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0篇
大气科学   124篇
海洋学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1.
给出ARMA序列无条件平方和Box-Jenkins算法的矩阵表达式,并推出该算法收敛的充分条件和误差估计,同时给出一种减小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2.
本文对一次低空急流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作了动力学分析,着重讨论了急流区的环流结构及积云对流对其发生、发展的影响。主要结果为:低空急流区有一对横向非地转二级环流,它是低空急流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强频散的低空急流与积云对流造成的静力不稳定场耦合,诱发出不稳定的中尺度重力惯性波,通过Wave—CISK机制引导到低空急流与二级环流的发展;低空急流发展过程中的非地转特征和二级环流都是重力惯性波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3.
一次梅雨锋暴雨的模拟与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李红莉  沈桐立  谢有才 《气象》2005,31(3):22-26
运用双向嵌套的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对1999年6月下旬长江中下游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式能较好地模拟这次暴雨过程。中β尺度低压涡旋是该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其稳定,移动缓慢是暴雨发生的根本原因。高层大气辐散,中低层强辐合,垂直运动强烈,低层有充足的水汽供应,低层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是低涡及暴雨维持和发展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14.
沈阳地区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形成机制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隋东  沈桐立  张涛 《气象》2005,31(7):20-23
应用中尺度MM5数值预报模式对2003年6月28日发生在沈阳地区的一次冰雹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并与实况观测资料进行比较,成功地模拟出中尺度强对流天气系统演变规律,得出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触发机制,为冰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提供有应用价值的思路和方法。此次冰雹强对流天气过程主要是受深厚的低涡天气系统作用的结果,高低空急流的耦合、干湿空气间强的风垂直切变和上层干冷、下层暖湿的位势不稳定层结是此次冰雹强对流爆发的重要触发机制。  相似文献   
115.
一次热带风暴造成辽宁暴雨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福全  沈桐立  张子峰  隋东 《气象》2005,31(9):8-12
利用非静力平衡的中尺度模式MM5V3,对1997年8月20日Winnie台风减弱的热带风暴,进行了48h数值模拟。结果表明:MM5不仅比较好地模拟出高空形势场,还成功地模拟出了强降水的时间和强度。应用模拟出的物理量对这次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并对暴雨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6.
干空气侵入对河南省2006年1月18-19日暴雪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2006年1月18-19日发生在河南省的一次暴雪过程,结果表明,这次暴雪过程中存在干侵入现象.干侵入的发生发展对暴雪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干侵入沿相当位温密集带向下向北传播,引起对流层低层气旋性涡度发展,增强辐合上升运动,导致降水的增强;高层干冷空气向下注入,引起温度场扰动,在对流层中低层形成逆温层,有利于暴雪天气的发生;高空急流入口区北侧的下沉运动为对流层高层干空气和高位涡的下传提供了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17.
卫星云图资料反演的质量控制及变分同化数值试验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针对数值化的 GMS红外卫星云图资料的特点 ,利用改进的统计反演方法分别求出温度和湿度估计场 ,设计了几种订正方案对反演出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质量控制 ;控制后的反演场再与常规观测资料进行变分同化 ,最后用 MM4模式进行了模拟对比试验 .结果显示 ,在合理的泛函设计的基础上 ,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预报结果 .用分析场格点值进行订正效果优于用测站值直接订正 ,加上对云图反演的值进行系统误差订正后 ,有效提高了降水预报准确率 .值得指出的是 ,加进云图资料后 ,明显改善了模式降水预报的强度和区域 ,与仅用常规探空资料相比更接近于实况 .  相似文献   
118.
五层原始方程单向嵌套模式侧边界条件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19.
可变网格的样条客观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我国气象工作的实际需要,采用样条插值方法,建立了一种网格和区域都可以变化的客观分析方法。曾对该方案中有关参数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指出了在客观分析中采用样条插值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该方案不但能适应多方面工作的需要,而且能显著地提高工作效率。所做的实例分析,效果也是较好的。  相似文献   
120.
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IAP模式对发生在热带地区的高频温度异常进行了数值模拟。与控制试验结果对比,得知大气中的季节内振荡及双周振荡是大气变化的固有特性。当热带地区出现高频温度异常时,会影响大气中的各种物理量场,并以季节内振荡的影响最为明显,其主要表现是使原有的中高纬度季节内振荡作用减弱,而高频振荡部分加强,对异常响应的作用在低纬地区表现为:中上层以相当快的速度向东西两个方向传播,尤其以向东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