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大气科学 | 1篇 |
地球物理 | 2篇 |
地质学 | 14篇 |
海洋学 | 58篇 |
综合类 | 1篇 |
自然地理 | 8篇 |
出版年
2015年 | 1篇 |
2011年 | 1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长江口北支盐水倒灌南支对青草沙水源地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自1978年以来,在长江口的几个关键岸段(例青龙港、新建、高桥、堡镇等)设置盐度观测站;1992-1994年的枯季、在青草沙水源地的南、北两侧各抛测量船一般,在一个完整的大、中、小潮期间、连续逐时观测流速、流向、水深、盐度等,同时在青龙港等处设置6个岸边观测点同步取样;1995-1996年在船站位置各设置氯离子自动监测仪一台;1996年3月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长江口水文测验。本文对大量的现场资料作了分析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青草沙水源地盐水来源主要有北支倒灌咸水团和外海咸水入侵。前者的特征为,氯度的半月变化是小潮期(或小潮后的寻常潮)的氯度反高于大潮期,氯度的潮周日变化是日最高值出现在落憩附近,日最低值出现在涨憩附近,氯度的垂向分层不明显。这与外海盐水入侵引起的氯离子浓度在半月和潮周日内的变化特征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22.
长江河口与瓯江河口最大浑浊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江河口与瓯江河口均发育了庞大的最大浑浊带(TM),但这两条河口的河流性质、几何形态、径潮流动力条件、盐淡水混合类型和泥沙来源等差异极为明显,长江口与瓯江口TM的变化特点是:前者洪盛枯衰,后者枯盛洪衰;所在部位,前者在口门附近,后者在口门之内,研究结果表明,除了径潮流动力平均带和丰富的泥沙来源是发育长江口、瓯江河口TM的两个基本条件外,河口环流和潮汐不对称分别在长江、瓯江河口的TM形成、发育、维持过程中起了第二位作用。 相似文献
23.
泥沙颗粒沉降变加速运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泥沙沉降的力学机制出发,考虑泥沙与液体边界的粘性作用,建立了泥沙群体沉降的基本运动方程,通过求解得到了泥沙沉降瞬时速度的一般计算式。从理论上证明了一般泥沙静水沉降由零趋近终速过程时间极短的看法,同时发现对于尺度较大的固体颗粒(如抛石),其在沉降时趋近终速过程相对来说是相当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24.
25.
国外河口水文研究的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多年来,随着河口水文要素监测技术的现代化,物理和数学模型的不断完善,有力地推进了河口水文学的发展。本文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对国外河口水文研究的动向进行了分析,着重介绍河口环流、河口锋、河口最大浑浊带研究的进展,并对现场观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等三种研究方法进行评价,可为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河口水文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6.
长江口外海滨悬沙分布及扩散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长江口外海滨地区是陆海相互作用显著的区域,该区域复杂的水流等动力因素和地形条件决定了悬沙分布和扩散的特点。本文利用大量实测资料,对口外海滨地区悬沙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面分布不均,西高东低,南高北低,高低相差悬殊是长江口外水域悬沙平面分布的主要特点。枯季自西向东含沙量均匀减小,等值线分布较为稀疏。垂向涨落潮含沙量也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在口外的中西部水域垂向扩散系数较大,水体垂向混合程度均匀;垂向混合程度加强,水体含沙量也随之显著增加,这也造就了口外的南北两个高含沙区。 相似文献
27.
长江口海图深度基准面换算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长江口不同时期的海图采用的深度基准面不一样 ,为充分利用诸多历史海图资料 ,需要了解历史海图深度基准面之间的关系。本文介绍了海图理论深度基准面 (前苏联弗拉基米斯基的低潮面 )的推算方法 ,用Matlab语言实现了对海图理论深度基准面的人机交互式计算。利用 1977年实测潮位资料计算获得的调和常数 ,计算了长江口 10个验潮站的深度基准面 ,探讨了不同深度基准面之间的换算关系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长江河口浮游植物采样研究,应用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浮游植物丰度以及生物学综合评价法对长江河口水体营养状况进行监测与评价.生物学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999年枯水期,口门内的SX01~SX04样站表、底层水体为中营养水平,口门外近岸及近外海水域一般为贫营养水体.1999年丰水期,表、底层水质状况与枯水期不同,口门内的SX01~SX04样站水体为贫营养型,近口门、近外海水域为中营养型,近岸中部、东部表层一般达到富营养型水体,近岸底层东北部为富营养型,其余近岸水域为中营养型水体.2000年枯水期水质情况为:口门内表、底层水体为贫营养水体,近岸水域表层为中营养水体,底层为贫营养水体,近外海水域表、底层一般也为贫营养水体. 相似文献
29.
长江与黄河河口沉积物磁性特征对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2001年8月和9月分别采自黄河与长江河口沉积物样品的磁性测量和粒度分析,探讨长江和黄河河口沉积物的磁性特征及其差异。长江河口沉积物中亚铁磁性物质的含量高于黄河口,但长江口与黄河口沉积物中都是亚铁磁性矿物主导了样品磁性特征,亚铁磁性矿物晶粒都以假单畴-多畴为主。相比黄河口沉积物,长江口沉积物不完整反铁磁性物质对磁性特征的的贡献较小。长江与黄河河口的这种磁性特征主要反映了不同的沉积物来源的控制影响。此外,无论是长江口还是黄河口沉积物,磁性参数χARM、χfd%与沉积物细粒级组分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表明这两个参数作为粒度的代用指标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