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69篇
海洋学   6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21.
环境气流及非绝热加热对热带气旋结构和移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一个三层的准地转斜压模式,研究了不同结构环境气流和环境非绝热加热场中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和结构的特征.数值试验的结果表明:(1)无外界影响下热带气旋向西北方向移动,垂直速度场有明显的螺旋结构;(2)热带气旋主要受基本环境气流引导,非对称环流中的小扰动干扰了热带气旋的移动;(3)非绝热加热场对热带气旋影响较大,热带气旋有向加热中心移动的倾向,同时热带气旋的水平、垂直结构都有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2.
2003年淮河流域洪涝暴雨的气象水文特征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用常规的气象水文资料和常规分析方法,对2003年、1991年和1954年3a气象水文特征分析发现:(1)2003年淮河流域的降水比常年明显偏多,比1991年多,但比1954年少,是自建国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第2个多雨年份;1954年洪水最大,2003年次之,1991年最弱。但3a的共同特点是洪峰高、流量大、持续时间长、灾害损失严重;3a的不同之处是降水集中时段和强度各不相同,洪水的早晚也不同,1991年最早,2003年和1954年较迟。(2)环流形势的共同特点是:副高脊线相对常年位置均偏南,亚洲西风带阻塞高压活动十分频繁,120°E以东越赤道气流较常年偏弱、赤道西风明显偏弱,这样就造成赤道辐合带不活跃,低空急流都较常年偏强。环流不同之处:1991、1954年东阻活动最昌盛,而2003年以中阻塞形势为主;1991年副高与2003年相似,但强度和范围不及2003年,1954年是3a之中副高脊线最偏南、副高范围最小、强度最弱的1a;由于高、低空配置、副高位置的不同,低空急流的强度并非与越赤道气流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3.
测绘专业《计算方法》课程教学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爽  赵宝贵 《现代测绘》2005,28(1):46-48
数据处理是测绘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术,测绘专业的《计算方法》课程就是为了加强学生这种技术能力的培养所开设。本文针对测绘专业的计算方法课程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教学内容取舍,习题布置,上机实践以及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4.
地形结构线是更好地表示、反映和利用地形的基础。本文先介绍了构建三角网生成地形结构线的基本思路,然后对构建三角网过程中建立等高线树、地形结构线生成、鞍部山脊线自动生成和连接地形结构线并建立结构线树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125.
造山后脉岩组合的岩石成因——对岩石圈拆沉作用的约束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造山后脉岩组合是在寄主岩基冷却之后形成的,可能是造山带应力场转换的标志。昆仑造山带早中生代末期以及太行山-燕山造山带晚中生代花岗质岩基中广泛出露这种类型的脉岩,可划分为煌斑岩质,玄武质,闪长质,花岗闪长质.花岗质和富硅花岗质等5组。主元素和痕量元素分析表明它们是不同的原生岩浆固结的产物,相互之间不存在重要的分离结晶,同化混染和岩浆混合作用的关系,因而要求软流圈/岩石圈系统不同圈层的源区岩石同时达到部分熔融的条件。结合已有的高温高压实验,区域岩石圈结构和地质事件序列的分析,认为岩石圈拆沉作用是造山后脉岩组合形成的最合理触发机制。简单热模拟表明,软流圈窗顶界埋深达到一定深度时(例如昆仑造山带为82km),可以满足处于不同深度位置的中性麻粒岩,基性榴辉岩和地幔橄榄岩同时发生部分熔融。这时,岩石圈/软流圈系统可以有6~8个产生岩浆的位置。热的软流圈物质快速涌入软流圈窗,不仅触发地幔岩的减压熔融,也可能导致区域构造应力场由挤压转换为伸展,为岩浆的快速侵位创造了条件。所提供的岩石成因模型可以更合理地解释造山后脉岩组合的地质特征,主元素和痕量元素特征,也可以满足同位素体系变异所要求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6.
南华砷铊矿床中-种铁的硫砷化合物矿物新发现张宝贵,王三学,张忠,张兴茂,王明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砷铊矿床,铁的硫砷化物,云南本文报道的铁的硫砷化物矿物产在云南南华砷铀矿床中,是矿床主要含纯矿物之一。铅灰白色,不透明,...  相似文献   
127.
辉锑矿—萤石共生矿床中萤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滇黔交界地区的大厂和老厂二个辉锑矿-萤石共生矿床中的萤石单矿物进行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这二个矿床萤石稀土分布模式相似;萤石中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存在明显的铈和铕的负异常;本区辉锑矿-萤石共生矿床为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128.
铊矿床——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张宝贵  张忠 《贵州地质》1996,13(1):38-44
本文讨论四个问题即铊成矿元素地球化学星、铊矿床研究现状、铊环境地球化学进展和矿产综合利用。研究了矿床开发过程中铊表生地球化学,生态环境效应和铊中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9.
锰矿石中碳酸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酸锰是具有工业价值的重要含锰矿物之一,准确测定其含量,对锰矿资源的开发和矿石综合利用研究工作的开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关分离碳酸锰的选择性溶剂,先后曾报导过有机酸、稀硫酸、EDTA、硫酸铵、酸化硫酸铵以及稀高氯酸等。有机酸(醋酸)和硫酸铵法的主要缺点是,对含锰碳酸盐矿物的浸取率偏低。其它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共存的高价氧  相似文献   
130.
根据涂光炽教授的定义,改造成矿作用系指地层、基底或深部的某些成矿元素在后期地质作用或地壳运动中受到活化迁移,然后在构造软弱部位富集成矿的过程。他把改造与岩浆、沉积、变质四种矿床类型并列作为矿床的分类基础。因此改造作用是一种重要的成矿作用。 改造矿床也是金矿的重要矿床类型,按照成矿物质来源还可进一步将改造型金矿床分为下述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