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7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44篇
海洋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华南广泛发育新元古代岩浆岩,深入了解这些新元古代岩浆岩的成因对研究区域大地构造及其在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一裂解演化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术界对这些岩浆岩的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还存在很大的分歧.我们在系统分析华南新元古代玄武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玄武质岩石的原始熔体成分和熔体温度,探讨其地幔源区的组成和热结构,为其形成的构造背景提供新的约束;结合近期发表的各种地质观察资料和玄武质岩石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华南晚中元古代.新元古代中期从造山运动到陆内裂谷的地球动力学演化的模型.  相似文献   
162.
长乐—南澳断裂带变形火成岩的U-Pb和40Ar/39Ar年龄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长乐—南澳断裂带中同构造变形的花岗闪长岩主岩和闪长岩包体的锆石UPb法和角闪石40Ar/39Ar法定年结果分别为~130Ma和~95Ma。锆石UPb年龄代表了变形花岗质岩石的形成年龄,也表明长乐—南澳断裂带至少在此时已经开始活动。角闪石40Ar/39Ar年龄不能代表长乐—南澳断裂带的活动年龄,它记录的是与大规模、未变形的早白垩世晚期(相当于石帽山群)火成活动相关的热变质事件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3.
中国东南部南岭地区广泛出露以弱过铝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钾长花岗岩为主的燕山早期花岗质岩石,其成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大东山岩体岩性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钾长花岗岩,两个样品的SHRIMP锆石U-Pb 年龄为165±2 Ma 和159±2 Ma,与区域南岭系列的黑云母花岗岩的主要形成时代一致。花岗岩样品以高硅(SiO2 > 72%)、高钾(K2O/Na2O > 1.6)、富碱(K2O + Na2O = 7.36% ~ 9.31%)和弱过铝质(集中于ASI = 1.00 ~ 1.11)为特征。微量和稀土元素组成上,岩体富Rb, Th 和LREE,贫Ba, Nb, Sr, P 和Ti, Eu 负异常显著(δEu = 0.06 ~ 0.34)。多数样品的Zr,Ce, Nb 和Y 含量总和小于350×10-6,10 000 × Ga/Al 值低于典型的A 型花岗岩。同位素组成上,样品具有高I sr( 0.7123 ~ 0.7193)和低εN(d t)(-9.3~ -11.5)的特点,两阶段Nd 模式年龄为1.70~1.89 Ga ;与全岩εNd(t)不同,岩浆锆石的εHf(t)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3.5~ -11.8)。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结果表明大东山是一个高分异的I 型花岗岩岩体。岩体岩浆很可能是由元古代火成岩石部分熔融形成,并伴随有少量年轻或新生幔源物质的加入,岩浆上升侵位的过程中发生混合、结晶分异作用。  相似文献   
164.
云南洱海东部新生代高钾碱性岩浆岩痕量元素特征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云南洱海东部地区广泛分布的新生代高钾碱性岩浆岩。通过对其稀土和微量元素的研究,了解它们的物质来源和形成的构造环境。我们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了本区各类岩石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结果显示1)它们的稀土特征相同富集轻稀土,稀土分配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Eu无明显亏损,(La/Yb)  相似文献   
165.
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中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李献华 《中国科学D辑》2000,30(3):284-290
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中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的SiO_2含量变化范围为 78.40%~ 89.28%,Si/Al= 6.3~23,Si/Al比和Al_2O_3呈很好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它们含有 较高比例的陆源泥质沉积物.硅质岩样品的Al_2O_3/(Al_2O_3+Fe_2O_3)=0.51~0.90,Ce/Ce~·= 0,91~1.22, La_n/Ce_n= 0.76~1.11, V<M20μg/g,V/Y<2.6,Ti/V>40,一致表明这些硅质 岩形成于与大陆地壳物质输入密切相关的大陆边缘环境,而与大洋盆地、洋中脊环境无 关.因此,这些晚古生代硅质岩既不属于~ 1.0Ga蛇绿岩套“三位一体”中的一部分,也 不支持晚古生代扬子和华夏两个块体之间存在深海大洋盆。  相似文献   
166.
华夏古陆古元古代变质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李献华  刘颖 《岩石学报》1999,15(3):364-371
根据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华夏古陆闽浙地区晚古元古代斜长角闪岩可以划分成两组。第1 组斜长角闪岩的 Nb/ Yb比值较高, L R E E富集, 具有板内玄武岩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类似于过渡性和碱性玄武岩, 与偏碱性的变质酸性火山岩(变粒岩) 构成板内 “双峰”式火山岩; 第2 组斜长角闪岩的 Nb/ Yb 比值较低, L R E E平坦或略亏损, 具有洋中脊玄武岩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类似于洋中脊拉斑玄武岩。这些变质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很可能类似于现代红海型的裂谷初始洋盆环境。  相似文献   
167.
粤北白垩纪基性岩脉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   总被引:174,自引:23,他引:174  
对粤北白垩纪基性岩脉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基性岩脉主要形成于-140Ma、d-105Ma、-90Ma三个阶段,其化学成分以拉斑质玄武岩为主,高的εNd(T)值(+5)表明其母岩来源于一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长期较亏损的地幔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