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离散型图斑在利用坐标位置进行自动编号时易出现混乱无序的弊端,利用Python语言和ArcPy站点包进行程序开发,提出了基于空间聚集原理的自动和手动分组编号方法,并详细阐述了程序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细节。以武汉市长江新城内房屋面积测算工程为例,进行了程序测试,为复杂情况下的离散型图斑自动编号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山西晋城矿区内沟谷发育,地形复杂,最大相对高差400m,浅层地震地质条件以裸露基岩为主,少部分是黄土和坡积物覆盖,表浅层地震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区内山西组3#形成的T3波形突出、全区稳定,可连续追踪对比;15#煤层因3#煤层的屏蔽作用,反射波T15波能量较弱。针对该区的地震地质条件,在不同地段分别选用空压机配风镐、山地钻、洛阳铲等成孔工具,以保证激发层位在未风化基岩中。基岩中激发获得的原始资料信噪比较高,小构造反映清晰,可见改善激发条件可为资料解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DOM成果质量检查是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介绍了DOM质量检查主要的核查内容、方法和评估公式,提出了利用Python语言和FME模板设计对质量检查中需要人工核查的重要环节进行技术优化,实现检查图、表等统计信息的自动化生成,并对流程优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阐述,有效地提高了DOM成果质量检查效率。  相似文献   
14.
煤田陷落柱特殊波对陷落柱解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典型陷落柱建立圆锥状陷落柱数学模型,采用波动方程法对陷落柱模型进行地震射线追踪和波场模拟。模拟结果说明:由于陷落柱构造形态的特殊性,在陷落柱附近形成了正常煤层反射波、断陷点绕射波、延迟绕射波、延迟反射波及柱顶绕射波组成的纵波波场。在此基础上,模拟野外放炮,然后对生成的单炮记录进行常规处理,形成叠加、偏移剖面。通过对正演剖面和实际揭露资料分析,认为陷落柱特殊波的存在,是判别陷落柱构造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又造成了实际揭露陷落柱规模往往小于地震资料解释结果。将研究结果用于实际勘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在静力触探应用中有关土层分类命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静力触探的土层分类命名一直是困扰勘察设计人员的大问题,以静力触探资料整理中的普通经验及铁道部《静力触探技术规则》(TB37-93)中有关土类划分内容,结合勘察实践做些讨论,指出“普遍经验”的局限与相关规范的优缺点,并尝试提出新的工作方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16.
在地震弹性矢量波场框架下,推导了多波联合层析速度反演方程以及走时残差与角道集剩余曲率的转换关系式,提出了一种利用成像域角道集更新P波、S波速度的走时层析反演方法.其实现过程可以概括为:将弹性波多分量数据作为输入,基于高斯束实现矢量波场成像并提取角道集,利用层析反演方程求解慢度更新量,最终获得多波联合反演结果.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反演效果,能够为弹性矢量波联合深度偏移提供高质量的叠前速度场.  相似文献   
17.
对于微地震正演模拟,本文以射线追踪的原理为基础,对两点间的射线追踪问题进行了研究,应用二分算法、改进二分算法和微变网格算法对水平层状匀速模型、弯曲层状匀速模型和复杂地质模型进行射线追踪,使得计算效率和适用范围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文中对每种算法误差范围和计算效率进行了对比验证,对于不同的地质模型,选用合适的算法才能在计算速度和精度上得到双重保证,最后正演模拟了多波三分量记录.在模型建立上引入了超薄层概念,并在前人模拟的直达波、透射波、反射波基础上拟了折射波,使正演模拟的多波场信息更丰富.文中的应用实例及模型结果表明:与二分法相比,改进二分法能够对弯曲界面进行射线追踪,并能保证结果的精度.弯曲层状模型中,改进二分法与微变网格法相比计算速度有显著提高,能够应用到资料的反演中.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多点灰色模型背景值求解方面存在的缺陷,采用自动寻优定权对背景值进行选择,使得实测值与拟合值的残差平方和最小,以提高多点灰色模型的预测精度。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多点灰色模型相比,背景值改进的多点灰色模型预测精度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进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和世界最主要的大河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则是我国人口最为密集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因此,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晚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的特征与变化,特别是长江河口地区的河谷变迁与三角洲发育,对于该地区的国计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江三角洲地区晚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的科学调查研究,已经走过了整整的一个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长江三角洲地区晚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本文从现代三角洲发育、末次盛冰期长江河谷的深切与充填作用及冰后期地层的沉积相变化,埋藏硬土层的分布、特征、成因及其古土壤学性质,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时期的海侵地层层序与新近纪及早、中第四纪地层及其沉积环境,以及从三角洲钻孔的碎屑锆石、独居石年龄谱及沉积物成分和地球化学组成随时间的变化来推论长江贯通三峡的时间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所存在的问题,按照研究时间的大体顺序和地层的新老次序进行了较详细的综述和简要评论。最后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判断,概括了长江三角洲地区近一个世纪来研究工作所取得的进展和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工作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引起广大同仁及有关部门的注意,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辽阳地震台汤河冷泉2014年4月以来的两套水氡观测仪对比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套仪器产出的数据具有长周期趋势上的同步性变化特征,氡值均具有明显夏低冬高的年变规律,月均值相关性参数计算也表明两套数据具有高的相关性,但氡值的数值差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综合分析认为,FD-125水氡观测仪暂不能完全取代FD-105K水氡观测仪,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对比观测才能定论,最好能有震例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