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147篇
地球物理   96篇
地质学   320篇
海洋学   115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在雷达产品相似度比较中提出雷达回波特征向量这一概念,将雷达回波产品用一组有限长度的数字进行描述,使得雷达回波相似度的比较转化为线性代数计算。通过受干扰回波自动识别,雷达回波的聚类应用展示雷达回波特征向量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2.
本文给出了一种二维地电模型有限元网格自动形成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数学模型及程序框图。   相似文献   
103.
红树植物次生木质部的结构与进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林鹏  林益明  林建辉 《海洋学报》1998,20(4):97-102
研究了红树科Rhizophoraceae的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角果木Ceriops tagal和秋茄Kandelia candel;马鞭草科Verbenaceae的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紫金牛科Mysinaceae的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和海桑和Sonneratiaceae的海桑Sonneratia caeseolaria次生木质部的结构与进化关系,红树科植物的次生木质部结构比马鞭草科、紫金牛科和海桑科的植物原始;红树科中的竹节树属Carallia和山红树属Pellacalyx为陆生的非红树植物,它们次生木质部结构比海生的红树料红树植物木榄属、秋茄属、角果木属更为进化,即导管为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为互利式纹孔.单穿孔的导管存在,是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遇到干旱环境而产生的特化现象,而海生红树科植物进入海滩沼译后,木质部仍具有原始性状.  相似文献   
104.
冀中坳陷深层砾岩体油气成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砾岩体油气藏是冀状凹陷陡波复式油气藏集带的一种典型岩性油气藏,勘探实践表明其极具勘探能力,同时,也反映出该类砾岩体埋藏深,非均质性强,勘探难度大的特点,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探讨了冀中深层砾岩体分布规律,研究了已发现的深部砾岩体油气藏的成藏模式,划分出两种不同的砾岩体油气藏类型,指出砾岩体储集层物性的发育程度是形成砾岩体的油藏的关键,并对冀中深层砾岩体油气藏进行了评价和资源预测,研究表明,冀中坳陷深层  相似文献   
105.
应用县站预报工具、历史资料、天气形势等综合分析、预报台风路径、风雨强度。  相似文献   
106.
超大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大型铜镍硫化物矿床不仅赋存有巨大的铂族贵金属资源,而且赋存有非常重要的深源信息,对其成矿理论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通过对超大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产出特征、时空分布、构造环境、控矿条件、母岩浆系列、成矿机理等研究现状的总结,认为以下几方面研究具有较大潜力:(1)矿床成因;(2)通过构造—流体—岩浆—成矿动力学综合研究,揭示成矿机制与全球变化的内在关系;(3)元古宙板块构造演化与超大型矿床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7.
打桩对周围建筑物振动影响的研究与实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打桩过程中土层质点振动速度的监测方法,打桩振动对周围建筑物影响程度的评价标准,并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有关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及施工中应采取的相应减振措施。  相似文献   
108.
2020年长江流域发生了历史第二大洪水,大通站洪峰流量达到84 500 m3/s。本文基于2020年7月长江口特大洪水期间最大浑浊带多站位的水沙观测数据,重点分析了悬沙粒度组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与常态水文条件下的粒度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最大浑浊带悬沙垂向平均中值粒径为10.4μm,变化范围为6~27μm,以黏性细颗粒泥沙为主;其中核心区南槽、北槽及北港的中值粒径分别为8.4μm、7.6μm和8.5μm,过渡区分别为7.2μm、16.4μm和14.5μm。(2)悬沙中值粒径垂向分布受不同组分影响,核心区底层中值粒径为8.8~9.6μm;底层黏土含量在28%~31%之间,粉砂含量在61%~64%之间,中值粒径主要受黏土及粉砂组分影响;过渡区北港和北槽垂向平均砂组分高达19%,南槽砂组分平均仅占5%,中值粒径主要受砂组分影响。(3)对比2013年洪季浑浊带数据,2020年粒径整体增大5.4μm,核心区黏土含量相较2013年减少12.7%,砂增加6.3%;过渡区北槽与北港平均粒径增大10μm。  相似文献   
109.
利用局地分析和预报系统(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 LAPS),结合多源资料,分析了2018年3月4日暖区强飑线成熟阶段的热动力结构和大风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暖区内层结不稳定范围向东扩展和强的垂直风切变,驱动飑线组织化加强并向前移动和发展。成熟阶段飑线热动力结构呈现出两支强入流和冷池的典型特征,即前侧入流在低层(0~3.0 km)辐合上升,部分气流在高层翻转流向系统前侧,无后向流出;后侧中层(4.0~5.5 km)入流进入云体后部,在水凝物强烈相变降温作用下,密度增大转而下沉;下沉气流区降雨蒸发冷却增强了雷暴冷池。相比于飑线南段单一的对流线,北段弓形特点突出,后侧入流下降,加之存在尾随层状云,有更大的潜在冷却作用,促进气流加速下沉增强地面雷暴高压,最终导致更强的极端大风。  相似文献   
110.
成都地磁台距成灌高铁运行线路垂直距离约1.5 km,使用数字化磁通门磁力仪GM4,在轨道沿线不同距离处进行野外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的运行对周围地磁观测环境产生干扰,干扰距离约6 km,干扰主要来自轨道泄露电流及输电线路产生的磁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