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研究了基于GPS高频数据进行海浪测量的方法。利用TRACK解算得海上载体高精度的垂向位移,经浪潮分离提取海浪信号,分别采用相关函数法和周期图法估计海浪信号的功率谱,并计算海浪要素。利用实测数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周期图法推算的平均波高和平均周期精度较高,与测波仪结果差异分别小于2cm和0.25s,基于GPS高频数据的海浪测量方法可有效反演海浪要素。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位于天津西青区精武镇的小南河村西南H孔和潘楼村西PL孔2个钻孔做粘土混浊水电导率,结合贝类及有孔虫鉴定,区分了海相层和陆相层的界限,探讨了天津市西南全新世最大海侵的特征。结果表明:天津精武镇附近早中全新世以来经历了陆相-短暂的海陆过渡相-陆相的沉积过程,全新世最大海侵位置在H孔与PL孔之间,距现代海岸线大约57km。H孔的薄层海相层为全新世最大海侵期形成的海陆过度相沉积物的边缘。  相似文献   
44.
在充分调研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京西坳陷青白口地区青白口系进行了野外实测、岩石薄片鉴定等研究,结合其岩性特征及沉积结构,细致划分了青白口系沉积相,建立了符合其沉积演化的沉积相模式。青白口系自下而上包括下马岭组、龙山组及景儿峪组,下马岭组为陆源碎屑浅海沉积体系,主要为较深水的陆棚相沉积,并且发育了砂质碎屑流;龙山组为陆源碎屑滨岸沉积体系,发育了大套的临滨及前滨砂体,主要受控于波浪和沿岸流的改造;景儿峪组为典型的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潮坪,由于古纬度相对变化,沉积环境相对干旱局限且低能,下部和上部主要为紫红色泥岩沉积,中部发育大套厚层的碳酸盐岩。由龙山组陆源输入的碎屑物质沉积为主过渡到景儿峪组的内生清水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环境,代表其构造条件和古地理环境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5.
王俊杰 《地下水》2022,(5):230-232
以陕西宜川县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为例,基于2017年县域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实施区状况、水资源概况、水资源可利用量、水资源可供水量及径流分析成果,对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设计水平年项目区灌溉期间泵站可供水量为19.86万m3,项目区灌溉总需水量21.60万m3,灌溉期间缺水1.74万m3,不满足用水要求,须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建设时建设蓄水池和泵站,利用蓄水池和泵站出水池进行调蓄,确保灌溉用水需求。研究结论为项目顺利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6.
为分析人工开发利用对榆阳泉域地下水均衡的影响,在充分掌握泉域水文地质条件和人工开发利用状况的基础上,圈定了榆阳泉的泉域范围,计算了泉域地下水补给量、排泄量及水量均衡.计算得出榆阳泉域均衡期内补给量合计7446.70 m3/d,排泄量合计7462.50 m3/d,均衡差为-15.80 m3/d,呈相对负均衡状态.进一步分...  相似文献   
47.
鲕粒是一类特殊的沉积颗粒,为古气候和古海洋环境的重要指示器。为了深入认识此类特殊颗粒的成因机制、形成环境及地质意义,对广西隆安地区都结剖面下石炭统都安组上部含鲕粒地层开展了古生物学、沉积学和岩相学研究。研究区共识别出5种主要的鲕粒类型: 放射状纹层鲕粒(O1)、规则同心放射状纹层鲕粒(O2)、不规则同心放射状纹层鲕粒(O3)、泥晶鲕粒(O4-A和O4-B)和复合鲕粒(O5)。各类鲕粒的显微组构和沉积环境指示其具有不同的形成过程,其中水动力条件影响和控制着鲕粒的发育和分布情况。研究区含鲕粒地层形成于维宪期末—谢尔普霍夫期,恰好对应早石炭世晚期冰川作用的开始。受冰川作用影响,全球海平面频繁波动,研究区地处低纬度地区并以浅滩和潮坪沉积环境为主,为鲕粒的形成提供了适宜的水体条件,即温暖、动荡的浅水环境。此外,含鲕粒岩层内广泛发育钙质微生物和微生物席,说明微生物活动在研究区较为常见,可能与鲕粒的形成过程具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48.
利用瑞士Gornergrat天文台的意大利1.5米TIRGO红外望远镜对近红外交源IRAS04000+5052进行了近红外成像观测,得到了JHK宽带及H2S(1)1~0和Br窄带高分辨率图像,并进行了红外测光及位置测量工作.结果发现此IRAS源不是以往认为的单一年轻天体,而是一个包含有许多个年轻天体的小尺度致密恒星形成区,在这样小尺度且致密区域内,恒星形成也不是在同一时期完成的.  相似文献   
49.
本作在对αPer疏散星团的观测工作中发现了一颗罕见的早型亮耀星。从对其光谱观测的结果,可以确定它为-A5型星,这与传统恒星耀发理论是相悖的。  相似文献   
50.
恒星形成于分子云环境中。近30多年的观测研究使得天文学家对小质量恒星的形成有了相对明确的认识:小质量恒星通过坍缩、吸积和外向流的路标而形成。至于大质量恒星,其形成过程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现有的观测证据表明:大质量恒星也可能通过坍缩、吸积和外向流的路标来形成,但也不排除在星团中通过中小质量恒星聚合而成的因素。大质量恒星形成与致密电离氢区(UCHII)成协较好,而与大质量恒星形成区成协的分子云环境中,既有大质量恒星也有小质量恒星形成。综述了恒星形成各个阶段的观测结果和研究现状以及成协的天体物理环境情况。未来的观测和研究重点在于,大质量恒星形成以及星团环境中的恒星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