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测绘学   173篇
大气科学   124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306篇
海洋学   91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88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未来气候情景下冬小麦潜在北移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区域气候模式系统PRECIS输出的RCP4.5气候情景数据分析表明,相较于1981-2010年,至2071-2097年冬小麦种植北界将平均向北移动147.8 km,北移面积约1.86×105 km2。选取代表光、温、水资源的9项农业气候资源指标,探究未来情景下,2021-2097年冬小麦潜在北移区内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相较于基准时段(1961-1990年),未来潜在北移区内光照资源变化呈减少趋势;热量资源呈明显增加趋势,在21世纪末的30年,波动性加大;降水资源整体增加趋势不明显,但波动性亦呈现增大趋势。(2)未来潜在北移区内,2030T (2021-2050年)、2050T (2041-2070年)和2070T (2061-2090年)时段光照资源在研究区域的东北部减少幅度较大,而在西南部较小;热量资源在研究区域的北部增加比南部明显;降水资源则主要在研究区域的东北部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882.
内蒙古额济纳旗涌珠泉侵入岩是月牙山构造混杂岩带以北规模较大的侵入体。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将该岩体解体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获得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330.7±2.9Ma,确定其形成于早石炭世,表明北山地区晚古生代岩浆活动强烈。通过分析岩体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确定其形成于拉张构造环境,说明早石炭世北山地区已进入拉伸构造环境,这对研究北山地区晚古生代地壳演化过程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83.
涠西探区经历了始新世到渐新世应力的转变,工区内断裂复杂。受断层和地层破碎等因素的影响,现有的地震资料普遍存在同相轴的接触关系模糊、断层不够清晰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断层成像精度,明确断层组合关系,精细落实构造圈闭,对2套不同年代采集的2个方位的地震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实现多方位地震信息的有效融合,增加地震照明方向,改善拓宽频带范围、道集覆盖次数及速度分析精度及多次波压制及陡倾角成像效果。通过方位融合处理重点解决小断层准确归位问题,信噪比、分辨率、频带宽度以及保幅性得到提高;断面清晰、断层组合关系清楚,断裂成像质量明显改善。通过不同方位资料的融合处理,为涠西地区的下部勘探部署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884.
2021年4月9日,广西自然资源厅在南宁召开2021年全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总结2020年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分析研判全区地质灾害形势,研究部署2021年及“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作.广西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建军,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黎修旦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885.
利用海上交通事故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安全分析是海上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使用厦门港2008—2020年的海上交通事故数据,经过事故数据空间分布特征提取、分析及预测等流程,最终得到厦门水域海上交通事故潜在危险区域。本文首先使用原始事故数据在GIS软件中进行空间定位,形成事故点的可视化空间分布图,然后使用核密度分析法鉴别海上交通事故多发区域,再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得到该区域事故空间的分布特征和具体的聚集点,最后使用该分布特征、对目标水域数据进行标准化网格切分,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潜在事故风险区域进行预测。本文在核密度分析结果中发现:就事故频度而言,厦门湾和西海域交通事故频度较高。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结果中表明:就空间分布特征而言,厦门港的空间分布出现聚集特征且为空间正相关模式,且就事故具体的空间聚集点而言,厦门湾和西海域仍是事故高发的中心区域。而最后的厦门湾及周边水域风险预测模型显示:潜在事故风险区域多位于沿海和河口交汇区域。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基于地理空间数据分布特征提取和网格化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机器学习方法(随机森林),对于海上交通事故的预测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86.
利用惠东县2012—2021年间17个气象观测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分析惠东县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短时强降水发生次数大体上呈递增趋势,但各年差异较大;(2)在月际变化上阶段性明显,呈现“双峰型”特征,8月短时强降水最为活跃,其次是5至6月;(3)惠东短时强降水频率的日变化呈现“三峰型”特征,主峰出现在14:00—17:00,次峰分别出现在02:00—05:00和08:00—11:00;(4)短时强降水存在较强的局地性,其中南部沿海的平海、铁涌、黄埠和东部山区的高潭的短时强降水发生概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887.
2021年5月21日云南省漾濞县西侧发生Ms6.4地震,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采用D-InSAR技术对云南省漾濞的升降轨Sentinel-1A数据分别进行解算得到Ms6.4地震同震形变场。降轨结果显示在震中的东-南向有两个明显的隆升和沉降区域,雷达视线向最大沉降量为-7 cm,最大隆升量为8 cm。升轨结果显示雷达视线向最大沉降量为-7 cm,最大隆升量为7 cm。根据震源机制解和同震滑动分布模拟计算此次地震导致的周边断裂库仑应力变化情况,联合升降轨结果解算本次地震的垂直向和东-西向形变场,并分别分析形变场的形变方向和形变量级,可以为研究地震震源参数和同震滑动模型精细化反演提供更可靠的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888.
Sentinel-1数据自全球免费开放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及相关应用领域,但是其短波长的特性使其容易在部分低相干区域,特别是在植被覆盖区产生失相干现象,因而目前主流的干涉后失相干评估策略可能会造成Sentinel-1数据的浪费和研究成本的提升。针对此情况,本文在顾及极化方式的前提下,分别建立了光学遥感植被指数NDVI和VV/VH极化下Sentinel-1相干系数的定量模型,并在邻近的验证区对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基于建立的模型,可以在Sentinel-1数据干涉前对失相干进行定量评估,以克服上述干涉后评估策略的缺点,提高干涉测量的效率并降低研究成本。  相似文献   
889.
为了分析岭南古建筑瓦面的风雨荷载临界值,选取广东四会遭受气象灾害较严重的4个年份对应日期和2017至2020年出现8级大风降雨的样本数据共27个,用其10 min最大平均风速和降雨量计算出风雨总荷载力,并结合城区被调查观察的砖瓦结构房屋出现结构失效的历史调查观察记录,用计算公式计算出瓦面最低结构抗力、风雨荷载力及其结构失效概率。结果表明:大于瓦面最低结构抗力时的失效概率为0.79,结构准失效率为0.21,把准失效概率应用在调查样本数据的空白区间0.235~0.245 kN/m2,用蒙特卡洛模拟软件模拟出空白区间的数据,划定出瓦面失效率在0.5时对应的荷载力临界值,更客观地对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等级作出判别。  相似文献   
890.
基于2010—2018年新疆交通阻断信息,结合气象观测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法、专家评估法、问卷调查法等,分析了新疆G30、3012、217线高速公路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影响新疆高速公路的气象灾害主要有道路结冰、积雪、暴雨、大雾、大风、沙尘、高温、次生灾害及风吹雪。(2)气象灾害在不同路段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3)气象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冬季气象灾害最多,以积雪、大雾和道路结冰为主;春季次之,主要为大风、沙尘和道路结冰;夏季以暴雨、大风及次生灾害最为突出;秋季气象灾害相对较少。(4)G30高速公路的大风、阴雾是新疆比较特殊的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