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75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110篇
地质学   118篇
海洋学   5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强震引起的破坏主要归因于地面振动、地震断层和地基失效等三因素。它们都与浅,表地质体的结构构造密切相关,亦即,主要受控于第四纪地层。由于第四系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外营力的影响,因此,震害理应具有区域性的特征,而地理学的研究在震害预测中也应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华南沿海地区为例,通过历史地震的震害研究来说明这一问题,并讨论有关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32.
华北陆块、秦岭地块和扬子陆块构造演化的古地磁证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河北井陉和湖北宜昌、兴山的39个采样点、392个样品进行的古地磁测试,以及7个采样点、71个样品中的原生剩磁以及笔者前期研究结果,系统分析了三大块体的古地磁极位置、古地磁偏角以及古纬度自寒武纪以来的变化特征,并进行了古地理复原。研究表明,三块体为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寒武纪时,华北陆块、秦岭地块以及扬子陆块自北到南顺序排列于北纬2.9°、南纬5.5°以及南纬17.0°。秦岭地块北侧和南侧分别存在一古洋盆,此时华北陆块和扬子陆块相距约1400Km左右;三块体向北漂移的过程中伴随着旋转运动;三块体开始拼合的时间为晚二叠纪至早三叠纪之间,华北陆块和秦岭地块完全拼合的时间为早三叠纪至中三叠纪之间,三块体完全拼合的时间为中三叠纪至晚白垩纪之间;晚白垩纪以后,一体化的三块体继续向北漂移,并于第四纪到达现今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33.
华南多红盆,其时代由于诸多恐龙遗迹的发现而得以确认。然而,对于晚白垩世一早第三纪的具体层界,即使在研究程度较高的南雄盆地,至今仍有争议。因此,由中国古生物学会湘、粤、桂联合组,广东省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委和韶关市地质学会联名召开的粤北地层现场会议,即以红层考察作为主要内容.这次会议于1993年2月19日至24日分别在韶关和南雄两地举行。会议仅安排一天学术交流,其余时间均为地层剖面观察,计有仁化丹霞山白垩纪地剖面;南雄盆地的大塘坪岭—逆龙巷剖面,风门坳剖面,主田剖面;乐昌长来大赛坝剖面等.  相似文献   
34.
(一) 鑽進中,軸心壓力掌握的是否合適,對於提高鑽進效率有很大关系。單位面積壓力小(指仍大於岩石臨界抗壓强度),合金壓進岩石淺,效率不高;而單位面積壓力等於或小於岩石臨界抗壓强度的時候,便不能進尺。因此,在這兩種情況下都不能提高效率。從理論上來说,軸心壓力越大、效率越高。但是,由於機器和工具的限制又不能無限制地加大壓力。因為,壓力過大固然合金壓進岩石深,但可能损壞機器和工具,同時也容易造成過度的孔彎。所以若想從軸  相似文献   
35.
看了“地質与勘探”第九期和第十三期上所載的有关鑽粒鑽进剋取原理的几篇文章以后,使我感到很大兴趣。正因为这一問題在理論以及实踐上还沒有得統一的認識,所以这种研究和討論是很必要的。現就將个人对这一問題的浅薄認識提出,請大家提出批評指正。鑽粒鑽进的剋取原理是比較复杂的,远不同于合金鑽进。但是,我認为其尅取岩石所必須具备的基本  相似文献   
36.
在重力勘探的数据处理中,测点的纬度、经度值是纬度改正、地形改正和网格点重力值等计算的基础。求经纬度的方法,通常是从地形图上注记的经纬度已知点开始,量测到测点的距离,以求出经纬度(第1图)(略——译者)。  相似文献   
37.
地下管线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城市地下管线信息进行科学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简述了运用计算机技术和G IS技术科学管理地下管线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以某矿区地下管线数据为例详细介绍了通过对ArcG IS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来实现对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的管理。  相似文献   
38.
基于京津冀地震台网观测资料,利用CAP方法反演滦州MS4.3地震、昌黎MS4.2地震及其MS3.3余震的震源机制,并利用近震深度震相获得更为准确的震源深度,结合双差定位法获得2个地震序列的震源分布结果,对发震构造及成因关联开展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滦州MS4.3地震的节面Ⅰ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211°、85°、168°,节面Ⅱ分别为302°、78°、5°,震源错动类型为走滑型,震源深度为8 km,地震序列的震源分布呈NNE向,短轴剖面显示断层面倾角近垂直,认为其发震断层面为节面Ⅰ;昌黎MS4.2地震及MS3.3余震的节面Ⅰ分别为189°、68°、161°及190°、61°、170°,节面Ⅱ分别为286°、72°、23°及285°、81°、29°,震源错动类型同为走滑型,震源深度为10.5 km,地震序列的震源分布呈NNE向,短轴剖面显示断层面倾角近垂直,认为其发震断层面为节面Ⅰ;2)基于滦州MS4.3地震、昌黎MS4.2地震及滦州MS7.1地震的震源参数结果,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等资料分析认为,3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不是上地壳先存断裂,而可能与震源区的深部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即壳内包体现象是孕育这些地震的共同基础。  相似文献   
39.
为探究煤体在不同水力荷载路径下的微观渗流特征,通过CT三维重建技术,建立了基于煤体微观结构的双介质渗流模型,并设计了恒定速度加载(LP1)、常规脉动加载(LP2)和强加载缓卸载加载(LP3)3种水力荷载路径,进行了在不同循环荷载路径下的煤体注水渗流数值模拟试验。另外利用自行搭建的煤体注水装置,探究了3种荷载路径下的宏观损伤情况。结果表明:联通裂隙占孔裂隙结构的73.49%,是影响煤体渗流的主要因素,而孔径为9~23μm的孔隙是孤立孔隙中的主要部分,数量和体积占比均超过了50%;煤体内部孔裂隙结构和荷载路径对渗流速度和压力的分布特征具有重要影响。LP1沿注入方向平均渗流速度的波动较大,LP3则抑制效果明显,且LP3路径较LP1和LP2随时间有较大跨度。LP3的荷载路径相对于LP1具有脉动荷载的疲劳损伤效果,并且造成的损伤程度强于LP2。该研究可为煤体微观结构研究和煤层注水技术参数优化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40.
针对煤层注水防尘过程中注水压力设置不合理、注水渗流效果差等问题,采用CT扫描技术与RFPA软件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可以表征注水煤岩体内部孔裂隙结构的三维细观非均匀渗流损伤数值模型。通过对经过CT三维重构的煤岩模型进行不同注水压力的渗流损伤模拟,研究了煤层注水压力对煤样的渗流破坏、渗透率演化及声发射特性变化的影响;并通过对重构的煤岩模型进行缩放处理,研究了煤岩尺寸对煤样的渗流破坏和声发射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煤样微观裂隙扩展过程中,随着注水压力的递增,煤样损伤单元数、渗流运动的渗流场分布范围、渗透率、声发射数目和能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局部范围内有波动发生,发生波动的原因是由于渗流运动的渗流场与煤样裂隙内部应力场发生临界反应,致使煤样破坏单元位置发生改变;煤样渗透率由3.82×10−5 μm2上升至0.314 μm2,孔隙率由5.45%上升至48.45%,揭示了煤岩体裂隙总体上随注水压力增大而不断扩展贯通,局部上随注水压力增大而扩展趋势有所下降的影响规律;随着煤样尺寸的增加,注水破坏后煤样的孔隙率呈现先下降后逐渐平稳的趋势,声发射特性变化趋势正好与之相反,表明煤样的尺寸对注水煤岩渗流破坏有显著影响,但当煤样尺寸超过40 mm时,煤样尺寸对注水煤岩渗流破坏的影响趋于稳定。CT扫描技术与RFPA软件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模拟注水煤岩的裂隙渗流扩展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