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8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质与生态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区资源丰富 ,生态环境脆弱 ,要根治黄河 ,黄河中游至关重要。本文系统论述了本区地貌、气候、国土资源、区域地质构造环境、区域地质 -生态环境问题和黄土高原隆升机制 ,提出了在本区开展地质—生态环境综合调查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2.
采用改良微孔板法建立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 TS-628菌株生物被膜体外模型,并进一步研究环境因子对哈维氏弧菌体外形成生物被膜的影响。结果发现,哈维氏弧菌TS-628菌株可以在聚苯乙烯板中形成生物被膜,并且该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受起始菌液浓度、温度、pH等理化因子的显著影响。温度为30℃、NaCl质量分数为3%—6%、pH为7、孵育时间为36h是哈维氏弧菌形成生物被膜的最佳条件。此外哈维氏弧菌在分别经表皮黏液、鳃黏液、肠道黏液、肝脏提取液、脾脏提取液、肌肉提取液包被的基质上成膜效果显著,其中在经肝脏提取液包被的基质上形成的生物被膜量显著高于在其他生物基质上形成的生物被膜量(p<0.01)。  相似文献   
33.
第二次集体土地调查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利用调查底图进行影像调绘。遥感数据源的选择则是底图制作工作的必要条件。本文以人眼的可视能力和混合像元的可识别能力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今常用的遥感数据源,确定了不同成图的要求适用遥感数据。本文分析了采用不同的图像增强方法处理异源遥感数据,阐述了标准分幅DOM制作及坐标系统的转换及算法。  相似文献   
34.
北秦岭西段陕西胡店片麻状细粒二长花岗岩中获得(1770±13)Ma的LA-ICP-MS单颗粒锆石微区U-Pb同位素年龄;岩石地球化学资料研究证明,该片麻状细粒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板块边缘的俯冲-碰撞构造环境,岩浆源于部分熔融的中上地壳物质。该变形侵入体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及时代与太白岩基巩坚沟变形侵入体基本一致,代表了北秦岭造山带西段古元古代末、中元古代初期的一次强烈的构造岩浆事件。该事件与中国的吕梁运动时代大体相当,可能与Columbia超大陆的形成有一定的成因联系。这一新的资料,对研究北秦岭造山带元古宙大地构造格局、构造演化及中国大陆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陇山杂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陇山杂岩位于华北克拉通西南缘,构造位置与小秦岭地区遥相呼应,主要为一套中、深变质的火山-侵入岩和碎屑岩系正变质花岗质片麻岩具有高SiO2,Al2O3,高Na2O/K2O(>2.0)以及Sr/Y(>20)和La/Yb(N)(>10)特征,与太古代TTG岩套(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的地化特征相似,是陇山杂岩内部首次发现并报道的TTG质片麻岩系露头;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三组峰值年龄:1.90Ga(1.90-1.95Ga)、2.35Ga(2.35-2.40Ga)和2.50Ga(2.45-2.50Ga)1.90Ga的Th/U为0-0.08,2.35Ga和2.50Ga的Th/U几乎都大于0.1,指示陇山杂岩经历了1.9Ga透入性的变质事件、2.35Ga和2.50Ga岩浆事件,2.50Ga代表了英云闪长岩的形成时限本文地球化学以及年代学研究结果与华北克拉通内部记录一致。陇山杂岩与太华杂岩、涑水杂岩和登封杂岩等共同构成了华北地块南缘基底岩系的出露带,广泛且强烈的1.9Ga变质年龄记录显示本地区也可能受到了早元古代前Rodinia超大陆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祁连与北秦岭结合部位陇山岩群与秦岭岩群对比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育于陇山地区 (祁连山 )的变质基底岩系—陇山岩群 ,其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变质作用及构造环境与北秦岭造山带秦岭岩群非常相似 ,属同一大地构造带 ;被后期构造改造位错形成现在状态  相似文献   
37.
根据陕北浅覆盖区鄂尔多斯内陆盆地的特殊性,结合已有工作经验和参照DZ/T0158-95《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细则》(1:50000)行业标准,提出地质调查内容应划分为三大部分:中—古生代(基岩区)地质调查、新生代地质调查和生态地质综合调查,方法上有别于秦岭造山带的研究内容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38.
渤海中部一个月实测潮流资料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96年6月28日至7月29日在位于渤海中部一点 (38°19′39.426″N ,119°37′01.546″E)获得的潮流调查资料 ,进行了一个月的实测潮流资料调和分析 ,计算了该站北、东分量各74个分潮的调和常数 ,进而计算各分量的潮流椭圆要素 ,给出了10个主要分潮的潮流调和常数及其椭圆要素。对实测潮流资料进行了频率统计 ,给出了流速、流向的频率分布。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该海区的潮流性质并为数值模拟者研究渤海的潮流提供了验证数据。  相似文献   
39.
陕西山阳东南一带泥盆系跨越两个地层分区,即礼县一柞水分区(北带)、徽县一旬阳分区中的留坝—白河小区(南带)和凤县—镇安小区(中带)。该区位于扬子地台被动大陆边缘和秦岭地槽的接壤地带,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基底古构造、古地貌形态复杂,南北中三带泥盆系的沉积时限早晚不一,沉积岩相、生物组合面貌各具特色,差异明显,总的是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逐渐超覆。山阳—豆腐尖断裂不起分割南北秦岭的作用,属浅层次的脆性断裂。南带泥盆系的下泥盆统与下伏下志留统为角度不整合接触,以陆源河流到滨海碎屑岩、泥质碳酸盐沉积为主体。中带和北带泥盆系是中泥盆统的古道岭组、牛耳川组和上泥盆统的星红铺组超覆不整台于震旦—奥陶系之上。以滨—浅海碎屑岩相到浅海陆棚斜坡相碎屑岩为主,夹少许碳酸盐沉积。上述角度不整合、超覆不整合的发现,对南秦岭构造运动的分析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