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海洋学   2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1.
应用自制的转筒式采样装置采样,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珠江河口水域微表层类脂物质的浓度、成分、组成和富集系数,探讨了类脂物质的河口迁移和类脂物质的来源.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絮凝控制因素及其对化学物质迁移之影响,用过滤过的天然珠江河水,通过加酸调节不同pH,以及通过分别加入各种海水主要电解质絮凝并测定絮凝物上腐殖酸和微量金属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电解质对腐殖酸和微量金属絮凝的影响不同,各种电解质的絮凝效力大小是CaCl_2>MgCl_2>NaCl;(2)电解质浓度不同絮凝的效果也不同。在本实验浓度范围内,总趋势是浓度越高,腐殖酸和微量金属絮凝量也越大,(3)同一样品中,各种微量金属絮凝的百分比也各不一样。Fe大量絮凝,Si,Cd絮凝很少量,絮凝大小是Fe>Cu,Zn>Mn,Al>Si,Cd;(4)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酸度对絮凝的影响不重要。  相似文献   
13.
珠江口海区悬浮颗粒物质研究——Ⅰ.迁移、分布和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飞永  陈金斯 《海洋学报》1989,11(2):185-192
通过两个航次的出海,对珠江口广大海区悬浮颗粒物质的来源、含量、分布、迁移和扩散机制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海区的悬浮颗粒物质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变化,一般来说,丰水期的含量高于枯水期的含量,底层水的含量高于表层水的含量,近海岸的含量高于远离海岸的含量,风浪大时含量亦增加,研究海区的悬浮颗粒物质主要来自珠江流域,文中详细讨论这种物质的迁移以及影响迁移和变化的各种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本首先研究了珠江口海域悬浮颗粒腐植酸的来尖、分布以及它在近移过程中与颗粒Fe、颗粒有机碳、总悬浮物和沉积物中腐植酸之间的关系。讨论了环境中主要因素对悬浮颗粒腐植酸含量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河口是化学环境和化学物质急剧变化的地区,是迁移到海洋中去的河流物质的控制中心。珠江是我国第三大河流,由东江、西江和北江三大支流汇合而成,流域面积广大,沿途排入大量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是怎样经由珠江口而迁移到海洋中去的?在珠江口的分布如何?对珠江口的影响如何?等等,既是一个理论研究问题,也是一个实际问题。Cu、Pb、Zn是目前世界上研究较多的海洋微量化学成分。这些元素含量大时,是海洋污染物质。且这些元素的化合物不易分解,还能通过海洋生物的富集,变成更有害的物质。在珠江口海区,这三种元素的含量也较大。  相似文献   
16.
水溶有机物的主要组成是腐殖质(占60—80%),而可溶性腐殖酸(DHA)是水体腐殖质的重要成份。DHA是一种天然多核芳香族高分子量化合物,含有多种活性基团,能与无机和有机物质发生络合、吸附、溶解、絮凝等物理化学作用,对水体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布迁移、沉降富集等地球化学过程起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水生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90年12月─1991年12月在大亚湾进行每月1次的观测,分析了三氮的周年变化特征,讨论了三氮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其与溶解氮、叶绿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溢油样品在35—40℃以5000r/min作离心处理除去油中的水,测定样品在指纹区(1720—650cm~(-1)中的红外光谱,取得所选定的谱带的光谱数据,通过计算和比较皮尔逊相关系数来研究溢油样品光谱和可疑油源光谱之间的相似性以作溢油源鉴别。整个过程在计算机控制下进行,利用一个专用的计算机程序来作溢油检索,它可以从众多的可疑油源中找出三个最相似的油源并将它们按其相似程度进行排列,大大简化了鉴别过程,提高了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沉积物可视为水环境条件的反映的结果,对天然水沉积物的研究,在探索天然水的化学相互作用和界面平衡的研究方面,有很重要的意义,有时甚至是关键性的因素,过去对海洋沉积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揭示了各种元素在海洋沉积物中的总分布,探索了其中矿物的蕴藏量及其经济价值等,随着地球化学研究的深入,拢统地测定元素的总浓度是很不够的,因为由此不能阐明海洋沉积物复杂的地球化学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次研究了珠江口海域悬浮颗粒腐植酸的来源、分布以及它在迁移过程中与颗粒Fe、颗粒有机碳、总悬浮物和沉积物中腐植酸之间的关系。讨论了环境中主要因素对悬浮颗粒腐植酸含量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