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张利民  濮培民 《地理学报》1996,51(2):147-154
大气、湖泊的边界层是大气边界层和湖泊边界层两部分组成的,它们之间通过湍流交换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整体系统。经过分界面的动量通量是连续的,热量是守恒的。基于此,本文在近几年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大气边界层与水动力学模型的耦合模型,并对日本琵琶湖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一些比正压和均匀风场模式更符合观测实际的结论:(1)无论夏季(SSW)和冬季(NNE)作用下,湖面均可形成正的风涡度场;(2)夏季时,风的正  相似文献   
42.
太源风生流三维数值模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逄勇  濮培民 《地理学报》1996,51(4):322-328
本文建立一个适合太源的三维水动力学模式,考虑太源局地风场的影响,模拟了太源的风生流,模拟结果和二维模式的计算结果相比,流速值较符合实际,另外,研究了太湖地形因子对太源环流的影响,指出洞庭西山和洞庭东山间狭长的过道区是产生太源大范围环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3.
利用地形坐标建立了一个三维湖陆风的预报模式,其中对边界层及模式层顶高度采用预报方程求解,对边界层参数作了较仔细的考虑。计算表明,模式运行十分稳定,对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湖陆风扰动系统有着很好的描述能力。  相似文献   
44.
日本琵琶湖的水动力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笛卡尔坐标下,运用流体水动力学的方法,并在前人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式,并对日本琵琶湖风生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5m/s的东南风、西南风、东北风作用下,湖的北端均有气旋式环流出现,在5m/s西北风作用下,湖的北端有反气旋式环流出现。在各种方向风速驱动下,中、低层场或形成与表层一致的环流型,或呈现明显的垂直切变。  相似文献   
45.
水面蒸发与散热系数公式研究(二)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濮培民 《湖泊科学》1994,6(3):201-210
根据自1976年以来全国水面蒸发与散热研究协作组在我国各典型地区的原体与室内实验资料和大量水文站历史资料,通过理论分析和统计检验,确定了影响水面蒸发的诸因子及其非线性相互作用,引入了新的无量纲参数和公式结构,用实测资料统计确定了公式中的常系数,得到了用开敞湖面一般水文气象资料计算逐日蒸发和散热系数的公式。经全国务典型气候带内务季节湖泊(水库)和受热污染水体上原体观测和室内专题实验共1860组日平均检验,公式的精度高于现有其他公式。全文分两部分,本文刊出第二部分,内容包括:公式的检验;水文气象要素对α的影响;水面散热系数的计算和结语。  相似文献   
46.
水温的空间分布对很多湖泊水文现象关系甚大,本文建立了日本琵琶湖的三维斜压水动力数值模式。模拟计算结果表明:1)在不同风速驱动下,湖的上、下两层可形成不同的环流型;2)除形成环流处外,其它部分流速、流向在上、下层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切变;3)闭合式温度场储存位能,即使在无风和初始静止流场情况下,也可驱动湖流并形成若干环流特征;4)风对水的驱动作用是形成北湖北部稳定环流的决定性因子,并且本身可构造出温度场  相似文献   
47.
张圣照  濮培民  王国祥 《湖泊科学》1998,10(S1):529-538
In the barren lake, algae-type eutrophication lake, fifteen aquatic vascular plants were introduced and vegetated in our enclosures of physical-ecological engineering. The area of each enclosure is 200 m2, with length of 40m, width of 5m and depth of 1.8m. From 1995 to 1997, we had successfully vegetated 15 communities with the propagation techniques of pot-culture and sturdy seedling. The communities included floating, leave-floating and submerged macrophytes, such as Altemanthera phyiloxeroides, Eichhomia crassipes, Trapa maximowiczii, Nymphoides peltata, Potamogeton maackianus, P. crispus, Myriophyllum spicatum, Hydrilla verticillata, Elodea nuttallii, etc. These aquatic macrophytes not only adapted themselves to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purified the lake water.  相似文献   
48.
太湖、琵琶湖中水平扩散系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逄勇  濮培民 《湖泊科学》1996,8(3):274-277
根据1992年和1993年在太湖和日本琵琶湖观测到的长序列湖流资料,依据Taylor扩散理论计算了太湖和琵琶湖中的水平扩散系数,计算结果与通过浓度扩散方程计算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9.
日本琵琶湖流域大气边界层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地形坐标下引入一种水平导数差分近似方法,建立一个适合日本琵琶湖复杂地形、满足静力平衡条件的三维非定常大气边界层数值模式。在弱的背景风场下,模式加入了琵琶湖流域的实际地形,计算结果表明:模式运行十分稳定,且占机内存小,节省计算时间,同时模式还做了流域地形、湖泊本身存在与否等因子对边界层风场影响的数值试验。在强的背景风场下,模式加入了经过适当平滑的琵琶湖流域地形,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看法。  相似文献   
50.
净化湖泊饮用水源的物理-生态工程实验研究   总被引:37,自引:7,他引:30  
我国许多历史上水质优良的湖泊水源区已污染严重污染,净化饮用水源刻不容缓。本文介绍了自1991年以来太源进行的物理-生态工程的部分研究成果。着重介绍在太湖的重富营养湖湾-五里湖无锡中桥自来水厂水源区的静态和抽水动态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