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莱州湾海岸带采集了6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对黑碳(BC)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BC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关系。结果表明:(1)莱州湾海岸带表层沉积物中BC的含量范围为0.02~9.35 mg/g,平均为0.98 mg/g,低于欧美和我国其他海岸带区域;(2)河流沉积物中的BC含量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主要是受点源排放、河流本身的特征和沉积物粒度等因素的影响;海洋沉积物中的BC分布不仅受到沉积物粒度的影响,河流输入和沉积速率也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3)由于POPs的来源和理化性质差异,POPs与BC和总有机碳(TOC)的相关性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其中六氯苯(HCB)与BC、TOC的相关性最好。就河流和海洋分区而言,海洋沉积物中POPs与BC、TOC的相关性明显好于河流沉积物,但都没有表现出POPs与BC的相关性优于POPs与TOC的相关性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黑碳在渤海泥质区的百年沉积记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渤海泥质沉积区采集柱状沉积物样品,分析其黑碳含量和沉积通量,结合210Pb年龄测定,探讨百年尺度黑碳沉积通量的时间序列变化对区域人类活动的响应。结果表明:(1)研究区黑碳含量和沉积通量分别为0.24~0.49mg/g[平均为(0.32±0.07)mg/g]和0.026~0.053mg/(cm2·a)[平均为(0.040±0.008)mg/(cm2·a)],黑碳含量与我国东海内陆架等海区相当,但远低于美国港湾和瑞典大陆架等污染较严重地区;(2)黑碳通量在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90年代末出现两个明显的峰值,分别对应于两个阶段的生物质燃烧量和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量的急剧增加;而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较低的黑碳通量以及21世纪初黑碳通量下降的趋势则分别与黄河改道事件、我国能源利用技术提高及污染控制减排措施逐步实施等有关;(3)通过比较本文结果以及国内外其它海域和湖泊的研究资料,证明黑碳沉积记录可以作为一个良好的地球化学指标,用于评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