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137篇
地球物理   108篇
地质学   364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9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库车前陆盆地东秋里塔格构造带构造分段特征   总被引:2,自引:12,他引:2  
通过对研究区内不同位置的5条典型地震剖面解释,发现DQ94-226测线以西的盐上地层主要发育南倾被动顶板反冲断裂,盐层发育盐枕构造和盐推覆构造,盐下地层发育断层相关褶皱和逆冲断裂带;DQ94-226测线以东的盐上地层发育向南逆冲的大型断裂,盐层发育盐推覆构造,盐下地层主要发育断层相关褶皱和突起构造(pop-up)。平衡剖面分析表明,东西两段的南北向构造缩短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西段的构造缩短明显大于东段。沉降史分析表明自东向西,构造活动的幅度依次增大,西段的构造活动明显比东段强烈。由此认为东秋里塔格构造带可以分为东西两段,即西段的库车塔吾构造带和东段的迪那构造带。  相似文献   
882.
永城矿区煤矿排水钻孔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城矿区某矿排水钻孔设计孔深584.1m,因钻孔与地下巷道平面位置相距仅15m,因此要求钻孔偏斜在表土层不大于0.3%,基岩段不大于0.5%。施工中选用稳定性好、扭矩力大的TSJ-2000型工程钻机,并配置850/5型泥浆泵进行钻井作业,钻进过程中严格控制钻进参数,并采取不同措施防止钻孔偏斜。井管加工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并在准备工作充分的情况下,一次安放到位。采用向管内连续注入泥浆,通过管底凡尔返到管外的方法进行井管壁外注浆。在注浆作业完成后72h.排除管内泥浆,完成排水钻孔施工。  相似文献   
883.
基于Lidar系统所获取的点云数据,通过过滤将区域内的地形特征信息与地物信息相分离,获得高精度的DSM及DEM,并利用外业GPS实测数据对过滤后的试验区Lidar地形数据精度进行评价,为激光雷达技术应用于较大规模的测绘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4.
鲍温(N.L.Bowen,1922,1928)提出反应原理之后,在岩石成因理论研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多年来存在着不同估价。据近代高温高压实验和岩石物理化学的研究,反应原理已有了某些进展,需要重新了解其内容和意义。  相似文献   
885.
通过运城地区水井的开凿,表明无棕结构的滤水管具有拦砂、滤水、增大出水量、提高成井率和延长水井寿命等优点。无棕滤水管的设计应当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如滤料的选择、滤水管的孔隙率、滤水管的井径和缠丝间距等。对无棕滤水管工艺施工的水井的观测,井龄已满20年、井深140米的水井,其单位涌水量仍达6.14吨/小时·米,比采用有棕滤水管工艺施工的水井水量增大了93%,而且水质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886.
这次会议的议题是:比较中国气候与世界气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两者的不同、相似和平行性.下面介绍主要几项内容. 一、过去二千年的气候变动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国家气象局出版的最近500年旱涝图,以及王绍武关于二千年来旱涝情况的论文.与欧洲中世纪温暖期相呼应,11-13世纪中国东部南洪北旱;而与小冰期相当的16-18世纪,整个中国洪水频发.三上岳彦用古日记恢复1780年代日本旱涝分  相似文献   
887.
前言 竺可桢(1890~1974)是中国伟大的气候学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自然资源综合研究基础的奠基人。此外,对科学史、天文学史等领域也有许多业绩。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科学研究工作者,还是第一位科学领导人,为新中国地学各领域的研究组织奠定了基础。1936年起连续13年担任杭州浙江大学校长职务,解放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首任副院长职务。他不仅是一位学者,也是一位教育家和政治家。他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亚洲,甚至在世界也是少见的学者。这里,就其传略和业绩作简要介绍。 1984年2月7~8日,在北京举行有  相似文献   
888.
北半球大气中角動量的年变化和它的輸送机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葉篤正  楊大昇 《气象学报》1955,26(4):281-294
把30°N以北大气角動量平衡方程由七月積分到一月,則其中各項都可計算:此緯度以北大气相对西風角動量的改变可用Mintz平均西風冬夏分佈圖算出;地轉角動量的改变可用冬夏地面平均气压圖算出;通过30°N緯度的角動量的渦動輸送已为Starr和White算出,因此利用積分結果可求得30°N以北地面应力和山脈东西兩側气压差所引起的角動量消耗,結果与别的作者用别的方法所得數值極为符合。 作者更指出: 1.从夏到冬大型天气系統的角动量輸送勝过地面摩擦的消耗,从夏到冬西風环流增强的主要部分(約85%)即由於二者之差,西風环流增强的其餘一小部分則由於大气的質量平流,而引起地轉角動量的傳送。 2.角動量的输送,角動量的消耗以及西風环流强度都有年变化。但这种年变化並非正餘弦型,即从夏到冬的变化並不正是从冬到夏变化的反面,此种非对称性可由加熱过程和减熱过程的不可逆性解釋。在北半球从冬到夏对大气來说是加熱的,而从夏到冬大气失去熱量,因为加熟过程和減熱过程都不是可逆的,故从夏到冬的变化也不与从冬到夏的变化对称。 3.东風帶向西風帶的角動量輸送,主要發生於西風环流破坏的時候;主要發生於“引伸槽”和“引伸脊”的經度帶;同時也主要發生於大气的高層。  相似文献   
889.
自然季節的劃分無論是在氣候学工作上和天氣預告,特别是中、長期預告工作上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我國勞動人民从很古的時候就把天文現象和产業生产的实踐結合起來劃分季節。近代从氣象观測的科学工作建立以後,人們更科学地依據大量的氣候資料按照  相似文献   
890.
前几讲我们介绍了水动力弥散的机理、水动力弥散方程的导出及其各种解法。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就可以建立起一般的水动力弥散型的水质模型,或称对流—弥散型的水质模型。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避免确定弥散系数的困难,除了这类比较复杂的模型外,常使用比较简单的纯对流型的水质模型与集中参数型的水质模型。这一讲我们将介绍这方面的内容。 水动力弥散型的水质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