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0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1.海洋生物资源量估计海洋是生物资源宝库。据生物学家统计,海洋中约有20万种生物,其中已知鱼类约1.9万种,甲壳类约2万种。许多海洋生物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为人类提供了丰富食物和其他资源。关于海洋生物资源的数量,特别是其中鱼类资源的数量,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生物学家曾做过许多研究,有些专家用全球海洋净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年产量)和以估算世界海洋渔业资源数量基础,其结果为:世界海洋浮游植物产量5000亿t。折合成鱼类年生产量约6亿t。假如以50%的资源量为可捕量,则世界海洋中鱼类可捕量约3亿t。2.…  相似文献   
12.
重大海洋政治、经济和环境问题综述(之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大海洋政治、经济和环境问题综述(之一)杨金森(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一、海洋问题的国际背景海洋问题已经成为联合国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失效,1995年建立了国际海底管理局,1996年建立了海洋洁洁庭;1994召开...  相似文献   
13.
三、海洋管理体制国家实施海洋管理,必须设置相应的机构,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不同的国家,海洋管理体制是不同的。决定设置什么样的海洋管理体制,主要因素有:①海洋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以及海洋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象日本这样的岛国,必须发展海洋运输业和海洋渔业,因此必须设立强  相似文献   
14.
15.
海洋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全球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现代世界强国都从战略全局上关注海洋。(1)海洋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支持系统: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的面积3.6亿平方千米,占总面积71%,是影响地球环境变化的重要源泉;(2)海洋是最大的政治地理单元,被划分为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等五个法律地位不同的政治地理区域。其中,划归沿海国家管辖的1.09亿平方千米,成为各国的“蓝色国土”;目际社会共有的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2.5亿平方千米,是世界各国的“公土”,(3)海洋是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宝库,是人类可以开发自然资源的“潜在基地”;(4)海洋是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目际安全,沿海目家的安全,都与海洋密切相关。所以——  相似文献   
16.
发展海洋科技建设21世纪海洋强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提高全民族的现代海洋意识, 增强海洋国土观念, 海洋是资源宝库、世界通道、人类的新生存和发展空间的观念, 海洋健康观念,在当今国际海洋法律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海洋权益斗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尤为重要, 也是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到2020年把我国建成海洋经济强国——论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指导方针和目标张海峰杨金森徐质斌(执笔)刘容子鹿守本1.指导思想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指导思想是:着眼于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的大格局和国内海洋形势,服从中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战略,以党的基...  相似文献   
19.
1.增强全民族海洋意识提高全民族的现代海洋意识,增强海洋国土观念,海洋是资源宝库、世界通道、人类的新生存和发展空间的观念,海洋健康观念,在当今国际海洋法律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海洋权益斗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尤为重要,也是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思想基础。(1)进...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尤其是高新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世纪之交,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海洋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最后空间。海洋科技工作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及权益维护有直接的关系。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繁荣复兴的伟大战略任务。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海洋大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科学技术做基础和保障。海洋科技的创新与发展将为我们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0世纪海洋科技事业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作为沿海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