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松辽盆地中二叠统哲斯组发育一套暗色泥岩、灰色砂砾岩与灰岩沉积组合,灰岩中产海相腕足类和双壳类化石。由于受钻井进尺和取心资料限制,前人对盆地覆盖区晚古生代地层及其沉积环境研究较少。对采自松辽盆地杜101井、杜103井剖面哲斯组的白云质灰岩进行了系统的稳定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析,首次获取了盆地覆盖区中二叠统灰岩元素地球化学资料。测试结果显示碳同位素δ13CPDB值一般>0(均值为1.68‰),氧同位素δ18OPDB值全部<-15‰(均值为-19.98‰),碳、氧稳定同位素关系图解显示二者呈正相关关系,表明白云岩化作用对灰岩同位素改造作用明显。稀土元素(REE+Y)总量为56.88×10-6~143.72×10-6,均值为108.92×10-6,PAAS标准化后显示具有轻稀土相对于中稀土和重稀土亏损、δEu(均值0.94,最大值1.57)负异常、δCe(均值0.87,最大值1.06)普遍负异常和相对高的Y/Ho均值(均值34.59)等特点,与正常海相具有大体相同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而微量元素Ba(均值281.55×10-6)、Zn(均值71.91×10-6)、Y(均值17.44×10-6)、Zr(均值117.75×10-6)和Rb(均值66.84×10-6)等元素含量整体较高,Sr/Ba(均值2.91)、Th/U(均值2.75)、V/Cr(均值1.45)和V/(V+Ni)(均值0.66)等比值适中,指示研究区哲斯组沉积时期主体为一种频繁受陆源碎屑混染作用影响的碳酸盐台地或滨海岸环境。  相似文献   
62.
苏里格庙地区凝灰质溶蚀作用及其对煤成气储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里格庙地区二叠系煤成气储层非均质性明显,次生孔隙发育,砂岩中含有大量不稳定凝灰质填隙物。溶蚀模拟实验表明,在酸性水环境中,凝灰质填隙物发生明显溶蚀,并且酸性介质浓度越高溶蚀作用越强烈。在有残余粒间孔隙或裂缝沟通的较开放环境里凝灰质填隙物溶蚀作用强烈;而在较封闭的环境中,溶蚀作用不能充分进行,凝灰质填隙物保存较好。凝灰质填隙物溶蚀产生的次生孔隙,改善了煤成气储层的储集性能;但由于异地胶结作用,又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煤成气储层的整体连通性,这是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煤成气储层强非均质性和低渗透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3.
准噶尔盆地中部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二段广泛发育三角洲相。二段下部在研究区东北部以大型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夹滑动浊流沉积为特征,西部以扇三角洲沉积为特征,在中部两者交汇叠加。二段上部在东北部和西部都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在区中部交汇叠加。三工河组二段砂岩发育大量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为有利储层。沉积微相类型控制砂体储集性能,成岩作用对砂岩储集性的改造并不强烈。二段下部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道微相及扇三角洲前缘河道微相具有大孔中渗的特点,为Ⅰ、Ⅱ类储层;上部的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分支河道及前缘席状砂微相,具中孔中、低渗的特点,为Ⅱ和Ⅲ类储层。  相似文献   
64.
断陷盆地陡坡带扇三角洲模拟及沉积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水槽实验模拟断陷盆地陡坡带扇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及其发育,剖析其沉积动力机制和内部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扇三角洲平原、前缘斜坡和前扇三角洲3个亚相沉积动力机制不同,导致各相带的扇面坡度和粒度分布特征明显不同.扇三角洲平原以水流推力作用为主,沉积物以滚动、跳跃方式搬运,粒度最粗;前缘斜坡以重力作用为主,沉积物顺坡向下滚动、沉积,粒度略细,且具有明显的正粒序特征;前扇三角洲以浮力作用为主,沉积物为悬移质沉降,粒度最细.整体上,扇三角洲的形成是一个沉积物不断前积和垂向加积的过程,湖平面变化不同,二者作用强度不同,致使扇体形态有所差异,但扇面各部分基本维持相对固定的坡度,且沉积物的整体粒度分布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65.
低孔低渗储层流体含量较少,流体性质在测井上的响应特征不够明显.因此,需要一套更有效地流体性质识别方法.基于文献调研和案例研究,本文系统考察了低孔低渗储层现有的测井、录井识别技术,给出了综合应用测井、录井资料识别低渗透储层流体性质的工作流程,并对技术发展方向做了展望.研究认为:可依据方法原理、使用资料特点将测井识别技术分为电法、声波、核测井、核磁共振四类;录井技术分为交会图、油气含量对比、参数对比三类;测录井综合识别技术分为简便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两类;通过选取适当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测录井综合识别,符合率约90%,比单独使用测井资料和录井资料识别符合率提高了约10%,有明显提升;在使用数据挖掘技术时,敏感参数选取、模式识别方法的选择等都是值得考虑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是低孔低渗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技术的难题和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66.
海量IGS数据实时线程池并发获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迅猛发展,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发布了各类海量高精度服务数据。目前,IGS数据在GNSS基线解算、精密单点定位、卫星精密定轨、地壳形变监测、地球电离层和地球动力学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的IGS服务数据下载过程烦琐而耗时,且易出错。如何快速且正确获取IGS数据是当前用户迫切关心的问题。本文基于FTP文件传输协议,设计了实时线程池并发和断点续传算法,并对海量IGS数据进行一站式分类下载测试,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得出海量数据最优的获取方法。  相似文献   
67.
用垂直凝胶电泳来研究采自中国的(条斑紫菜×坛紫菜)杂交种、坛紫菜、条斑紫菜、少精紫菜、半叶紫菜的同工酶多态性。然后分析最小可能位点数和观察同位基因数、遗传差异性和采用平均连接聚类法。选取23种酶带中的六个酶(MDH,ME,LDH,GDH,IDH和G-6-PDH)进行分析。最小可能等位基因位点数显示五种紫菜在ME等位基因位点都只有一个。LDH和GDH等位基因位点半叶紫菜和少精紫菜和另外的三种紫菜不同,而在分析MDH时半叶紫菜比较独特。在IDH位点分析时少精紫菜和坛紫菜和其他三种不同,而条斑紫菜和坛紫菜和其他三种不同在G-6-PDH位点不一致。总的来看,最小可能等位基因位点数分析半叶紫菜是最分离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分析表明当遗传相似度为0.7550时,五种紫菜中的遗传变异研究受到限制。条斑紫菜和坛紫菜的杂交种非常接近少精紫菜。当遗传相似度达到0.8937时,出乎意料的是条斑紫菜和坛紫菜遗传同一。性很低。条斑紫菜4个株系的平均遗传相似度仅为0.7428,差异比较大。在所有紫菜中半叶紫菜是最分化的分支,它与最小可能等位基因位点数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68.
绿脆云母是一种稀少的矿物,在河北邯邢地区的几个铁矿的镁铝矽卡岩中都发现有该矿物,它与钙镁橄榄石、富铝透辉石、尖晶石及富铝角闪石等共生。暗绿色,假六方板状自形晶,其硬度因不同结晶方向而异→(001)面Hv=104.5Kg/mm~2,柱面Hv=375.1Kg/mm~2。绿脆云母的化学成分按照类质同象R~(2+)(Vl)+Si(lV)R~(3+)(Vl)+Al(lV)的关系变化。在绿脆云母中检测出IM、3T和Md三种多型,3T是在天然绿脆云母中首次发现的。通过穆斯堡尔诺的研究发现其四面体配位中有Fe~(3+)。绿脆云母的红外光谱变化不大,3730cm~(-1)的羟。基伸缩带对应Mg-Mg-Mg八面体组成,3615cm~(-1)对应Mg-Mg-Al八面体组成。在1000℃和1050℃绿脆云母的结构,部分和全部被破坏,并产生新相尖晶石等。绿脆云母是在一种富铝贫硅并相对高温条件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69.
广饶潜山是东营凹陷南缘一个典型下古生界古风化壳型潜山,含油气规模较大,但油气富集规律复杂。结合勘探实践,本文利用大量钻测井、岩石矿物及油气测试资料阐明了广饶潜山差异性侵蚀特征及其对油气富集规律控制作用。岩性组合差异及内幕断裂带导致岩体结构弱化,从而下古生界呈现差异性侵蚀。高泥质含量岩性组合单元的差异侵蚀易形成粘土充填沟谷,对油气沿古风化壳侧向运移具有良好遮挡作用;沿内幕断裂带差异侵蚀的沟谷对油气侧向运移没有区域遮挡能力,但明显控制多个潜山带的油气独立富集。下古生界差异侵蚀与油气富集规律密切相关,这对该领域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0.
基于地图代数方法和组件式GIS开发技术研究了地球椭球面空间分析系统的设计和原型开发。系统实现了地球椭球面上的长度和面积度量、航迹线可视化、缓冲区生成、Voronoi图构造等特色功能,对于传统的以投影平面为基础的空间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特别适用于地球椭球面上的空间分析和全球范围内复杂地理数据的快速高精度计算,在数字地球的建设以及其他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当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