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51篇
测绘学   98篇
大气科学   81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338篇
海洋学   141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A 700-year record (1.0–1.5 a resolution) of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EAWM), based on grain-size analysis and AMS14C dating of Core EC2005 from the inner-shelf mud wedge of the East China Sea (ECS), was compared with the Dongge stalagmite δ18O record during the mid-Holocene. The upper muddy section of Core EC2005 has been formed mainly by suspended sediments derived from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mouth since 7.3 ka BP. High precipitation and a strengthened EAWM might have played key roles in the high sedimentation rate (1 324–1 986 cm/ka) between 5.9–5.2 ka BP. The EAWM strengthened when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weakened, especially around 5 500 a BP, which corresponded to a worldwide cold event. The EAWM during the mid-Holocene show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solar periodicities at 62 and 11 a. The 5 500 a BP cold event might be resulted from orbital forcing and changes in solar activity.  相似文献   
852.
对云及其阴影的识别是遥感图像处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云及其阴影在图像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利用两者在平坦区域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上具有相似性的特征对其进行识别与匹配,可以比较简单地利用图像域值分割方法得到更好的识别与匹配结果.采用面向对象的思路提取云及其阴影的轮廓,在分析图像分割误差原因的基础上,考虑影像上云与其阴影的空间拓扑关系,应用改进的分数Hausdorff距离的图像匹配方法(MPHD),通过云及其阴影的局部相似的匹配,从而很好地识别出云及与其匹配的阴影,同时还可计算出匹配两者在投影平面上的距离.提出的云及其阴影的识别与匹配算法,为计算云高和应用遥感图像处理云及其云阴影的掩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3.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斤、省财政斤近日联合出台的《关于防止耕地抛荒的意见》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承包经营基本农田(耕地)的单位或个人,连续两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基本农田(耕地)。  相似文献   
854.
从1999年广西开展土地整理工作近10年来,共投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建设的有偿使用费约18亿元(其中国家投入资金8.54亿元),整理复垦开发土地总面积132.22万亩,连续9年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和耕地占补双平衡,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55.
淳安县有425个行政村,村委书记和村主任共850名。为进一步增强全县乡村两级干部保护国土资源的意识,我县还把国土资源协管员、地质灾害监测员和乡镇分管领导纳入了培训对象。据统计,全县应参加培训的村两委干部和村国土协管员为1004人,除18人因病因事请假外,共有986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  相似文献   
856.
目的:探讨CT淋巴管成像(CTL)在不同分型的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PIL)患者的临床与影像特征比较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确诊为PIL的所有患者,回顾分析其CTL图像,由两名放射科医师盲法评价,评价指标包括:性别、首发年龄、临床症状和体征、血清白蛋白、肠壁是否增厚、肠系膜密度增高、浆膜腔是否积液、异常淋巴管分布的部位及范围、淋巴液是否返流、淋巴瘘的有无,腹腔内是否有淋巴结和颈部是否有异常扩张的淋巴管。基于对比剂是否分布于小肠壁和肠系膜这一特异影像学征象,首次提出将PIL分型为Ⅰ型(阳性组)与Ⅱ型(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结果:34例PIL患者中,Ⅰ型15例,Ⅱ型19例。Ⅰ型首次发病年龄较大(15.3±9.4 vs.8.3±3.8),腹泻发生率较高,而肢体和/或颜面部肿胀的比例低于Ⅱ型,两组性别比和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影像征象方面,Ⅰ型腹膜后异常扩张淋巴管和淋巴瘘的比例高于Ⅱ型,肠系膜密度增高和腹腔淋巴结出现的比例低于Ⅱ型。两组间肠壁增厚、浆膜腔积液、返流样表现和颈部异常扩张淋巴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L可以评价PIL患...  相似文献   
857.
文章针对中国南海不同深度珊瑚礁灰岩物理力学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断层扫描(CT)技术,表征浅层和深层礁灰岩微细观形貌和内孔隙结构特征,建立纵波波速与孔隙率、密度的定量关系,开展干燥和饱水礁灰岩单轴压缩试验,探讨礁灰岩基本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浅层礁灰岩疏松多孔,孔隙连通性较好,主要矿物成分为文石,属生物沉积岩;深层礁灰岩较为致密,孔隙连通性差,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属变质岩。深层礁灰岩孔隙率约为浅层礁灰岩孔隙率的1/10,平均峰值抗压强度约为4.8倍,平均弹性模量约为4.5倍。礁灰岩属于极软岩或软岩,具有脆性破坏的特征,典型破坏模式为沿原生孔隙、生长线和弱胶结面等缺陷的多破裂面破坏,峰后残余强度较高。礁灰岩水岩作用效应显著,浅层礁灰岩软化性强于深层礁灰岩。浅层与深层礁灰岩物理力学性质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源于不同埋深下成岩胶结作用程度不同所导致的矿物组分、孔隙结构与岩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58.
现阶段随着基于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技术的移动三维(3D)激光扫描系统快速发展,如何将其运用到实际生产当中成了一个新的热门课题。本文利用NavVis VLX可穿戴式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对某公寓小区进行比例尺为1∶500的测图实验,通过将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测图成果与全站仪实测成果进行精度对比分析,验证了可穿戴式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在大比例尺测图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