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3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51篇
海洋学   9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锆石成因研究是判断锆石年龄意义的基础。本文以鲁西隆起区莱芜辉绿岩岩墙的锆石U_PbSHRIMP年代学研究为例,从锆石成因入手探讨基性岩墙群的锆石地质年代学分析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区基性岩墙内存在两类锆石,一种是从围岩捕获的残余锆石,其谐和年龄为2 5 37±16Ma ;另一种为岩墙原生的岩浆锆石,谐和年龄为1139±2 5Ma和115 7±18Ma ,说明岩墙侵位时代约为中元古代。基性岩墙内原生岩浆锆石很少,因此,要谨慎分析锆石的成因类型和年龄谱系,不能简单地以大多数数据的平均年龄为准,而应该以地层接触关系和岩浆岩交切关系为基本证据,结合各种同位素绝对年龄的分析来确定基性岩墙的侵位时代。  相似文献   
112.
冀东新太古代蛇绿岩套基本特征的初步报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江海  T  KUSKY 《岩石学报》2001,17(3):422-424
在冀东遵化新太古代构造带内首次识别出了东湾子蛇绿岩套残片,它具备严格意义上蛇绿岩套层序,从顶部到底部依次为变形枕状溶岩和变沉积岩,席状岩墙杂岩,斜长花岗岩,辉长岩杂岩,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堆积岩,超镁铁质构造岩。其中,席状岩墙杂岩规律巨大,由密集分布的基性岩墙组成,并显示特征的单向冷凝边,岩浆构造及层序指示该蛇绿岩套向西掀斜,并因构造变形使层序重复,根据已有的2.67-2.79Ga的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及其被奥长花岗岩体(锆石U-Pd2501+18/-16Ma)侵位,可以认为东湾子蛇绿岩套形成于新太古代。它的发现对于早期板块的构造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3.
大陆克拉通广泛发育元古代镁铁质岩墙群,其形成时限短,侵位机制复杂,可以侵位于不同的地壳层次,岩墙群的岩浆可能有多种来源,但主要来自陆下软流圈或地幔岩石圈,很少经历结晶分异与地壳混染,岩墙群的总体化学成分量富集型的,从古元古代到新元古代,其碱性组分逐渐增多,反映地幔演化特征,板块构造理论可应用于晚太古代-古元古代的构造研究,元古代以超级大陆的聚合及裂解为特征,岩墙群的形成普遍与伸展体制相联系,是超级大陆开始裂解或地幔柱活动的重要标志。华北克拉通区广泛发育中元古代镁铁质岩墙群,对其进行多学科的研究,将为确定华北克拉通在中元古代超级大陆中的构造位置及其古板块再造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4.
在《印度洋底大地构造图》的基础上,分析了印度洋盆构造格局和洋盆演化重大事件序列,并从印度洋盆初始裂解机制、扩张中心跃迁与热点作用、洋中脊扩展作用等方面讨论了印度洋盆的张开过程,提出以下几点认识:(1)现今印度洋洋中脊可分为两个系统:东南印度洋中脊-中印度洋中脊-卡斯伯格洋脊系统(东支)和西南印度洋中脊系统(西支),前者是太平洋洋中脊扩展作用的产物,后者是太平洋-东南印度洋中脊与大西洋中脊之间构造调节的产物;(2)印度洋盆最初裂解受地幔柱垂向挤压-水平伸展作用控制,沿前寒武造山带等地壳薄弱带发育;(3)印度洋盆经历两次扩张中心的跃迁,其趋向性跃迁方向与热点相对板块的运动方向具有一致性,显示两者存在内在联系。(4)大西洋和太平洋洋中脊在印度洋交汇,于古近纪连通,末端伴随陆块持续发生碎裂化、裂解化,可称为鱼尾构造模式,表明印度洋盆衔接和调节了三大洋盆的发育和演化过程,具有全球洋盆枢纽的关键意义。  相似文献   
115.
大陆下地壳研究进展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十年来许多国家开展了陆壳深部(地震反射、深部钻探、高压捕虏体、下地壳剖面等方面)的研究.其成果表明,不同构造区的地震反射特征存在差异;显生宙地区普遍存在层纹状强反射性下地壳,其成因与造山带演化晚期的伸展作用有关.以上发现导致对大陆莫霍面及中地壳界面的重新评价.显生宙地区的下地壳广泛发生板底垫托作用,它们代表麻粒岩相变质事件,对于造山带向克拉通方向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6.
古元古代末期为华北克拉通演化的重大转折时期。但这一时期重大构造热事件序列及其构造格局的研究较薄弱。笔者在区域构造分析基础上。结合最新的同位素年龄制约。探讨古元古代末期区域构造演化过程及其成因模式。太行山-恒山基性岩墙群对应于燕辽坳拉谷与太行坳拉谷的夭折支,它们共同构成非对称的三叉坳拉谷系。非造山的岩浆活动序次依次为:花岗岩、伟晶岩(1.85~1.80Ga)、基性岩墙群侵位(1.80-1.77Ga)、斜长岩、碱性花岗岩、环斑花岗岩(1.71-1.70Ga)、火山岩喷发(1.68Ga)等。下伏基底性质对比及其同位素年龄表明,18亿年前后燕辽-太行山地区发生大规模隆升。隆升范围达上千千米,核心区处于燕辽-太行山坳拉谷系中心位置。基底隆升事件与浅表层伸展构造-非造山岩浆活动在时空上相吻合,表明地幔柱模式可以合理解释上述区域隆升及其伸展裂解事件。  相似文献   
117.
“吕梁运动”新认识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梁运动(1.90~1.70 Ga)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华北克拉通最终稳定固结的造山运动.事实上, 在古元古代末期华北克拉通以伸展-裂解构造为主, 表现为拗拉谷系发育、非造山岩浆活动(环斑花岗岩、斜长岩、辉长岩、花岗岩类及伟晶岩脉等)、大规模基性岩墙群侵位以及早期变质基底隆升或退变质构造热事件等.对已有的大量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分析后证明, 这一时期的岩浆侵位与基底构造-热事件在时间上的分布具有多峰式特点, 克拉通基底隆升退变质事件滞后于岩浆侵位, 明显区别于造山带普遍记录的构造变形-变质-岩浆侵位的事件序列.古元古代末期构造格局的重新认识, 为我国克拉通在元古代超大陆中的再造模式提供了最基本的制约条件.   相似文献   
118.
冀东高板河中元古代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呈层状和透镜状与容矿岩石整合产出,其中发育大量各种类型的硫铁矿叠层石,呈中、小型丘堆状分布在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中。通过对其进行形态学及显微结构研究和激光拉曼光谱测试表明,高板河硫铁矿叠层石的形成环境明显不同于普通藻叠层石的生长环境,形成于局部强封闭还原的半深海环境中,远离透光带,是海底黑烟囱周围嗜热微生物周期性生长形成的原生微生物沉积构造。硫铁矿叠层石的形态与其所处的环境以及微生物的种类有关。嗜热微生物对于黄铁矿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9.
残余洋盆是板块拼合碰撞过程中残留的、未彻底闭合的洋盆,为碰撞陆块之间最晚闭合的区域。它们在走向上与蛇绿岩缝合带渐变过渡,普遍具有不规则的几何形态(三角形、贝壳形、凹四边形)和复杂的构造边界。盆地内充填大面积的巨厚三角洲 浊流相(海底扇)沉积,物源来自于周边造山带的隆升剥蚀。残余洋盆的构造背景、几何形态、鉴别标志及其最终消亡过程,正成为大陆动力学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由于欧亚大陆内各个陆块尺度较小和陆块数目较多,拼合的陆块边缘形态不完全匹配,古生代末以来,在古亚洲洋盆及特提斯洋盆聚合边界上广泛发育残余洋盆。已发现的残余洋盆实例有:孟加拉湾、黑海、南里海、南沙海槽、东地中海、准噶尔、松潘-甘孜等盆地。它们普遍具有海相沉积巨厚、盆地深度较大、快速而持续的沉降等特点。陆块几何形态不规则、陆块拼合的随机性、板块远大于陆块尺度,均是形成残余洋盆的重要原因。随着板块碰撞及陆块调整,残余洋盆主要发生被动式的消亡,包括巨厚的沉积充填(弧前增生楔及海底浊积扇)及多期构造变形。残余洋盆普遍具有重要的油气价值和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20.
李江海  钱祥麟 《现代地质》1999,13(2):209-210
鄂尔多斯陆块的岩石圈厚度大于200km,地震波速较高,与华北其他陆块相比可以描述为较冷的硬块。在区域构造演化历史上与华北克拉通东部相比,其在太古代以后的构造演化中长期保持构造稳定。后期构造活动仅见于陆块周缘地区。中、新生代陆块内部无明显的构造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