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69篇
海洋学   6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山东省一次冰雹云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三维对流云模式,对发生在山东省的一次强降雹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雷达观测资料进行了检验.分析了风暴各发展阶段的流场结构和回波结构特征及微观物理量的分布及其演变.结果表明:雹胚源区出现在主上升气流前侧上升气流向辐散下沉气流的转向处,在垂直方向上位于最大上升速度上方;冰晶碰并过冷水形成霰和冰雹,冰雹粒子在气流循环处生长.研究结果对实际防雹业务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62.
陕南山阳地区中晚泥盆世刘岭群位于秦岭造山带的商丹断裂带与山阳断裂之间。由于所处的特殊位置,刘岭群沉积特点及其盆地形成时期构造背景的确定,可以为秦岭地区古生代以来构造演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刘岭群砂岩主要氧化物特征以SiO2和K2O含量较高为特点,具有较高的化学成熟度,反映出其碎屑物质可能来源于相对稳定的大陆源区或更老的沉积岩再旋回的沉积产物。砂岩的稀土元素LREE/HREE比值为3.61,属轻稀土中等富集;Eu/Eu*值为0.77,属亏损型,与后太古代大陆地壳沉积岩总体演化特点相一致。主量元素氧化物、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的多种图解和多种参数交叉分析,表明刘岭群沉积不具备前陆盆地堆积的特征。根据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的构造背景判别和物源区判别,结合沉积序列和沉积岩石学等分析,指示中晚泥盆世刘岭群碎屑岩应属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沉积。  相似文献   
363.
陕西柞水地区小茅岭复式岩体东段LA-ICP-MS锆石U-Pb定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茅岭复式岩体东段主要由早期宋家屋场蚀变角闪辉绿(辉长)岩体和晚期迷魂阵蚀变闪长岩体、磨沟峡蚀变石英闪长岩体、叶家湾蚀变二长闪长岩体组成.经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分别获得宋家屋场岩体侵位年龄864.4Ma±1.7Ma,迷魂阵岩体846.7Ma±2.7Ma,磨沟峡岩体为859.4Ma±1.7Ma,叶家湾岩体861.1Ma+1.8Ma,确证该复式岩体形成于新元古代.鉴于在小茅岭-陡岭隆起带的早前寒武系变质岩中曾获得与北秦岭造山事件(1000-848Ma)相一致的变质年龄,结合该复式岩体自身的特征,认为小茅岭复式岩体东段形成于后造山应力松弛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364.
1994年6—8月中央气象台暴雨预报检验林明智,毕宝贵,乔林(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1前它近年来,我国气象工作者对暴雨预报方法和暴雨预报评估技术研究取得一些进展[1-3],在暴雨预报评估方面提出了划分三个评估等级(暴雨过程预报、落区预报和落...  相似文献   
365.
红土型铝土矿中三水铝石的分离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柳建春  黄宝贵 《岩矿测试》1995,14(3):161-165
研究了非水溶剂体系作为分离红土型铝土矿中三水铝石的选择性溶剂的优越性及其具体应用条件。实验表明,1mol/LKOH-0.3%水杨酸-无水乙醇溶液于沸水浴上浸取分离,可使该矿中高含量的三水铝石完全溶解,其浸出率>99%;而共存的一水硬铝的溶解率<0.6,高岭石的溶解反应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其最大溶解率从30.55%降至5.86%。方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66.
卤素和硼—金锑砷汞铊矿床指示元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忠  张宝贵 《矿物学报》1995,15(2):192-198
本文通过205个样品,820个F、Cl、I、B分析数据讨论它们在Au、Sb、As、Hg、和Tl矿床中含量变化、富集程度及与矿的关系,特别是与Au、Tl成矿的密切关系,提出卤素和硼是低温矿床有重要意义的指示元素。它们在矿床岩矿石中含量,除个别样品外,一般富集系数均在0.n ̄n范围变化。  相似文献   
367.
在湘、黔、川、滇、桂等省的汞锑金砷(雄黄、雌黄)矿田或矿带中,宏观的形成一个金属和非金属低温矿床组合系列。虽然各矿床矿种不同,产状各异,但他们在时空分布、控矿条件、成矿作用、成矿溶液、围岩蚀变、矿物组合和元素组合等方面颇有相似之处。由于对上述地区各类矿床发现先后不同和研究侧重点所限,多把这类矿床按矿种不同孤立地进行研究,没能形成统一整体即低温矿床组合系列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68.
粤西茶洞银金矿床矿质来源的同位素示踪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用硫、铅、氢、氧同位素示踪方法,对茶洞银金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元素及成矿流体来源进行了研究,得出硫主要来自深部岩浆、寒武系地层为Ag、Au、Pb、Zn、As等成矿元素的矿源层、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的混合水的结论。  相似文献   
369.
桐柏—大别山地区主要出露一套经历多期、代表不同构造环境而形成的复杂变质岩系。由于长期以来对这套变质岩系的地层及其所经历的主要构造热事件的时代都没有得到解决,因而导致对这一地区的地质构造演化及其与秦岭造山带的对比产生不同的认识。本项研究是在基本解决了信阳群的时代,对区内各构造单元进行了初步划分并建立了与秦岭造  相似文献   
370.
牡丹江-鸡西花岗岩类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牡丹江-鸡西一带有许多花岗岩类出露,其中具代表性的为柴河、石场、光复屯、岗子沟岩体等。过去人们一直将其认作元古代花岗岩体。作者采用单颗粒锆石逐层蒸发-沉积测年法,对区内包括上述岩体在内的花岗岩、花岗斑岩、混合岩及花岗质脉体,分别选其中锆石,进行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区内花岗岩类的侵位及混合岩化作用主要发生于290-250Ma的华力西造山阶段,部分花岗岩可能形成于488-409Ma的加里东期,而不形成于元古代;同时根据花岗岩和混合岩中获得的2871±8Ma和1134±14Ma继承锆石的年龄数据,认为八面通杂岩两侧均存在前寒武纪变质基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