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海洋学   26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一株海洋发光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光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青岛近海海洋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出一株海洋发光细菌,命名为D40。经过形态观察以及一系列生理生化特征测试结果,确定这株菌属于弧菌属(Vibrio)的哈维氏发光弧菌(Vibrio harveyi)。同时对这株菌的发光条件和发光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细菌D40在PH7.5,温度30℃,NaCl浓度为3.0%时,发光强度最高,液体培养4h开始发光,6h后,发光达到峰值,持续发光时间可达19h。  相似文献   
12.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附着基异养细菌区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湾扇贝附着基上分离出61株异养细菌,对其进行80项生理生化特征测定,以数值分类法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海湾扇贝附着基上异养菌属于假单胞菌(Pseudomonas)、气单胞菌(Aeromonas)、弧菌(Vibrio)、芽孢杆菌(Bacillus)和产碱杆菌(Alcaligenes)。扇贝幼虫附着前附着的细菌主要为芽孢杆菌与假单胞菌,扇贝幼虫附着后气单胞菌成为优势,弧菌数量明显增加,与假单胞菌数量相当。  相似文献   
13.
从致病性鳗弧菌W-1基因组DNA扩增并克隆了1 156bp的特异性片段,含有完整的外膜蛋白ompU基因阅读框,由993个核苷酸组成,编码330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与国外已发表的鳗弧菌外膜蛋白基因的序列同源性为100%,与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费氏弧菌(Vibrio fischeri)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2%,69%,68%和64%。将该外膜蛋白基因克隆于pBV220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蛋白分子量约38kDa,Western blot分析发现表达蛋白能与鳗弧菌外膜蛋白抗体很好的反应。  相似文献   
14.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3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信号系统是进化上非常保守的信号转导途径,包括2个IGF配体、2个IGF受体和6个IGF结合蛋白(IGF binging protein,IGFBP)。IGFBP能结合IGF并调节其作用。IGFBP-3是血液中主要的IGF载体蛋白。离体(in vitro)实验研究发现,IGFBP-3可以抑制或促进IGF的作用,在缺乏IGF受体的细胞中IGFBP-3仍然具有活性。由此可见,IGFBP-3除了具有IGF依赖性作用,还具有IGF非依赖性作用。此外还发现IG-FBP-3能定位于细胞核并与类视黄醇X受体-α(Retinoid X receptor-α,RXRα)结合。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出IGFBP-3在生物体内作用的复杂性,使探讨IGFBP-3体内(in vivo)作用机制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综述了IGFBP-3的功能、作用机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以及正常状态下IGFBP-3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5.
对丛生蛋白(Clusterin,CLU)的结构、功能、调控及生理作用进行综述。Clusterin是1个高度保守的基因,该基因包含9个外显子和8个内含子,分析表明CLU存在3种转录本异构体,能够转录翻译生成几种不同形式的蛋白。其中,分泌型Clusterin(secreted Clusterin,sCLU)是分子量为75~80kDa的糖基化蛋白,它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生理体液中,具有细胞保护作用。胞核型Clusterin(nuclear Clusterin,nCLU)由细胞质转移入细胞核中,有促进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体外细胞水平研究结果表明,CLU的表达与TGF-β、IGF-1R/SRC/MAPK/Egr-1、核转录因子NF-κB相关,且受致癌基因的调节。最近通过对鱼类的CLU基因的研究发现CLU在血脑屏障区高度表达,且其表达受到Delta-Notch信号通路的负调控,但不受IGF信号通路的调控。  相似文献   
16.
副溶血弧菌胞外产物对中国对虾的致病性分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1990年6-9月,从青岛上马镇对虾养殖场患败血病的中国对虾血淋巴内分离到副溶血弧菌25-C菌株,利用平板玻璃纸覆盖技术,获得25-C菌株的胞外产物(ECP),进行成分分析和致病性研究。结果表明,副溶血弧菌25-C菌株的胞外产物具有多种酶活性和溶血活性,是病原菌感染中国对虾的主要因素,单独注射感染即可导致中国对虾的严重发病至死亡,EPC蛋白可以破坏中国对虾血清的体外杀菌活力,提高25-C菌株对中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对虾成虾肠道微生物区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野生健康中国对虾成虾肠道微生物区系进行了研究.从其肠道中分离出47株菌,它们分别属于弧菌属、发光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黄杆菌属、气单胞菌属、屈挠杆菌属和色杆菌属8个属.其中弧菌属和发光杆菌属在整个肠道中为优势菌属,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为次优势菌属,黄杆菌属、气单胞菌属、屈挠杆菌属和色杆菌属为非优势菌属.在对虾的整个肠道中,前肠和中肠的优势菌属为弧菌属,而后肠的优势菌属为发光杆菌属.在弧菌属中溶藻胶弧菌、漂浮弧菌和坎贝氏弧菌为优势菌,哈唯氏弧菌为非优势菌.前肠、中肠和后肠的菌量分别为1.3×105、2.8×105和1.1×104cfu/虾体.  相似文献   
18.
养殖大菱鲆腹水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从患腹水病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肝和腹水中分离得到优势菌株CW-7,人工感染证实该菌株对大菱鲆幼苗有较强的致病性,腹腔注射1.4×103cfu/尾,即可引起感染鱼100%的死亡,症状与自然发病鱼相似;病原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直杆状(0.4~0.8)×(0.6~2.0)μm,周生鞭毛运动,氧化酶阴性,兼性厌氧菌,兼具葡萄糖氧化和发酵(O/F)2种代谢途径,其生理生化特征与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一致;对该菌的16SrDNA序列克隆、测序后在GenBank中进行了序列对比分析,结果与迟缓爱德华氏菌的序列高度一致(99.92%),进化树分析表明属于同一类群,确定该菌株为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该菌株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B等14种抗生素敏感,而对青霉素、萘啶酸、复方新诺明等14种药物均具有抗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三伏贴合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虚外感型产后身痛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血虚外感型产后身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单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三伏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对照组为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贴联合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虚外感型产后身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虾池养殖环境有机污染物降解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富集培养共分离出 1 2 1株菌进行筛选。利用需氧性、BOD2 / COD0 、胞外酶等指标进行筛选 ,最后筛选到 7株对富营养有机物具有较高降解能力的细菌 ,它们均能产生酪蛋白酶、明胶酶、脂酶 (Tween- 80 )、淀粉酶其中 4株细菌还能产生卵磷脂酶。通过测定 BOD5及 COD来衡量 7株细菌利用对虾饵料的能力 ,5d内对虾饵料培养基的 CODMn去除率达到 59.6%~ 79.2 %。用常规生理生化方法将细菌鉴定到属 ,其中 1株为弧菌属细菌 (Vibrio spp.) ,6株为芽孢杆菌属细菌(Bacillussp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