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3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林伟  王印  刘飞  孟令通  冀文斌  卫巍  褚杨  宋超  吴钦颖 《地质学报》2022,96(10):3449-3467
蛇绿岩是恢复大洋演化最直接的证据,是识别板块汇聚边界的一级地质学标志。相比于蛇绿岩,蛇绿混杂岩的基质记录了更多关于大洋板块演化的信息。为了深入理解蛇绿混杂岩基质组成的构造内涵,我们选择了位于越南北部—中国滇东南地区的古特提斯哀牢山- Song Ma(马江)- Song Chay(斋江)缝合带开展研究。本文综合了前人有关该带蛇绿混杂岩基质碎屑锆石U- Pb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的结果,认为哀牢山- Song Ma- Song Chay蛇绿混杂岩基质具有强烈的横向不均一性,可以划分为M1、M2、M3和Song Chay 单元。其中,M1位于哀牢山- Song Ma蛇绿混杂岩中部,构成了哀牢山蛇绿混杂岩的主体,具有440 Ma和960 Ma的特征碎屑锆石年龄峰值,结合其Hf同位素特征,我们认为M1的物源为印支板块。M2位于哀牢山- Song Ma蛇绿混杂岩的NW部,显示出单一的260 Ma左右的碎屑锆石年龄峰值,结合其Hf同位素特征,我们认为M2主要来自于华南板块上的峨眉山大火成岩省。M3位于哀牢山- Song Ma蛇绿混杂岩的SE部,碎屑锆石年龄结果显示出250 Ma的主要峰值以及370 Ma和780 Ma的次要峰值,结合其Hf同位素特征,我们认为M3的主要物源为印支板块的弧岩浆岩,少量来自华南板块。Song Chay蛇绿混杂岩基质中的碎屑锆石主要是来自作为被动陆缘的华南板块,只有很少一部分来自上覆的印支板块。上述蛇绿混杂岩组成的横向不均一性,指示了洋盆关闭过程中物源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基质中鲜明的俯冲板块(华南)被动陆缘的信息,使我们推断古特提斯东部在某一阶段或某一部位表现为有限洋盆,其对我们理解东古特提斯板块拼合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概述了国家水文数据库系统十多年来取得的成果,指出了系统设备改造势在必行,提出了数据库软硬件的选型原则,论述了服务器及客户机、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等问题。  相似文献   
93.
早期的研究显示大别山东段(安徽部分)出露的榴辉岩均为中温榴辉岩,并没有其他类型榴辉岩存在.本研究通过对桐城地区雷庄附近的榴辉岩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矿物成分化学以及热力学分析表明,该地区榴辉岩为低温高压榴辉岩.榴辉岩的P-T演化特征研究区分了5个变质阶段,展示了一个"发卡式"增温退变轨迹.Ⅰ-阶段的变质温压为T=390~411℃,P=0.89~1.40GPa;Ⅱ-阶段为T=527~544℃,P=1.95~2.34GPa.该阶段为峰期变质,代表了板片俯冲最大深度;Ⅲ-阶段为T=501~519℃,P=1.74~2.14GPa;Ⅳ-阶段为T=630和P=1.22GPa;Ⅴ-阶段为T=350℃,P=0.20GPa.由Ⅲ-阶段至Ⅳ-阶段随着压力的降低,温度明显增加,反映了一个退变增温的演化趋势.这种增温可能是由于低温榴辉岩对温度变化的敏感,以及榴辉岩板片在折返至地壳某一深度停滞时间较长,北大别热穹隆和地温梯度的恢复是导致增温的热源.  相似文献   
94.
随着渔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近海渔业资源日趋贫乏,渔场作业已由近海向外海扩展。当前24小时内的公众预报已不能适应外洋捕捞生产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的广泛应用,其良好的实效和较长的时效优势已充分显示,本文对有关相关因子进行研究并建立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95.
业务网与互联网物理安全隔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伟  徐才 《气象》2003,29(9):56-57
通过使用单机单硬盘和单机双硬盘混合方式,实现了舟山市气象局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的物理安全隔离。  相似文献   
96.
FY-2B云图资料的远程调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伟 《气象》2004,30(5):52-53
介绍了基于CMAPPS系统如何远程调用FY 2B云图资料的方法及在本地CMAPPS系统上的显示应用。  相似文献   
97.
沉积物源分析是认识盆山演化的重要途径。天山南麓库车坳陷不同剖面的砾岩碎屑、砂岩骨架颗粒、碎屑重矿物组分显示,它们的成熟度及演变时限总体可以类比,表明其成因演化主要受控于物源区——(古)天山的构造活动与造山作用。对碎屑沉积记录的综合分析进一步指示,天山物源总体以“再旋回造山带”类型为特征,其演变细节包括五期:①早三叠世古天山继承石炭纪以来的构造挤压和隆升,物源岩石类型主要为沉积岩、中高级变质岩,以“碰撞造山和褶皱冲断带”及“混合造山带”类型为特征;②中三叠世一中侏罗世构造活动较弱,代表高成熟度的“锆石一金红石一电气石”重矿物组合发育,主要物源岩石类型包括变质岩和酸性火山岩,与“弧造山带”以及“混合造山带”类型关系密切;③晚侏罗世一白垩纪,天山开始新一轮的构造挤压隆升,物源岩石类型复杂;④第三纪(特剐是中新世)构造挤压和隆升活动加强,稳定性极差的碎屑“角闪石一辉石”组合增多,物源组分东西分异明显,西部沉积岩相对较多,物源构造属性趋向“碰撞造山和褶皱冲断带”;东部结晶岩相对较多,物源构造属性复杂或以“混合造山带”类型为特征;⑤上新世南天山强烈隆升和向南推进,与前一阶段相比沉积岩物源增多,但物源构造属性基本同上。第④⑤两个阶段砾岩层和不稳定碎屑组合的发育除受控于天山强烈隆升外,可能还与气候环境的频繁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8.
2004年末浙北沿海10~12级冷空气大风过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素清  邱洪芳  林伟 《海洋预报》2006,23(Z1):79-83
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2004年末浙北沿海出现了阵风风力达10~12级的西北大风过程。冷空气强度强、海上有低压发展和沿海原有的梯度堆积,是出现10~12级大风的原因。高空形势特点是阻高崩溃、横槽转竖,伴随冷涡和冷中心南掉,纬向环流向、经向环流转变是大环流形势调整的结果。中低层锋区强、平流交角成90°,斜压不稳定能量很大,强烈的冷平流和下沉运动使高空动量下传,位能转化为动能,加大了海上的风速。  相似文献   
99.
海洋微藻培育系统抗弧菌作用机理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于1996年1-6月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对微藻培育系统抗弧菌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球等鞭金藻3011、三角褐指藻2038、扁藻1040及小球藻1061等4种饵料微藻中与藻共存细菌单菌株及群落均无限制弧菌生长作用;各培养时期除菌微藻3011不能限制弧菌生长;除菌微藻2038具有微弱限制弧菌生长能力,处于生长指数后期时作用相对较强,与藻共存细菌群落回加除菌微藻3011及2038,则恢复排斥弧菌能力,细菌先于弧菌加入时(如先加入3d)排斥能力显现较快,反之则较慢。另外还发现,除菌藻2038代谢产物(0.65μm 滤膜过滤获得)无限制弧菌生长能力,4种饵料微藻(自然藻-菌混和体)代谢产物(0.2及0.65μm滤膜过滤获得)无限制弧菌生长作用。因此,微藻培育系统抗弧菌机理可归结为:以微藻为基础的微小生物群落因优先占有生态空间而对弧菌菌群具有排它性。  相似文献   
100.
0205号台风“威马逊”于7月初沿海北上影响浙江舟山。影响浙江舟山时台风中心气压仍有940hPa,在历史同期是少见的。本文初步分析认为,台风在北上过程中强度保持不变的原因是由于台风本身结构规则、尺度大,强而大的台风环流提供了广泛的辐合流入。台风外围深厚的暖湿水汽输送带为台风强度的维持提供了水汽和能量,台风强度维持与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关,高层辐散同时加剧了低层辐合。涡度场的对称分布,使水汽和能量向台风中心旋转,旋转风动能得以维持。弱的垂直切变和暖洋面的存在也是台风强度维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