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69篇
海洋学   6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51.
晚侏罗世承德盆地砾岩碎屑源区分析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北承德及寿王坟盆地在晚侏罗世土城子期堆积了大量的粗碎屑沉积。砾石成分统计结果显示,承德-寿王坟盆地充填的土城子组碎屑母岩组合主要有三种,其中火山岩、花岗质岩石和变质岩组合在承德盆地占绝时优势,反映了当时盆地以北的"内蒙地轴"为主要的蚀源区。向北逆冲的双庙断裂将承德盆地分成南北两个部分,断裂两侧的砾石成分组合基本相同,显示出碎屑物质共同来源于北部,同时也暗示了该断裂在土城子期可能没有强烈的活动(强烈活动期可能在土城子组之后?)。分析表明,承德盆地南部的不对称向斜构造两侧砾石成分截然不同,说明该向斜构造控制了碎屑分布,是同沉积期形成的。该盆地南侧的碎屑供应量远远小于北侧,反映了控制盆地南缘发育的向北逆冲的灰窑断层可能是一条次要的同沉积断裂。在晚侏罗世整体向南推进的逆冲断裂系统中,灰窑断裂和双庙断裂应属于背向逆冲断层。承德盆地中大量的粗碎屑堆积与同期冲断带的耦合关系分析,指示了这一时期盆地北侧存在强烈的逆冲断裂活动。作为主要物源区,北部的"内蒙地轴"在晚侏罗世发生了强烈的隆升-剥蚀作用,推测当时在地貌上可能存在近E—W走向的古山系(或古高原?)。  相似文献   
152.
贵州兴仁滥木厂汞、铊矿床,矿体主要产出于上二叠龙潭组和长兴组泥岩、灰岩、泥质灰岩、硅质岩、煤岩和碳质页岩等混杂岩系.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等研究手段,对该矿床的物质组成、矿物成分特征及微观特征进行了探讨,为成矿元素汞、铊的赋存状态,生物成矿特征研究等提供矿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153.
对阿拉木图预报试验场流体动态与地震活动水平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查明1986~1997年时段是高地震活动期,流体动态和地震活动性之间具有最大相关系数特点,这就证明两者关系存在。同时也查明,流体动态时间过程与宇宙物理和大气因素有关系。  相似文献   
154.
河南一次强降水过程云和降水结构的中尺度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蕾  朱伟军  毕宝贵  周毓荃 《气象》2007,33(4):15-22
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Sv3.7)模拟了2005年6月25-26日河南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模式计算的整层积分所有水凝物总含水量、模拟的雷达回波特征、24小时雨量分布、强降水阶段雨量时变特征与实况对比均具有比较好的模拟能力。在此基础上利用模式输出的资料分析了强降水形成的湿热力动力条件、降水区不同位置不稳定指数以及强降水区各种水凝物随时间的变化,并用Reisner霰方案计算出的雪、霰、冰晶、雨水、云水比含量资料,对比分析了降水初生和显著增强两个阶段云中的微物理结构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5.
1951-2005年燕山麓夏季降水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燕山南麓1951-2005年夏季降水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燕山南麓夏季降水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55 a来,燕山南麓夏季降水线性减少趋势显著,平均每10 a年减少29 mm,夏季降水在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了一次气候突变.燕山南麓夏季降水和东亚夏季风变化周期不一致.燕山南麓夏季降水减少主要是由于亚洲中纬度地区和极地地区环流变化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6.
简要地介绍了斑点全息术的原理,分析了存在于实际数据中的各种噪声对功率谱造成的严重影响,讨论了消除噪声偏差的方法,最后报导了用斑点全息术对两双星的高分辨率象复原结果。  相似文献   
157.
为把岩层露头或断裂带绘制到地表上,要求确定位置并将等值线移绘到平面图或地图上.完成上述绘图工作常花费很多时间.为简化并加速这一工作,作者建议采用活动量板(见图).量板为一活动联接的长方形框,大小为240×170毫米(亦可为其他大小),其短边每隔2厘米有一小孔,穿以尼龙线或钢丝拉成平行线,线距随四边形各  相似文献   
158.
采用浅层地震技术对北京市立水桥附近的黄庄—高丽营隐伏断裂浅部活动特征进行探测, 研究其活动形变特征。结果表明:立水桥附近区域的浅部(150 m以内)地层为3层结构, 黄庄—高丽营断裂是由多条断层组合而成的、至今仍在活动的隐伏断裂;断裂上盘存在沉降中心, 不同时期沉降中心位置不同、沉降幅度不同;受沉降中心的牵引, 沉降带边缘产生了多条小断裂。这些特征为黄庄—高丽营隐伏断裂的整体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也为浅部活动性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59.
贵州兴仁生物成因红铊矿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兴仁滥木厂铊矿床中主要工业矿物红铊矿(lorandite )是在沉积成岩时由生物富集形成的铊矿物,在铊矿石中可见到大量的微古动物化石,其中有孔虫和苔藓虫类占绝大部分。绝大部分微古动物化石都被含铊矿液交代,形成保留生物假像的红铊矿物斜硫砷汞铊矿。生物成因红铊矿的发现为矿床成矿模式和成矿时代的厘定提供新的证据。生物富集成矿和热液改造成矿是该矿床最主要的成矿特征。对生物群时限,硫同位素组成和生物富集成矿现象分析表明,生物富集成矿阶段发生在晚二叠世,即海西晚期,而热液改造成矿阶段则发 生在中三叠世,即印支早期。在热液改造成矿阶段形成的矿石中见不到生物假像铊矿物,其完全被典型热液铊矿物所替代。  相似文献   
160.
珠江口海域及其邻近的三角洲地区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经济的高速发展严重影响了海洋环境质量,陆源污染物逐年增加,海洋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珠江口海域已成为我国近岸污染严重的海域之一,污染正在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为有效开展珠江口海区综合整治,实现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珠江口海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就如何解决向海洋排污和防止海域污染的问题、该海域目前和将来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珠江口海域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和措施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