阳低矮平缓山坡之上,临近水源,呈近东西向展布;堆积物呈灰褐色,分选性差、磨圆度差,不显层理,且其中含有细石器、陶器碎片、灰烬层等古人类文化遗存;粒度分析结果及扫描电镜研究表明,砂层形成于水动力条件中等的河流环境,后期又经过了改造;砂层之中富含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及生成于温湿气候条件下的孢子花粉;测年资料证实砂层形成于全新世中期—全新世大暖期。诸多证据表明全新世中期砂层原始环境为河流环境,后期为古人类所利用,应为古人类活动而留下的遗存,属于人工堆积,为古村落遗址。  相似文献   
23.
调整用地结构统筹区域利用土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强 《国土资源》2005,(12):26-27
人多地少,耕地紧张是本溪市土地资源状况的一大突出特点.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吃饭和建设的用地矛盾更加突出,有限的土地资源要满足吃饭与建设的需要,负荷非常沉重,也是摆在本溪市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就是抓好土地集约利用.这既是落实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在本溪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本溪市以规划为龙头,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为目标,实施土地利用结构性战略调整,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节约集约用地,盘活存量土地的路子,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24.
赵书梅  贾立芹  王德强  丁昆 《探矿工程》2009,36(2):59-60,63
结合金地铁矿地面注浆堵水工程实例,从注浆方案的选取、注浆材料配比、参数的确定、注浆工艺、注浆效果等方面介绍了注浆堵水技术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5.
孟宪锋  张正平  徐翠  王德强 《地质通报》2010,29(11):1649-1654
根据《内蒙古1∶5万辉音敖包、达勒廷查干、固腊卜赛罕敖包、乌兰哈德农场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工作成果,认为出露于内蒙古东乌旗乌兰哈德一带的晚侏罗世满克头鄂博组火山机构类型为破火山,由早到晚依次发育初始爆发、大规模爆发、破火口塌陷沉积和破火山复活(为潜流纹岩)4个演化阶段,与典型破火山的演化模式基本一致。同一演化阶段的岩石组合具有整体一致的爆发强度。据此将属于地层范畴的前3个演化阶段依次划分为一、二、三段:一段为凝灰质砾岩夹沉凝灰岩;二段以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流纹质熔结角砾凝灰岩为主,夹流纹质凝灰岩,局部夹少量流纹岩;三段为沉角砾凝灰岩夹沉凝灰岩。本划分方案标准较统一,野外易于操作,可填性强。各岩性段反映的是破火山活动的强弱特征,记录的是破火山演化阶段。岩性段的划分与火山演化历史研究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该组正确地层层序的建立和较大区域内的地层对比。  相似文献   
26.
根据水文地质调查确定物探靶区,采用激发极化四极电测深法进行物探确定井位。实践证明,水文地质调查和物探联合定井在缺水地区寻找深层地下水方面有较强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运用吡啶吸附—拉曼光谱技术探测了硅藻土及其热处理产物的表面固体酸位。结果表明,室温下硅藻土表面经基均为吸附水覆盖,不显B酸性,结构中也无能够接受电子对的Lewis酸位。经热处理后,某些酸性羟基脱水使硅藻土呈弱B酸性,B酸位浓度在经650℃左右热处理后达到最大;另一方面,硅藻土中所含粘土矿物在650℃左右因脱羟而发生结构变化,产生配位不饱和的Al位,表现出L酸性。  相似文献   
28.
硅藻土的~(29)Si魔角旋转核磁共振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藻土的29Si魔角旋转核磁共振谱冯璜张惠芬郭九皋王辅亚王德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胡澄(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南京210093)关键词硅藻土核磁共振微结构硅藻土轻质、吸附性强和对热、电、声极差的传导性,使其能广泛应...  相似文献   
29.
粘土矿物改性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问题的提出粘土矿物广泛存在于各种地质体中。特殊的晶体结构赋予粘土矿物许多特性。例如吸水性、膨胀性、可塑性、离子交换性和吸附性能等等。粘土的高比表面积使其具有较强的活性。目前矿物学家和材料学家的兴趣主要集中在研究粘土矿物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采用各种方法改变和提高其活性,扩展它的应用范围,提高粘土的附加值。但是,在岩土力学工程中,却要抑制和降低粘土矿物的活性,特别是与水的结合能力。在工程界,凡涉及岩土工程的领域,都有一个灾害防治(包括地质灾害和工程灾害)和软基处理问题,其中重点处理和防治的对象就…  相似文献   
30.
粘土矿物钝化改性和钝化机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岩土工程中,进行灾害防治和软基处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把粘土矿物由亲水性改造成疏水性,抑制和降低其含水量,使得粘土遇水后不再吸水膨胀,从而保持土壤的稳定性。岩土力学工程中以保持土壤稳定性为目的对粘土的改性称为“钝化”。所谓钝化就是用 钝化剂与粘土矿物表面发生反应,改变粘土矿物的表面结构,提高憎水性,增加粘土整体的力学性质,从而达到稳定土体的目的。在粘土矿物钝化中表面活性剂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的吸附,除决定于其本身的性质外,还决定于固体的性质、溶 液的pH值和温度等。因此,研究粘土矿物表面结构和性质以及与钝化剂的相互作用是提高粘 土矿物钝化效果的重要途经。利用近代分析方法(XRD、IR、Raman、MAS NMR、TEM、AFM和S EM),对粘土矿物(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钝化前后的表面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 ,并结合相关的土力学、工程力学参数的测定,阐明粘土矿物钝化的机理,剖析和研制粘土 矿物钝化剂,为解决各类工程和灾害问题中的土壤稳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