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38篇 |
免费 | 2086篇 |
国内免费 | 117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46篇 |
大气科学 | 940篇 |
地球物理 | 1089篇 |
地质学 | 4546篇 |
海洋学 | 1191篇 |
天文学 | 178篇 |
综合类 | 535篇 |
自然地理 | 9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2篇 |
2023年 | 248篇 |
2022年 | 278篇 |
2021年 | 305篇 |
2020年 | 317篇 |
2019年 | 343篇 |
2018年 | 320篇 |
2017年 | 242篇 |
2016年 | 236篇 |
2015年 | 281篇 |
2014年 | 435篇 |
2013年 | 346篇 |
2012年 | 356篇 |
2011年 | 367篇 |
2010年 | 360篇 |
2009年 | 323篇 |
2008年 | 298篇 |
2007年 | 351篇 |
2006年 | 340篇 |
2005年 | 284篇 |
2004年 | 288篇 |
2003年 | 217篇 |
2002年 | 185篇 |
2001年 | 170篇 |
2000年 | 196篇 |
1999年 | 267篇 |
1998年 | 257篇 |
1997年 | 259篇 |
1996年 | 269篇 |
1995年 | 237篇 |
1994年 | 240篇 |
1993年 | 216篇 |
1992年 | 237篇 |
1991年 | 206篇 |
1990年 | 158篇 |
1989年 | 110篇 |
1988年 | 65篇 |
1987年 | 59篇 |
1986年 | 54篇 |
1985年 | 77篇 |
1984年 | 50篇 |
1983年 | 54篇 |
1982年 | 48篇 |
1981年 | 33篇 |
1980年 | 33篇 |
1979年 | 21篇 |
1965年 | 10篇 |
1959年 | 19篇 |
1958年 | 20篇 |
1957年 | 2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我国南方山地和丘陵的荒漠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沙漠化问题及其带来的巨大危害与后果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 我国南方许多山地与丘陵区正在广泛、迅速发展的山地荒漠化和谷地沙石化过程, 同样不能忽视。它使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变劣、生态平衡严重失调, 土地退化和生产能力衰退或枯谒, 最终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向恶性循环发展的严重恶果。我国南方山地荒漠化和谷地沙石化的土地面积估计约1.0-1.3亿公顷。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江西等十多个省(区), 其中云南的小江流域, 四川的金沙江河谷及岷江上游; 广西的南流江一带, 江西的兴国县和鄱阳湖区等尤为严重和典型。我国南方山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所引起, 而不利的气候和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促使其不断加剧和扩展之势。 相似文献
73.
利用2012年的咸阳市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同时利用光谱信息和纹理信息对咸阳市的地表进行监督分类,使用阈值和开闭运算提取阴影,并通过TM影像提取NDBI等指数辅助归类,优化分类结果,提高提取不透水层信息的准确率,旨在为城市合理布局,减少城市内涝等提供基本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多源遥感卫星影像,同时考虑光谱和纹理信息的分类方法进行不透水面的提取精度提高了17.2%,对阴影检测和归类处理提取精度进一步提高了2.7%,方法简便可行,结果稳定可靠;咸阳市研究区地表不透水率为30.73%,不透水率相对较低,城市生态环境较好;不透水面主要分布在渭河以北老城区。 相似文献
74.
75.
利用树轮宽度重建黄河源区1618—2009年5—6月最高气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采集自青海省雪山乡的祁连圆柏建立树轮宽度标准年表,将标准年表与黄河源区内4个气象站各气象要素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整个源区5—6月最高气温与标准年表相关性最显著,相关系数为-0.65。根据相关分析结果,重建了黄河源区1618—2009年5—6月最高气温距平序列,重建方程经过逐一剔除检验,方差解释量达42.2%,具有一定的可靠性。重建序列在近400年间先后经历了8个较暖时间段和8个较冷时间段,暖期时段有1644—1656、1727—1746、1786—1797、1817—1835、1860—1885、1916—1934、1952—1968和1992—2005年,冷期的时段分别为1632—1643、1657—1696、1747—1764、1798—1816、1836—1859、1898—1915、1935—1951和1969—1991年。对比本次重建序列与杂多、青藏高原东部以及长江源的气温重建序列,发现以上序列在公共时段变化趋势一致,另外,一些文献和历史记载也证实了此次重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6.
77.
78.
1 西安市大雾的统计分析西安市从1954—1990年,共出现大雾761次,出现大雾次数最多的年份(1975年、1978年、1988年)为34次。最少年份(1955年)为7次,年平均为20.5次。70年代到80年代前期出现大雾次数要比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出现的大雾多。究其原因,是工业发展尘埃增多的结果,还是有准十六年的周期,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9.
80.
辽河裂谷盆地下第三系—古潜山含油气系统及其勘探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河裂谷盆地在漫长的盆地演化和复杂的地质构造条件下形成了具有丰富油气资源潜力的下第三系一古潜山含油气系统,尤以西部凹陷最为典型,其基底具有多种潜山圈闭类型,下第三系具有理想的生储盖组合和良好的保存条件。下第三系陆相烃源岩主要分布于西部凹陷中央深陷带的盘山、清水等洼陷中,而西部斜坡带的曙光、杜家台等古潜山带是其油气主要聚集区。通过含油气系统分析,认为含油气系统的持续时间为太古代至新生代早第三纪末,保存时间为晚第三纪,关键时刻为早第三纪末。靠近生油中心附近的诸潜山带为今后油气勘探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