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35篇 |
免费 | 1806篇 |
国内免费 | 211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66篇 |
大气科学 | 1273篇 |
地球物理 | 1453篇 |
地质学 | 5938篇 |
海洋学 | 1533篇 |
天文学 | 226篇 |
综合类 | 745篇 |
自然地理 | 13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6篇 |
2023年 | 304篇 |
2022年 | 380篇 |
2021年 | 411篇 |
2020年 | 372篇 |
2019年 | 436篇 |
2018年 | 402篇 |
2017年 | 291篇 |
2016年 | 316篇 |
2015年 | 363篇 |
2014年 | 595篇 |
2013年 | 452篇 |
2012年 | 484篇 |
2011年 | 501篇 |
2010年 | 495篇 |
2009年 | 439篇 |
2008年 | 419篇 |
2007年 | 515篇 |
2006年 | 494篇 |
2005年 | 399篇 |
2004年 | 389篇 |
2003年 | 305篇 |
2002年 | 253篇 |
2001年 | 261篇 |
2000年 | 274篇 |
1999年 | 379篇 |
1998年 | 351篇 |
1997年 | 353篇 |
1996年 | 354篇 |
1995年 | 323篇 |
1994年 | 314篇 |
1993年 | 289篇 |
1992年 | 305篇 |
1991年 | 252篇 |
1990年 | 215篇 |
1989年 | 149篇 |
1988年 | 85篇 |
1987年 | 85篇 |
1986年 | 72篇 |
1985年 | 95篇 |
1984年 | 64篇 |
1983年 | 74篇 |
1982年 | 56篇 |
1981年 | 45篇 |
1980年 | 38篇 |
1979年 | 24篇 |
1978年 | 14篇 |
1959年 | 21篇 |
1958年 | 30篇 |
1957年 | 2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针对如何衡量居民小区"15分钟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的问题。该文采用基于GIS的网络分析法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结合POI数据,分析了东营区"15分钟生活圈"可达范围内的公共服务设施的达标情况和空间相关性,并得出结论:(1)东营区的居民小区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空间分布整体都呈现"东-西双核心向边缘递减"的特点;(2)东营区"15分钟生活圈"可达范围内的不同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差异明显,覆盖率最好的是公交站点,最差的是小学;(3)东营区居民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达标率较好,达标率在70%以上的居民小区占到近80%;(4)东营区有超过10%的居民小区处于低低聚集区,应优先提升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33.
介绍了当前WebGIS的发展趋势和WebGIS开发技术和框架,分析了优势和不足.通过选择合适的开源技术库构建了一个轻量级的WebGIS开发框架,并详细介绍了该框架的组成.利用该技术框架开发了我国水产生物资源分布查询系统.结果表明,使用该框架开发能够快速构建跨平台的GIS应用. 相似文献
34.
设计了一种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分层匹配的地理信息服务语义发现框架,实现用户输入关键词与地理信息服务的语义匹配。框架基于Word Net知识库,利用消歧技术确定所提取词汇的含义;根据所提取的信息来源以及相关关系将地理信息服务上下文划分为6个信息层匹配,并使用遗传算法确定各信息层在匹配过程中具有的权重。最后将所提出的发现方法与常用的发现方法做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地理信息服务语义发现的查准率。 相似文献
35.
36.
基于GM(1,1)等维新息模型的矿山沉降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GM(1,1)灰色模型的建立过程及模型的精度评定方法,采用等维新息模型对某矿工业广场的沉降趋势进行了预测,并用残差序列建立GM(1,1)模型进行修正,通过与实测的结果对比表明,模型的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模型可靠合理。 相似文献
37.
综合不同的泥石流评价因子对泥石流危险性进行了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来计算潜在的泥石流危险区域。选取虹口乡高原村与庙坝村共处坡面为研究区域,在ArcGIS中生成研究区域的坡面立体图。选取适当的评级指标,确定了流域内主要的泥石流影响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主要因子的权重值,将各因子划分为五个不同等级,并分别对各个因子进行数值化和归一化处理。利用ArcGIS形成各评价因子专题层,再分别给不同评价栅格赋权重值,最终运用叠置分析与插值分析得出研究坡面的不同色带所表示的危险等级区划图,从而实现单坡面泥石流危险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38.
39.
40.
针对青海地区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大地控制网的现状,从GPS控制网设计与布测、数据处理、控制网质量检测和成果管理等方面对青海地区三级GPS大地控制网的建立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在高原困难地区建立GPS网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