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华北陆块晚中生代(早白垩世)基性火成岩沿着郯庐断裂带存在显著的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分区。其西侧(鲁西区)火成岩在主量元素上以高Mg、Fe和低Al、Ti为特征,在微量元素上富集LILE、LREE和强烈亏损HFSE(Nb、Zr、Hf、Ti和P),同时显示出EM1型Sr-Nd同位素组成;其东侧(鲁东区)火成岩则相对低Mg、Fe和高Al、Ti,在微量元素上也表现出LILE、LREE富集和Nb、P亏损的特征,Ti、Zr、Hf异常不明显,并表现出EM1+EM2的Sr-Nd同位素组成。鲁西区基性火成岩源于陆内岩石圈伸展-减薄作用下古老而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减压部分熔融作用的结果,鲁东区则为被俯冲陆壳物质改造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减压部分熔融作用产物。中生代华北陆下岩石圈地幔性质仍为古老富集型地幔,因此至少在早白垩世前不可能存在地幔柱作用和大规模的下地壳拆沉作用。  相似文献   
52.
广东河台金矿构造应力场演化及构造控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广东河台金矿位于两广云开大山地区吴川-四会断裂变质带与广宁-罗定断裂变质带交汇部位,为一典型的韧性剪切带蚀变糜棱岩型金矿。海西-印支期区域SN向左旋挤压应力形成有区域左行韧性剪切性质的吴川-四会断裂变质带和广宁-罗定断裂变质带;燕山早期,区域构造应力转为SN向右旋挤压,区域韧性剪切带转为右行韧性剪切性质,并对先期形成的糜棱岩带改造显示为右行剪切特征;燕山晚期,大规模的右行韧性剪切活动逐渐转为右行脆-韧性、脆性剪切,在部分糜棱岩带中产生脆性断裂。河台金矿严格受韧性剪切糜棱岩带控制。区域吴川-四会断裂变质带和广宁-罗定断裂变质带是一级构造,两者交汇部位控制了河台金矿田的产出;燕山期,广宁-罗定断裂变质带的C-R次级构造(即河台韧性剪切带及其糜棱岩带)是二级构造,控制了河台金矿床的分布;河台矿区糜棱岩带中的张剪裂隙和主剪切裂隙系统是第三级构造裂隙,控制了河台金矿床的类型(蚀变糜棱岩型和石英脉型)及金矿体的分布和形态。  相似文献   
53.
对研究较为薄弱的中昆仑地区不同期次花岗岩的区域分布规律、岩石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意义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加里东晚期(430 ~370 Ma) 花岗岩主要分布于祁漫塔格山北坡,具科迪勒拉I 型花岗岩或ACG、PAG 特征,代表活动大陆边缘或弧后盆地构造属性,加里东晚期祁漫塔格北坡至少存在洋壳的有限俯冲;华力西中期(320 Ma ±) 发育伸展型富钾低铝钙碱性花岗岩,类似加里东I 型、CPG、KCG 花岗岩特征,广布于祁漫塔格山和求勉雷克山区,形成于碰撞后构造环境;华力西晚期(270 ~250 Ma) 具科迪勒拉I型或ACG 特征,属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其形成与早二叠世特提斯洋的向北俯冲作用有关;印支—燕山期(220 ~160 Ma) 具A2 型或富钾低钙钙碱性花岗岩,形成于碰撞后挤压向拉张转折过渡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54.
渝东构造样式分析与成因解析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10  
详细的构造分析与解析表明,渝东经历了晚元古代—古生代弱造山与稳定的克拉通盆地、中生代强造山与周缘前陆盆地、新生代造山后与残余盆地3个发育世代;现今构造格局与样式实为多期构造变形形迹的复合、联合与叠加。从总体上看,研究区纵向上可划分为3个构造层,其区域构造形态总体呈现前展式逆冲推覆薄皮构造样式,局部构造共见有7种变形样式。其中,下构造层主要发育双重构造与断弯褶皱;中构造层多发育断弯与断展褶皱;上构造层以形成滑脱、断展与突破构造为主;形成时代大致经历了晚燕山、早喜马拉雅、晚喜马拉雅三期;总体体现西冲的NE向逆冲构造体系形成期最早、东南方向逆冲的NEE向冲褶系形成期其次、东冲的NNE—近SN向逆冲褶皱系形成期最晚。研究区北部构造形成早于中南部,北端NWW—EW向逆冲褶皱系干扰、限制着中北部NE—NEE向逆冲推覆系向北延伸,中部发育的转换(调节)带区段具有比较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5.
地洼构造理论及其成矿学的研究,自1956年陈国达教授的《中国地台“活化区”的实例及着重讨论“华夏古陆”问题》发表以来,逐步开展,日渐深入.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地洼理论研究成果不断增加,其中某些已运用于找矿勘探、地震地质、工程地质等某些方面,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地洼学说在国外一些国家也受到重视和盛行.一、地洼学说及其成矿学的理论意义地洼区是后地台阶段的活动区,是在地槽型活动区演化为地台型稳定区之后,由于地台区的活化解体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活动区.因此,地洼区是在继地槽区、地台区  相似文献   
56.
华南多层推滑构造系的物理模拟实验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利用物理模拟的方法,研究华南多层推滑构造系的变形特征、变形过程和力学机制.在实验室条件下,根据实际地质条件,物理模拟实验再现了多层推滑构造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论证了岩石能干性差异和岩系能干性结构对变形产生的影响.在挤压应力背景下,岩石发生逆冲推覆,能干性层在非能干性层上滑脱、变形,形成断坪-断坡逆冲推覆变形构造.由于非...  相似文献   
57.
林舸  李斐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02):193-201
作为大地重力学反问题研究的实际应用,本文计算了全球扰动场源.在参数选择、赋值模式上,首先考虑到地球的成层结构与密度异常分布.研究表明,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的不均一性主要体现在岩石层块体内部,并一直延深到幔核边界;地壳中的构造活动与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状态相关.从大地构造学的角度,分析对比讨论了扰动场源所揭示的地球深部地质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8.
回顾了地洼学说创立40年来的发展和成就及其对地质科学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强调了地洼学说理论在90年代大陆动力学研究中的学科优势和领先的重要作用。当国际地学界再次将研究对象指向大陆岩石圈的演化、运动过程及动力学机制时,活化构造(地洼)及其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自然成为大地构造,同时也是地洼学说研究的前沿和特别关键问题之一。在未来的发展中,根据地洼学说所创立的以壳体概念为标志的综合大地构造学同时兼顾演化与运动,把二者统一研究的优点,发挥我国地域特色的优越条件,选定我国自己的重点研究内容,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学科优势领域和已有的国际影响,建立既有全球意义、又密切联系我国实际,更有成效地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新理论、新学科,为推动世界地球科学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59.
FLAC基本原理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各种数值分析技术的引入与广泛应用 ,对促进地学定量研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仁 ,1994 )。由于吸取了早期多种数值方法的优点 ,两种新型的数值分析方法 :拉格朗日元法和流形元法尤其受到关注。本文主要介绍显式差分FLAC(FastLagrangianAnalysisofContinua)基本原理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FLAC最早由美国ItascasConsultingGroup .Inc.开发应用于岩土工程力学计算 (Cundall,1976 ;Morti和Cundall,1982 ) ,现已从FLAC2D拓展到FLAC3D。该方法求解使用了离散模型方法、动态松弛方法和有限差分方法 3种技术(Cundall和Board ,1988;…  相似文献   
60.
全球扰动场源的研究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舸  李斐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2):193-201
作为大地重力学反问题研究的实际应用,本文计算了全球扰动场源.在参数选择、赋值模式上,首先考虑到地球的成层结构与密度异常分布.研究表明,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的不均一性主要体现在岩石层块体内部,并一直延深到幔核边界;地壳中的构造活动与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状态相关.从大地构造学的角度,分析对比讨论了扰动场源所揭示的地球深部地质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