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8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更好理解沿海区域近地面风速衰减规律及其内在机制并获取适用于业务观测风速数据的分析方法,通过引入内边界层厚度的发展机理,推导获得风速随离岸距离变化的数学解析拟合式。结合浙江省温州市境内一沿海区域6个自动气象站2014—2019年逐时风速观测数据应用该拟合式分析了风速随离岸距离的关系,结果表明不管是逐时风速还是逐日最大风速,其平均值均与离岸距离有着良好的负相关,并发现其衰减系数与风速有着密切关系。向岸流及离岸流的风速衰减特性均可以结合该拟合式用线性及幂数律拟合来体现,但后者可以更好地解释风速随离岸距离变化特征,并在较大风速(3~10 m/s)向岸流的背景条件下,获得合理可信的分析结果,说明该方法可以适用于近海岸区域风速观测数据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
MODFLOW中现有的降水补给数据和井流数据是基于每个剖分网格输入的,导致基于MODFLOW建立大区域水流数值模型前处理的降水补给文件和井流文件存储开销过大、读取效率低。为此,通过改进现有的降水补给子程序包RCH及开发新的子程序包RAW,给出了一种基于面状补排项的数据输入新方法。改进后的MODFLOW程序通过读取RCH文件或RAW文件中每个分区的补排量数据,以及每个网格对应的分区编号,在程序内部实现了补排量向每个模型网格的分配。RAW子程序包实现了多层面状补排量的表达,可用于面状的地下水开采、农业回灌等源汇项的处理。相对于原始的源汇项数据存储方式,基于新方法建立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流模型,RCH及RAW文件大小分别减小为原来的1/145和1/255,整个模型数据的读取时间的加速比为7.46。  相似文献   
13.
滦县ML=4.8地震的局部多台数字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测定,2004年1月20日16时34分11.9秒在滦县发生了ML=4.8的地震,震中位于东经118.77 °,北纬39.71°,震源深度H=10km.尽管地震造成的破坏轻微,但有感范围较大,在秦皇岛市、青龙县、北京市、廊坊市、天津市等地均有震感.这次地震使震中及其附近地区的5台数字强震仪触发,记录了5组3分量数字加速度记录.本文对这次地震事件、地震地质概况作了简要介绍,并就台站(阵)基本背景资料、数字强震仪主要技术指标作了详细说明.最后,对获取的15条数字加速度记录作了初步处理分析,如基线校正、加速度峰值计算、傅里叶谱及反应谱计算等.  相似文献   
14.
强震动观测数据通常由强震仪原始二进制加速度记录组成,在国内外相关强震数据库下载的强震记录均为解码、处理后的ASCII格式文本文件,非原始文件,记录格式不同,但均由数据头段和数据区2部分组成。以我国未校正加速度记录(UA)数据格式为例,探讨基于Matlab程序的强震数据处理技术,并识别记录的地震动特性,为强震数据多领域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在波动有限元模拟中, 若采用传统的显式数值积分方法求解运动方程, 计算时间步长需采用计算区内满足稳定条件要求的最小时间步长. 然而, 对于大部分计算区域, 这一时间步长过小, 是不必要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不等时间步长的显式数值积分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不同的计算区域采用满足各自稳定条件的计算时间步长. 最后, 本文通过数值试验检验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及其对数值计算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于2015年6月对南海北部海区5个断面共26个站位海水中溶解态氨基酸(THAA)、溶解有机碳(DOC)和叶绿素a(Chl a)的浓度进行了科学调查。结果表明:夏季南海北部海水中THAA的浓度范围为0.40~1.95 μmol/L,平均值为(0.80±0.40) μmol/L,THAA的水平分布总体上体现出近岸高、远海低的特点,表明陆源输入对南海北部海域表层THAA分布有重要影响。THAA在断面上的垂直分布呈现出由近岸至远岸、由表层至底层逐渐降低的趋势。THAA浓度与两种D型氨基酸(D-谷氨酸:D-Glu和D-丙氨酸:D-Ala)含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与天门冬氨酸/β-丙氨酸(Asp/β-Ala)和谷氨酸/γ-氨基丁酸(Glu/γ-Aba)比值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表明细菌的消耗是影响南海海水中THAA浓度的重要因素。D-Ala作为细菌肽聚糖中相对稳定的氨基酸,根据其占DOC的含量估算南海海水中的细菌源有机碳对DOC的贡献率为(29.32±14.32)%,其水平分布显示出近岸低、远岸高的特点;而其垂直分布则呈现出从表层至底层逐渐增加的趋势。THAA占DOC百分比(THAA-C%)的变化范围为1.02%~5.49%,平均值为(2.97±1.38)%。THAA-C%、活性因子和降解因子的高值均出现在珠江口外围区域。随着海水深度增加3种降解因子的数值均显著降低,这表明底层海水中有机物比表层海水中的有机物降解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冀北坳陷中新元古界下马岭组进行剖面实测,对下马岭组底部的沥青砂岩进行室内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观察与分析了下马岭组沥青砂岩的出露分布特征,镜下研究了此砂岩的碎屑颗粒和填隙物的组分特征和磨圆、分选、粒度等结构特征,依据岩石学特征、粒度分析系列参数等研究了沥青砂岩的沉积环境。结果表明此砂岩为成分与结构成熟度均高的纯石英砂岩和石英砂岩,硅质与沥青质填隙、沥青含量达5%~15%,细粒为主,分选好到极好。粒度分析是本段松散状沥青砂有效环境判别标志。综合分析认为下马岭沥青砂岩形成于无障壁海岸体系的滨浅海环境,形成于前滨到临滨的海相高能环境,可能的沉积位置是前滨下部到中上临滨;此砂岩主要来自临滨潮下高能带的沉积物、含部分前滨下部沉积物、也夹少量潮汐水道沉积物。不同剖面位置所处的沉积环境不同,凌源地区和平泉地区为临滨带的中上部的水下高能带沉积为主,宽城地区为临滨带上部沉积和前滨下部沉积,凌源地区和宽城地区也包含少量的潮汐水道沉积。  相似文献   
18.
竖向地震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25  
本文以国内外数十次地震(ML≥5)的近场自由地表加速度记录为基础数据,进行近场加速度峰值比的统计分析,并着重对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竖向地震动反应谱特征进行研究。统计结果表明,竖向与水平向(V/H)加速度峰值比与震源距相关,随震源距增加,比值降低;竖向反应谱及竖向与水平向加速度反应谱比是周期的函数、并与场地条件及震源距相关。  相似文献   
19.
岩溶区原始林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与有效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茂兰、海南俄贤岭、云南西双版纳勐远仙境国家公园和绿石林自然保护区内具有典型岩溶地貌特征的原始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岩溶原始林地土壤4种微量元素(Cu、Fe、Mn、Zn)全量和有效态含量。结果表明,岩溶区原始林地土壤全铜、全铁、全锰和全锌含量分别为0.03~0.08 g·kg-1、35.6~57.4 g·kg-1、0.74~5.83 g·kg-1和0.13~1.03 g·kg-1,均超过国家背景值的平均值。研究区土壤Cu、Fe、Mn和Zn有效态含量分别为1.09~3.51 mg·kg-1、11.6~62.9 mg·kg-1、48.3~173 mg·kg-1和4.17~37.6 mg·kg-1,根据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评价标准,4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原始林地土壤Cu、Fe、Mn和Zn的活化率均值分别为5.48%、0.10%、6.44%、4.19%,表明岩溶区森林土壤Cu、Mn和Zn供素水平高,Fe供素水平低。4个原始林地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综合指数(Et)为茂兰(21.0)>绿石林(12.8)≈勐远(12.7)>俄贤岭(5.15),且Et与全氮和有机碳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强制海退体系域由于可发育优质的储集层而备受石油地质学者关注,但关于强制海退体系域中烃源岩的研究仍然十分缺乏。根据岩性录井、测井曲线和地球化学分析数据,以尼日尔Termit盆地为例探讨强制海退体系域中烃了源岩的类型及其识别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并通过改进的ΔlogR方法建立烃源岩总有机碳(TOC)含量测井预测模型,初步分析了不同类型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和质量差异。结果表明:强制海退体系域中可以发育煤/炭质泥岩、滨岸泥岩、三角洲泥岩和滨外陆棚泥岩4种烃源岩,其中滨外陆棚泥岩发育于强制海退体系域的底部,而煤/炭质泥岩以薄层状伴生于盆地边缘附近滨岸沼泽相和三角洲相。基础地球化学数据表明滨岸泥岩主要为Ⅱ2型干酪根的好-极好烃源岩,三角洲泥岩为非均质性强烈的差-好烃源岩,而滨外陆棚泥岩整体为Ⅲ型干酪根的差-中等烃源岩。应用lgRt交会图求取ΔlogR值,建立TOC测井预测计算模型,计算了其他井的TOC预测曲线,结果表明Termit盆地强制海退体系域中的泥岩基本为好-极好烃源岩,不同构造区块中差别不大,其中滨岸泥岩为主要的烃源岩类型,累计厚度大且生烃潜力高。从强制海退体系域的演化过程及Termit盆地实例研究来看,强制海退体系域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育优质烃源岩,滨岸泥岩可能是其主要的烃源岩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