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海洋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2009—2019年共11年辽河口夏季生态环境调查资料,应用冗余分析(RDA)方法,研究了辽河口附近海域夏季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研究发现浮游植物群落变化主要受亚硝酸盐、活性磷酸盐、硝酸盐、溶解氧和铵盐的影响,其中布氏双尾藻、中肋骨条藻、日本星杆藻、柔弱菱形藻与铵盐呈显著负相关;丹麦细柱藻与溶解氧、铵盐呈显著负相关,与亚硝酸盐呈显著正相关;柔弱菱形藻、浮动弯角藻与活性磷酸盐呈显著负相关,与亚硝酸盐呈显著正相关;圆筛藻与溶解氧呈显著负相关,与活性磷酸盐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在输尿管癌预后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1例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的输尿管癌患者的CT及病例资料,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通过Cox单因素分析,发现CT征象中影响输尿管癌患者生存率的单一危险因素是患者多发病灶、坏死囊变、最大径≥3 cm、瘤周脂肪浸润及浸润深度、邻近器官组织侵犯、淋巴结转移;CT征象中影响输尿管癌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多危险因素是肿瘤瘤周脂肪浸润及浸润深度、临近器官组织侵犯、淋巴结转移、肿瘤坏死囊变、多发病灶。结论:CT征像中,肿瘤瘤周脂肪浸润及浸润深度、临近器官组织侵犯、淋巴结转移、肿瘤坏死囊变、多发病灶是影响输尿管癌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CT在输尿管癌预后分析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原多甲藻物种的分类与鉴定是其分类学研究中最困难的一项工作。本研究通过追溯原多甲藻属的分类学历史,厘清了原多甲藻属的分类学地位,并初步鉴定出23种我国近海原多甲藻属物种,描述了每个种的形态特征以及壳板模式,本文还探讨了一些相似种的区别特征,我们得出:P. oceanicumP. murry,P. tumidum and P. fatulipes,以及P. globulesP. majus都分别是单独的物种而并非同种异名;P. diabolum为有效拉丁名而Peridinium globosumPeridinium longipes均为别名;至于P. punctulatumP. subinerme的分类学关系则需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  相似文献   
14.
物种中文名,即物种学名的中文译名,在生物专业领域和科学普及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对海洋浮游甲藻中文名的重视程度不够且拟定时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现有海洋浮游甲藻的中文名比较混乱,甚至很多属缺少中文译名,不利于国内同行科研交流、管理部门决策处置及科普宣传等。本文以AlgaeBase藻类数据库中收录的海洋浮游甲藻的有效拉丁名为基础,系统梳理了中文浮游植物文献书籍中的海洋浮游甲藻中文属名,参照已报道的中文拟名规则,通过溯源考证、参考形态学特征等方式规范了部分浮游甲藻的中文属名。结果显示,海洋浮游甲藻共计152个属,其中有77个属有唯一的中文名报道,且被广泛应用,予以保留;有12个属有两个及以上的中文名,且使用比较混乱,结合文献及这些属的形态特征,为之拟定了比较合理的中文名;有63个属暂无中文名,依据其建立时的文献资料,详细考证其拉丁属名的来源、原始含义及其形态特征描述,为其拟定了较为合理的中文属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